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超+具惠蘭
廣東省廣州市培正中學的“善正教育”特色課程,基于學校深厚的“善正”文化而設置,是旨在培養(yǎng)敢于擔當、塑造美好、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的“善正”人才的課程。課程的實施,助推了學校、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一、“善正”文化是學校百年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
學校自1889年創(chuàng)辦至今,一直以“善正”文化作為立校之本。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與研究,學校把深厚的“培正文化”整合成“善正”文化體系。
學校文化體系以“至善至正”的校訓為核心,各文化層面各司職能,相互促進,形成了強大的合力?!爸辽浦琳毙S枺鲎曰浇獭妒ソ?jīng)》中的“為善為正”精神和儒學經(jīng)典《大學》里的“善正”思想。“善”,含有“為善,美好”之意;“正”,含有“正直,端正”之意;“至”可作“最,極”之解。“至善”即“最善,極善”,釋義為“大善,唯美”,泛指敢于擔當、塑造美好;“至正”即“最正,極正”,釋義為“正道,正確”,泛指追求真理、崇尚科學。
“至善至正”代表了一代又一代“培正人”的共同信念和向往。一個多世紀以來,學校培育了許多民族精英和國家棟梁。今天,學校更是注重“善正”文化對師生的熏陶。
為進一步弘揚“善正”文化,適應未來社會對精英人才和良好公民的需求,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敢于擔當、塑造美好、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的“善正”人才,學校構(gòu)建了“善正教育”高中特色課程。
二、“善正教育”高中特色課程結(jié)構(gòu)及其宗旨
“善正教育”課程分“至善”和“至正”兩個系列。前者包含善知教育、善行教育兩個模塊,后者包含正義教育、正道教育兩個模塊,各模塊又分解出與之相對應的課程項目和具體的課程內(nèi)容(見圖1)。
課程以積淀128年歷史的學校文化精髓“至善至正”的深刻內(nèi)涵和追求為指導,旨在通過“悠悠培正史話”“培正商標之爭”等課程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敢于擔當?shù)拇笊破犯窈椭t謙君子的儒雅風范,提升學生美好的人文涵養(yǎng),陶冶學生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強化學生崇尚科學的時代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個性特長的發(fā)展,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未來社會的精英和良好公民。
課程將有助于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豐富和完善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加快學校成為特色學校乃至品牌學校的步伐。
三、“善正教育”高中特色課程的組織和實施
課程總方向是讓學生在“善正”文化洗禮下,在“為善”“求真”思想感召下,在藝術、科技熏陶下,強化“擔當”精神、“存真”信念,提升學生對藝術、科技的熱情,提高其品德修養(yǎng)和藝術、科學素養(yǎng)。
學校成立課程領導小組,制訂課程評價指標,安排課時,配備校內(nèi)外專業(yè)師資以及編印系列校本教材等,保證課程正常、持續(xù)開展。結(jié)合課程內(nèi)容及特點、學生實際以及校內(nèi)外資源,靈活采用課堂教學、專題講座、體驗活動等多種形式,使課程的開展富有實效。教師們精心設計每一堂課,注重學生的知識感悟、興趣和實際,講究師生互動,深受學生歡迎和喜愛。學校還時常舉辦各種專題講座,邀請知名校友和業(yè)界精英做講座,拓寬了師生的視野;組織眾多體驗性活動,如“尋找身邊的培正人”“讓自己掌握一門樂器”等,讓學生們置身其中,實現(xiàn)知行合一。
四、“善正教育”高中特色課程的品牌和特色
學?!吧普逃闭n程已自成品牌,獨具特色。
一是以顯性課程為載體,著重于立德樹人。即以顯性課程系列、模塊、內(nèi)容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敢于擔當、塑造美好、追求真理、崇尚科學的“善正”情操。如“善行教育”模塊,通過“管樂基礎入門”等內(nèi)容,不僅讓學生掌握了一門樂器,還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了學生的性情。
二是堅持人文科學并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即以培養(yǎng)“有健全人格,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的人”為目標,注重學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精神的同時,也致力于對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如“正道教育”模塊,通過“機器人技術秀”等內(nèi)容,向?qū)W生傳遞科學新信息,鼓舞他們努力學習,跟上科學潮流。
三是繼承、創(chuàng)新學校文化,打造文化品牌。課程不僅基于學校深厚的“善正”文化,還不斷推陳出新,豐富課程內(nèi)容,提升育人功能。如“善知教育”模塊,不僅設置了“中華傳統(tǒng)禮儀”,還增加了“歐美禮儀文化”,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中外禮儀比較,拓展國際視野,適應全球化需要。
五、“善正教育”高中特色課程的成效和感悟
一是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隨著“善正教育”課程的深度實施,教師積極投身到課程的建設中,自覺凝練“善正”文化,創(chuàng)新“善正”文化,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方法,獲得專業(yè)成長。
二是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和學校辦學效益的提升。課程使學生愛學、樂學,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也使學生對“善正”文化感悟至深,獲益良多。近年來,學校獲得了多項榮譽,如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學校、廣東省法制文化建設示范點、廣州市教育教學成果獎等。
三是“善正”文化輻射到培正教育集團各成員學校?!吧普逃闭n程通過集團和學區(qū)的各項活動,有效輻射到各成員校,推進了集團和學區(qū)內(nèi)部的合作和融合,進一步促進了各成員校辦學水平的提升。
當然,“善正教育”特色課程建設還存在諸多不足,如課程項目有待進一步拓寬,區(qū)域課程資源有待進一步挖掘和整合等。而讓“善正”思想得到傳承,讓校園盈滿“善正”氣息,讓學生接受較為系統(tǒng)的法律教育,享受藝術和科技的熏陶,提高品德修養(yǎng)和藝術、科技素養(yǎng),成為未來社會精英和良好公民,這是學校對“善正教育”特色課程寄予的美好期許。
(責任編輯 張慧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