蔣 璐,李培基,羅興鵬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云南 保山 678000)
淺析對頜面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設計切口的方法
蔣 璐,李培基,羅興鵬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探討對頜面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設計切口的方法。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2例面中部骨折患者和25例下頜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為單側眶骨、上頜骨及顴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冠狀切口、下眼瞼緣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雙側眶骨、上頜骨及顴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冠狀切口、下眼瞼緣切口及口內前庭溝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單側下頜骨骨折患者采用口內前庭溝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單純髁狀突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前緣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下頜體骨折合并髁狀突骨折患者采用口內前庭溝切口及耳屏前緣切口進行手術治療。觀察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結果:面中部骨折患者和下頜部骨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均為100.0%。結論:在對頜面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根據其具體病情做冠狀切口、下瞼緣切口、口內前庭溝切口及耳屏前緣切口,可有效地暴露其骨折的部位,且術后其面部的美觀性較好。
頜面部骨折;切口;美觀性
近年來,隨著交通和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頜面部骨折的發(fā)生率逐漸上升。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的方法治療頜面部骨折。頜面部是人體常裸露在外的部位。頜面部骨折患者對術后頜面部美觀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臨床醫(yī)生在治療頜面部骨折時,應在保證患者面部功能完整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隱蔽的部位做切口。筆者對頜面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設計切口的方法進行了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云南省保山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2例面中部骨折患者和25例下頜部骨折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齡為17~60歲,平均年齡為(33.4±2.3)歲;其中有34例患者的骨折為新鮮骨折,有3例患者骨折的病程為一個月以上。在面中部骨折患者中,有單側眶骨、上頜骨及顴骨骨折患者8例,有雙側眶骨、上頜骨及顴骨骨折患者4例。在下頜部骨折患者中,有單側下頜骨骨折患者15例,有單純髁狀突骨折患者7例,有下頜體骨折合并髁狀突骨折患者3例。
術前根據具體手術的需要為患者理發(fā)、剃須,保持其口腔內干凈衛(wèi)生。為單側眶骨、上頜骨及顴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冠狀切口、下眼瞼緣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雙側眶骨、上頜骨及顴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冠狀切口、下眼瞼緣切口及口內前庭溝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單側下頜骨骨折患者采用口內前庭溝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單純髁狀突骨折患者采用耳屏前緣切口進行手術治療。為下頜體骨折合并髁狀突骨折患者采用口內前庭溝切口及耳屏前緣切口進行手術治療。做切口的方法是:1)做冠狀切口的方法:使用醫(yī)用手術切口標記筆由患者雙側耳屏前向上經頭頂畫切口標記線。畫好的切口標記線位于發(fā)際線內2~3 cm。根據手術需要在標記部位做切口,注意控制切口的長度。用頭皮夾夾住切口兩側的切緣,以減少術中的出血量。將皮瓣向下翻至顴弓、眉弓上緣1.5 cm處。剝離顳肌筋膜和顱骨骨膜。切開顴骨骨膜。松解眶上神經。繼續(xù)將皮瓣下翻至骨折部位。2)做下眼瞼緣切口的方法:在下瞼緣下1~2 mm處做橫切口,沿眶下骨壁向下剝離皮瓣,顯露骨折處。3)做口內前庭溝切口的方法:沿翼下頜皺襞切開皮膚,沿骨面剝離皮瓣,直至顯露骨折處。4)做耳屏前緣切口的方法:在耳屏后緣切開皮膚,在外耳道軟骨前剝離皮瓣,直至髁狀突骨。切開骨膜,顯露骨折處。所有患者均使用小鈦板和鈦釘固定骨折部位。骨折復位良好后,縫合切口,用繃帶加壓包扎切口。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優(yōu):患者雙側面部基本對稱,面部未遺留明顯的疤痕,未發(fā)生面癱的癥狀,牙齒咬合情況良好,張口不受限制。良:患者雙側面部對稱性一般,面部未遺留明顯的疤痕,未發(fā)生面癱的癥狀,牙齒咬合的情況基本正常,張口輕度受限。差:患者雙側面部不對稱,面部遺留明顯的疤痕,存在面癱的癥狀,牙齒咬合情況異常,張口嚴重受限。有效率=(優(yōu)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面中部骨折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眼瞼內翻的情況。該患者眼瞼內翻的癥狀在手術一周后自然消失。在下頜部骨折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fā)生輕度口角歪斜的情況。這2例患者輕度口角歪斜的癥狀經對癥治療后恢復正常。面中部骨折患者和下頜部骨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均為100.0%。詳見表1。
表1 這些患者治療的效果
頜面部是人體經常裸露的部位。該部位在遭受外力后很容易發(fā)生骨折。若頜面部骨折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治療,不僅會影響其口腔及頰面部的功能,還會嚴重影響其面部的美觀性。臨床上治療頜面部骨折的主要方法是手術。使用傳統(tǒng)的手術方法治療頜面部骨折雖然能夠基本恢復患者口腔及頰面部的功能,但會在其體表留下明顯的疤痕,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如何在有效治療頜面部骨折時既恢復口腔和頰面部的功能,又能保證患者面部的美觀性,是臨床上研究的重點課題[1]。
提高頜面部骨折患者術后面部美觀性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減少手術切口的數量、減小手術切口的長度、選擇隱蔽性較強的部位做切口[2]。手術時做單一的切口不易完全暴露患者骨折的部位,做較大的切口不利于其面部術后的美觀性。若患者骨折的部位在面中部,則可經頭皮做適當大小的冠狀切口,從而有效地暴露骨折部位,獲得較好的手術視野,進行比較精細的手術操作。若僅為患者做冠狀切口無法有效地顯露骨折部位,則可在其下眼瞼緣切口及口內前庭溝做輔助切口進行治療[3]。若患者骨折的部位在下頜部,則可在其口內和耳屏前緣做切口。這些切口的位置隱蔽,做較小的切口即可暴露較大的空間,從而減少對患者面部神經造成的損傷。臨床醫(yī)生為頜面部骨折患者設計切口時,可根據其具體的情況合理組合使用上述幾種切口,從而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若頜面部骨折患者伴有顱腦損傷的情況,需首先治療其顱腦損傷,待其病情穩(wěn)定、可耐受手術時,再使用手術療法治療其頜面部骨折[4]。在對頜面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動作應盡量輕柔,減少對其面神經顳支、面神經顴支、眼眶神經上支及眼眶神經下支等多個神經造成損傷,避免其術后出現額紋消失、閉眼不全或眼瞼部麻木等情況。頜面部陳舊性骨折患者通常存在組織粘連的情況。臨床醫(yī)生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應保持耐心,不能急躁,以免對其神經造成損傷,并在術前設計好處理解剖層次不清、復位效果不理想等各種不良情況的應急預案。
綜上所述,在對頜面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根據其具體病情做冠狀切口、下瞼緣切口、口內前庭溝切口及耳屏前緣切口,可有效地暴露其骨折的部位,且術后其面部的美觀性較好。
[1]胡振剛,王銀龍.口腔頜面部骨折手術治療的美容切口設計及臨床應用[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30(7):493.
[2]龔正林,余波,羅銳,等.美容切口在顴骨顴弓骨折內固定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1,15(6):3489-3490.
[3]王岳森.頜面部骨折治療失敗原因分析及二期治療探討[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
[4]謝旺祥,陳明福,高亮,等.頜面部多發(fā)性骨折治療方法的探討[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28(8):284-285.
R782.4
B
2095-7629-(2017)19-00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