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芳??
摘要:課堂提問策略是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提高英語課堂的有效性,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本文分析了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然后針對教師在問題質量、提問對象分布、候答時間和反饋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從提問計劃、提問設計、提問監(jiān)控和評價方式四個角度提出課堂提問的策略,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課堂提問;策略;英語教學
一、 前言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使用最頻繁的課堂教學技能之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通過提問-回答這一過程分享信息,進行思想交流,進而解決問題。同時,提問也是一門復雜的藝術。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提出過成百上千的問題,但真正善于提問的教師并不多。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教師在提問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試圖給教師們一些建議,幫助他們提出更有質量的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二、 英語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 問題本身質量低
一方面,課堂提問以即興問答為主。如果教師沒有在課前對將要提問的內容進行仔細推敲和整理,沒有考慮教學目標,也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年齡特征等,那么問題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的課堂提出的問題與問題之間嚴重缺乏邏輯關系,與整堂課的教學目標都沒有關聯(lián),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堂提問的教學效果。
另一方面,問題內容及形式單一。一些英語教師在課堂中提的問題一般都是以展示性問題為主,展示性問題能讓學生展示他們的語言知識,是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最直接的一種手段。這類問題的答案通常在句法和詞法上比較簡單,教師預先設計好答案,并暗示學生采用某一句型或書上現(xiàn)有的答案回答。如果學生的回答不是老師預期的,就會得到負面的評價;有時教師會繼續(xù)追問,直到學生說出預期的答案。顯然,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利于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也不利于營造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 候答時間短
候答時間指的是教師提出問題后,等待學生回答所需的時間。教師為了不影響課程進度,在提出問題后稍作等待就要求學生回答。如果回答問題的學生略有猶豫或語言組織不清晰,教師就會有一些催促,并要求另一名學生繼續(xù)回答該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課堂氛圍的緊張,不利于學生的積極思考,并利用自身知識體系對問題答案進行組織和回答。
(三) 叫答機會分配不均
傅道春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傾向于班級中20%的學生?!痹谟⒄Z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公開課上,教師們?yōu)榱擞行Ч芸卣n堂,調動氣氛,更傾向于叫那些表現(xiàn)良好,積極主動的學生回答問題,而那些成績差或是缺乏自信心的同學,教師們則較少關注。長此以往,這些不太主動或是表現(xiàn)不佳的同學缺少了很多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組織語言,表達思想的機會。也有教師會比較傾向于向前排的,離自己距離較近的學生提問,對于后排的學生則關注較少。教師的這種不均衡的叫答分布,降低了一些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這些學生減弱學習英語的熱情,不利于他們的發(fā)展,并有可能導致班上學生英語水平的兩極分化。
(四) 評價方式單一
課堂提問是實現(xiàn)英語課堂有效性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不僅要關注問題的設計,提問的對象,還要優(yōu)化對學生答案的評價方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只使用一些簡單的短語表達,(如:good, yes, well done, you are so great!)對學生提出的答案或見解予以贊同,或者是采用較為粗暴的方式對學生錯誤的答案進行糾正。這樣的評價方式不能使學生感受到回答問題的成就感,也就失去了積極思考,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單一的評價不能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文化的認同感。
三、 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
(一) 問題計劃策略
教師應具有強烈的提問計劃意識,課堂提問是服務于課堂教學目標的,教師只有在課前充分準備,考慮到教材、學生等各方面因素,才可能提出高質量的,有利于達成教學目標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提問計劃階段要熟悉教材內容,明確整個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重難點,對課堂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針對性設計,并根據(jù)課堂時間對課堂提問進行優(yōu)化調整,這樣才能使英語課堂提問在英語課堂教學事件中發(fā)揮其應有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時,授課前設想好問題及問題提問對象和提問順序。Before reading.根據(jù)視頻與圖像生活化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提升學習興趣,導入時先播放利用廢棄盒做收納柜的視頻,然后設計有梯度的提問。
(二) 問題設計策略
問題設計環(huán)節(jié)是整個課堂提問過程的核心。教師所提的問題不僅要關注教材及教學目標,也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和年齡特征。首先,教師在英語課堂問題設計過程中可以將新課程標準作為參考資料,在新課程標準核心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對問題內容進行設計。其次,教師在課堂問題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因素,了解同學們的英語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教師應該設計多個層次的問題,使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另外,教師也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出更具吸引力的,更切合學生實際的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
