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慧軍
046000山西省長治市人民醫(yī)院產科
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
申慧軍
046000山西省長治市人民醫(yī)院產科
目的:探討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方法:收治孕婦100例,根據維生素D水平檢測結果,分為充足組和缺乏組,比較兩組妊娠結局。結果:缺乏組流產率、胎兒窘迫發(fā)生率和細菌性陰道炎發(fā)生率均高于充足組(P<0.05),妊娠周期明顯短于充足組(P<0.05)。結論:孕中、晚期維生素D水平不足和缺乏會增加流產、胎兒窘迫、細菌性陰道炎的發(fā)生率,并顯著縮短妊娠期,導致胎兒早產。
孕期;維生素D水平;妊娠結局
人體內的維生素D主要是由日常光照后體內的膽固醇轉化而成的,只有一部分是由食物產生的。維生素D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對機體的鈣磷代謝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細胞生長和分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物質。有關研究資料證明,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期的許多疾病有關,同時對妊娠結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為了探究維生素D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的相關性,本文對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的關系進行簡要的觀察和分析,報告如下。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孕婦100例,孕期均>12周,其中妊娠期12~28周為中期妊娠,>28周為晚期妊娠。根據維生素D水平的檢測結果將100例孕產婦分為充足組和缺乏組。充足組孕婦的維生素D水平≥75 nmol/L,缺乏組的維生素D水平<50 nmol/L,兩組各50例。充足組孕婦年齡22~31歲,平均(27.36±6.34)歲;缺乏組孕婦年齡21~32歲,平均(28.31±5.72)歲,所有孕產婦均無生育史。兩組孕婦在年齡、孕周、孕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標準:排除高血壓病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患者、結締組織疾病患者、合并肝臟疾病患者和合并腎臟疾病患者。
方法:所有孕婦均上午8:00-10:00采集,采集孕婦的空腹靜脈血,血樣標本大約5 mL,然后在<1 h采用離心機將血清進行分離,放置在-80℃的低溫環(huán)境下保存。采用(由美國AB公司生產)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HPLC-MS/MS)進行血清25(OH)D的檢測。本次檢測過程中所用的試劑為美國SIGMA公司生產,根據美國標準化委員會的25(OH)D檢測方法進行血清25(OH)D的檢測[1]。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孕產婦的基本資料、分娩時的孕周、不良妊娠結局等,其中基本資料包括孕婦的年齡、孕產次、孕前的體重、孕前體重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等,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流產、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胎兒窘迫、早產、細菌性陰道炎等。
從兩組孕產婦的妊娠結局情況來看,充足組孕產婦的流產率、胎兒窘迫發(fā)生率和細菌性陰道炎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缺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從兩組孕產婦的妊娠周數來看,去除兩組妊娠期間流產的產婦,充足組的49例孕婦中,平均妊娠期(39.37±1.54)周;缺乏組的36例孕婦中,平均妊娠期(37.17±0.37)周。兩組比較,缺乏組的妊娠期明顯縮短,導致早產率增加,兩組孕婦的妊娠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從兩組孕產婦的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和剖宮產情況來看,充足組妊娠期高血壓為0,妊娠期糖尿病2%,剖宮產率18%;缺乏組妊娠期高血壓為0,妊娠期糖尿病為0,剖宮產率12%。兩組孕婦的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剖宮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近幾年來醫(yī)療衛(wèi)生和相關科技的顯著進步,人們對維生素D的認識程度越來越深。截止到目前,有相當一部分研究表明維生素D是一種新的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jié)物質,對人體免疫、神經功能、生殖功能、內分泌功能、上皮以及毛發(fā)的生產等均有一定的影響。同時,維生素D還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人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2]。
孕婦是維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有關研究表明,妊娠中晚期的孕婦尤其在冬季的時候在皮膚缺少紫外線照射的情況下,維生素D的缺乏情況尤為明顯。對于孕婦而言,維生素D水平的缺乏,會提高剖宮產分娩的發(fā)生率;同時缺乏維生素D水平的孕婦容易出現細菌性陰道疾病,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胎兒的營養(yǎng)狀況與母體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孕婦缺乏維生素D,會導致胎兒維生素D水平的嚴重不足,提高胎兒窘迫的發(fā)生率[3]。
從本次的觀察和分析結果中可以看出,與維生素D缺乏組相比,維生素D充足組的流產率、胎兒窘迫發(fā)生率、細菌性陰道炎的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同時維生素D的缺乏會顯著縮短孕婦的妊娠期,提高胎兒早產率。
總之,孕婦在妊娠中晚期要補充維生素D,保持維生素D水平的充足,從而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率。
表1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比較[n(%)]
[1]王麗萍,黃金.孕期維生素D水平與不良妊娠結局相關性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31(20):3446-3448.
[2]吳桐,向菲,歐亞萍,等.孕婦血清維生素D水平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6,45(7):893-895.
[3]蘇秀娟,郁君,王偉琳,等.孕期維生素D的補充現狀及其對妊娠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1):29-31.
Correlation between vitamin D level during pregnancy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Shen Huijun
Obstetrics Department,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i City,Shanxi Province 046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itamin D level during pregnancy and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Methods:100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vitamin D level test resul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adequate group and the lack group.We compared the pregnancy outcomes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lack group,the rate of abortion,the incidence of fetal distress and the inciden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adequate group(P<0.05),and the pregnancy cycl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adequate group(P<0.05).Conclusion: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deficiency will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miscarriage,fetal distress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in middle and late pregnancy,and significantly shorten the pregnancy cycle resulting in premature delivery of the fetus.
Pregnancy;vitamin D level;Pregnancy outcome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