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子
楊絳之父:望子成龍,從己做起
◎ 方 子
楊絳的一生完美實踐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與其父楊蔭杭早年對她的教育有極大的關聯(lián)。
楊蔭杭就是古訓“自強不息”的推崇者。1899年,他就讀的南洋公學遴選六名學生赴日本留學,楊蔭杭名列其中。在校期間,他與留學生一起組織勵志學會,創(chuàng)辦雜志譯介歐美政法方面的名著。畢業(yè)回國后,無論是在京從事編譯工作,還是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理化研究會”,或是在多家報刊兼職做編輯和撰稿人,他都兢兢業(yè)業(yè),樂此不疲。后來他在多地擔任高等審判廳廳長、高等檢察廳檢察長,執(zhí)法時客觀公正、不懼權貴,辭官后以律師為業(yè),上門求助的人也絡繹不絕。
正因為有這樣的經(jīng)歷,楊蔭杭著力培養(yǎng)孩子“一切靠自己”的意識。定居蘇州時,他買了一座破舊的老宅,只將老宅的一部分修葺一新就搬了進去。破舊陰濕的院子里,只要掀起一塊磚,到處都是鼻涕蟲、蜘蛛。楊蔭杭要求孩子們干活,并定下獎勵規(guī)則:捉一條鼻涕蟲一個銅板、一只小蜘蛛三個銅板、三只大蜘蛛一個銅板。沒多久,院子里的這些蟲子都被捉盡了。他曾明明白白地表示:“我的子女沒有遺產(chǎn),我只教育他們能夠自立?!?/p>
當時的才子大多風流,楊蔭杭卻極其重視家庭,一生與妻子像是老朋友,永遠有說不完的話。楊蔭杭做律師時甚至會將自己代理的每起案子詳細向妻子敘述,然后兩人一起分析討論。生活在這樣幸福的家庭,楊絳長大后自然重視對家庭的經(jīng)營,不怕為“書呆子”錢鐘書做出一些犧牲。
楊蔭杭經(jīng)常教育楊絳做事要有擔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不必過分在乎他人怎么看。北伐戰(zhàn)爭期間,楊絳所在的女中的學生會希望學生上街游行搞宣傳,站在板凳上向過路群眾演講,呼吁革命,楊絳也被分派了這樣的任務。這次她不想?yún)⒓樱驗楫敃r蘇州風氣閉塞,街上的輕薄人常常欺侮女孩子。學校有規(guī)定:只要說“家里不贊成”,就能豁免開會、游行、當代表等事務。楊絳回家征求父親的意見,問能不能也說“家里不贊成”,楊蔭杭一口拒絕:“你不肯,就別去,不用借爸爸來擋?!睏罱{的擔當意識就是這樣一點點兒培養(yǎng)起來的。
楊絳的高潔人品更是楊蔭杭言傳身教的結果。楊蔭杭擔任京師高等檢察廳檢察長時審理過交通部總長受賄案。交通部總長是一個很有“能量”的人物,政壇要人為他說情的不知有多少,可楊蔭杭不為所動,依法傳喚并拘押犯罪嫌疑人。交通部總長被拘傳那天,楊家的電話整整響了一夜。司法總長早在楊蔭杭準備查處交通部總長時就出面干預過,要求其停止偵查,楊蔭杭沒有理睬,這次,司法總長惱羞成怒,在楊蔭杭傳喚交通部總長的第二天就停止了楊蔭杭的職務。楊蔭杭毫不讓步,寧可辭職也不干褻瀆良知的事。
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學識,自己卻抄襲論文;告誡孩子要超越自我,自己卻天天泡在麻將桌旁……這樣的家教怎么可能發(fā)揮積極作用呢?楊蔭杭成功的家教其實只有一個秘訣:從自己做起。
圖/馮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