回到教學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的例子,導入后提問What are they doing?請英語基礎略差的學生回答,只要用進行時回答,則可予以肯定。如:Theyre making a shelf.再深入提問(中等難度)What are they trying to make the shelf of?若學生有困難可改為What material do they use?引出Theyre trying to make the shelf out of waste(boxes).這樣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endprint
(三) 問題控制策略
問題控制策略主要包括合理分配提問對象及適當延長候答時間。教師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傾向于向某一部分學生提問,或是因為這些同學座位靠前,或是因為這些同學英語水平較好且愿意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然而,這種提問對象的分布不均會導致另一些同學缺少了許多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組織語言,表達觀點的機會。久而久之,這可能會造成班里學生學習情況的兩極分化。因此,教師在提問時應該顧及班里的前,中,后排同學,顧及班里的主動回答問題的同學和那些不太愿意表現(xiàn)自己的同學。只有這樣,才能使班上所有人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
另外,教師也應該注意適當延長候答時間。因為學生不僅需要時間理解問題,也需要時間思考并組織語言回答問題。如果候答時間過短,學生們不免會緊張,也影響了他們回答問題的質量。當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學生仍不能給出回答時,教師可嘗試將問題簡單化或變換一種表達方式,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層層誘導,幫助學生解出答案,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證班上所有學生都認真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
還是以教學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的例子來說,當教師提問What are they trying to make the shelf of?時,學生可能需要思考的時間,老師不急于讓他們回答。候答時間延長后,他們可能會想到答案。等他們回答后,再追問:Have you ever made things out of waste?Do you know someone who is famous for recycling?這兩個問題的回答也給他們留足思考的時間。
(四) 課堂提問評價策略
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應以鼓勵性評價為主,但不是簡單而籠統(tǒng)的一個詞或一句話的單一評價,而是要鑒于學生的回答,給予一些具體的表揚或修正。例如,使用反問等暗示的話語讓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思考,這樣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心理負擔,同時也對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回答問題的方法有著重要作用。
四、 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提問是有效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提問并掌握課堂提問策略,從提問計劃,問題設計,問題監(jiān)控和反饋評價這四個方面著手,增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這樣才能確保通過課堂提問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教師技術行為[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3:190.
[2]侍之春.英語課堂提問策略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9,(10).
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探究
林珊妮
(晉江市青陽街道中和中心小學,福建晉江362200)
摘要:隨著素質教學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對于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也成為當下英語老師重點教學的內容。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經(jīng)驗,同時在學習集中力上也有些不足,所以老師在課堂上利用游戲教學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學習路徑。同時,利用游戲式的教學手段,還可以在課堂上營造出更為活潑、有趣的學習氣氛,避免學生因為緊張的學習情緒,而對英語這門功課產(chǎn)生畏懼的學習心理。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英語;應用探究
游戲作為一種常見的娛樂活動,相信很多學生都不會陌生。喜歡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兒童是從游戲開始學習的。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jīng)說過,最好的學習動力莫過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fā)學生這種內在興趣的莫過于游戲?,F(xiàn)在教育倡導寓教于樂,而游戲性教學法無疑就是對這項教育準則的最好解讀。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以游戲的形式教學,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在歡快的活動中,甚至在激烈的競爭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教材上的內容,或者學到必須掌握的課外知識的教學方法。簡單地說,游戲教學法就是將“游戲”與“教學”兩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上,利用游戲教學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同時還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 游戲教學在課堂上的常見形式
(一) 眼疾口快
