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小說占據(jù)較大比例,而且也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教材中的小說文本很感興趣,但小說閱讀的效果卻不樂觀,這與小說教學模式具有直接的關系。傳統(tǒng)小說教學主要從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三要素入手展開面面俱到的分析,這很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一、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特點與實施原則
情境教學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教學方法,一般是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結合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真實的或模擬的環(huán)境,將文本的文字進行還原,以具象的、鮮活的事物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他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下探索事情的來龍去脈,獲得與文本內容的情感共鳴,進而獲取相關知識并解決問題。語文教材內容中的小說文本通常是短篇小說或者長篇小說的片段,具有較強的情境性,因此在小說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通常有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形真與神似,創(chuàng)設的情境與小說文本具有神韻相似的特點;二是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情真與意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必須與小說文本情感一致,能夠將小說的情感真實的展現(xiàn)出來;三是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意境與神遠,意境要有深度與廣度,神遠則激發(fā)學生想象;四是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理寓其中,由文本內容來決定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形式,并在情境中自然流露情感與思想主題。
在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實施需要結合小說文本與學生學情而遵循一定的原則,比如立足文本原則、循序漸進原則、誘發(fā)性原則、立足生活原則等。
二、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實施過程
(一)文本解讀與學情分析
在語文小說閱讀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結合文本內容而定的,這就需要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語文教師對小說文本進行解讀與學情分析。小說文本解讀需要立足三個要素,一是解讀小說人物,包括人物描寫、人物形象,關注敘述者,挖掘深層內涵,關注小說文本的敘述視角,喚起多重體驗;二是解讀小說情節(jié),包括理清小說敘事時序,把握小說敘事節(jié)奏,關注小說矛盾沖突;三是在環(huán)境方面關注語境,喚醒感覺,關注背景,洞悉文化。此外,為使創(chuàng)設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參與的積極主動性,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學情調查與分析,包括學生心理分析、學生基礎分析。
(二)小說閱讀情境教學的實施過程
在小說閱讀情境教學中,教學結構應結合小說文本自身的特點,設計“起承轉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具體的情境教學實施中,教學實施過程如下:一是情境導入,常用手段包括音樂導入、故事導入、動畫導入、溫故導入、解題導入等;二是情景鋪墊,既能夠使學生保持對小說文本的興趣,又能夠引導學生體驗文本情感,情境鋪墊的內容包括引入背景、設境激情、品味詞句、換位思考與對比感受;三是感情體驗,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方法包括朗讀體驗、表演體驗、角色體驗、拓展體驗等;四是深入感悟,對文本內容以及內容的延伸進行思考,感悟自然、感悟社會、感悟時代、感悟親情、感悟人生等。
三、語文小說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
(一)立足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
在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中,不可因情境教學而刻意去編造情境,創(chuàng)設的情境需要與小說文本內容相匹配,因此在課堂情境教學中,需要立足文本內容。一是創(chuàng)設朗讀情境,比如在《最后一課》文本中,“忽然課堂的鐘敲響了十二下”到“放學了,你們走吧”,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朗讀,從不斷的朗讀中調整情緒,進而感悟小說所表達的意思。二是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借助生動、鮮活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借助“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滿口之乎者也”“排出九文大錢”等語言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加深學生的理解。三是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加深對小說文本的理解。比如在《變色龍》中,將學生進行分組,并讓學生扮演小說中的各人物,并在表演的過程中獲得閱讀的滿足感與表演的成就感。
(二)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普及,在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中,可借助多媒體手段開展閱讀情境教學,借助多媒體的直觀性、形象性、鮮活性來激發(fā)學生的教學參與熱情。在結合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時,需結合小說文本的內容而選擇合適的情境方式。在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時,教師可利用音樂的感染力,導入小說情境,利用音樂的調節(jié)力,調節(jié)課堂氛圍,利用音樂的影響力,產生回味無窮的效果。對于一些具有歷史背景的小說片段,可創(chuàng)設視頻情境,比如《智取生辰綱》《風雪山神廟》《劉姥姥進大觀園》等文本,可借助電視劇《水滸傳》《紅樓夢》等相關劇集創(chuàng)設視頻情境,通過直觀的視覺沖擊來加深學生對人物性格的理解,以及對文本意境的理解。對于語文教材中的某些具有插圖的小說文本,語文教師可靈活運用和拓展教材,結合插畫創(chuàng)設畫面情境,使學生通過畫面來感悟小說中所傳達出的意境。
(三)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
小說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說與生活具有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因此在語文小說閱讀情境教學中,語文教師可結合文本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或學生的生活經驗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中,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學情進行調查分析,要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與知識儲備而創(chuàng)設。語文教師還可結合小說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以口語表達的方式來體驗和感悟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比如在《羚羊木雕》一文中,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模式,開展“我與爸爸”“我與媽媽”“我與萬方”的模擬交際對話,使學生在交際對話中進一步理解文中各人物的心理。此外,在小說閱讀情境教學中,語文教師還可結合文本內容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來充分體驗小說的時間和空間。比如《范進中舉》中,教師可將其編排為話劇,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體驗小說,并自己理解與闡述看法。
參考文獻:
[1]何侃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語文閱讀教學[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6).
[2]孔凡.閱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5,(4).
[3]王少云.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初探[J].成功(教育),2011,(2).
(陳仁中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沙井鎮(zhèn)中心學校 734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