在小學英語內容的學習中,學生在語法知識上,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拼寫形式較為接近、或者是一些區(qū)分程度不夠明顯的詞匯內容,在對這些內容進行理解記憶的時候,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混淆的感覺,對于具體的應用內容缺乏切實的掌握。針對這樣的情況,老師不妨在課堂上利用游戲教學的方法,在課堂上與學生展開互動。例如,在對介詞內容進行學習的時候,像關于under、on、in等詞匯的用法時,老師可以在講桌上放置一個粉筆盒,然后右手握住一個紅色的小球,老師將球放置到粉筆盒的不同位置上,讓學生用這些介詞詞匯對位置進行表達,剛開始的時候,老師移動小球的速度可以緩慢一些,當學生熟練游戲規(guī)則后,老師可以加快放置速度,在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同時,鼓勵他們對這些詞匯內容展開記憶,增強學習效果。
(二) 解謎游戲
關于猜謎游戲的內容,相信學生都比較熟悉,在課堂上,老師可能需要對一些名詞進行解釋,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講解,學生可能印象并不深刻,所以老師不妨利用一些簡練的描述性詞匯,來對特定的名詞內容進行概括。例如,在講述“Australia”這個地域名詞的時候,老師不妨說出一些學生熟悉的詞匯,像“koala”“kangaroo”等,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內容加深對地域名詞的理解程度。同時,老師不妨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結合成小組來進行對戰(zhàn),一個小組出題,讓另一個小組答題,老師事先準備和教材內容相關的題卡,讓出題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認識,以及相應的詞匯水平進行出題,讓對方小組進行回答,這種游戲方法既能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一定的競爭意識。endprint
(三) 單詞接龍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詞匯內容是關鍵,由于我國這個非英語的教學環(huán)境,以及小學生英語學習意識的薄弱,如何幫助學生更為有效地記憶單詞,就成為老師在課堂上的首要教學目標。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就可以利用“單詞接龍”的教學形式。在游戲活動中,老師可以先指定出一個特定的單詞,然后讓學生利用這個單詞詞尾的那個字母為開頭,說出另一個單詞來,在這名學生回答出正確答案后,下一名學生同樣利用這種模式進行延續(xù),直到出現(xiàn)錯誤為止。接龍游戲的妙處就在于能夠讓學生在游戲過程里產(chǎn)生緊張有趣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二、 進行游戲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強調游戲教學的目的性
小學生具備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但他們在學習中,注意力也較容易被分散,所以針對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老師在設計游戲教學內容的時候,需要對其目的性做出強調,不能任由學生發(fā)揮,進而影響了整體的教學質量。營造歡樂學習氛圍的同時,老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做出保證。例如,在學習“Were going to sing and dance”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時,如果老師在情境游戲中對學生進行提問,“What are we going to do?”學生只是簡單回答“dance”“picnic”等內容,從情境游戲本身來說,答案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只是讓學生做出簡短的回答,那么游戲教學的質量也可想而知,所以老師不妨針對學習任務以及相應的游戲情境,設計層次性的問題內容,鼓勵學生從思想層面展開交流,促進學習。
(二) 對學生參與度做出保證
要想提高游戲教學的質量,那么對于學生的參與程度,老師要給出一定的保證。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游戲教學的內容更為靈活,課堂環(huán)境也更為寬松,這就導致一些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開小差的情況,還有一些游戲教學的設定是將相關的教學內容隱藏在游戲活動中,由于學生英語理解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所以老師在教學中也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進行調節(jié),避免有些學生因為題目太難而出現(xiàn)畏懼的學習心理。在游戲教學的過程里,老師要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重要性,盡可能地照顧到每一名學生,讓大家在互幫互助的游戲環(huán)境中,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 盡可能地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學
在當下的教學環(huán)境中,創(chuàng)新是個重要的命題,由于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傳統(tǒng)教學方法喪失了大量的學習趣味性,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在利用游戲教學手法的時候,一定要植入相應的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對課堂環(huán)境產(chǎn)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對于英語學習,學生還缺乏系統(tǒng)的了解,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他們建立更為全面的認識。俗話說“把戲不可久玩?!痹俸猛娴挠螒?,玩過幾次就沒有新鮮感了,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設計新鮮游戲,不斷地翻新游戲的做法,以適應教學的要求。每堂課的游戲活動,要盡可能地做到不重復。在課下,老師不妨和學生多做交流,了解他們的喜好,根據(jù)這些內容,對游戲方法進行組合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
三、 游戲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方法
(一) 創(chuàng)設有趣的游戲活動情境
創(chuàng)設有效的活動情境,正是展開游戲教學的關鍵。老師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情境創(chuàng)設,例如在對英語拼寫進行填空練習的時候。像“ball”這個單詞,老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那種讓學生直接回答的方法,不妨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在課堂上向大家展示答案,學生站成一條直線,表示小寫的“l(fā)”,那么在站直身體,同時在頭頂上舉起一個拳頭,則代表單詞“i”。通過這樣的趣味互動,相信學生能更為輕松地對內容進行記憶。還有,在表演的時候,還可以鼓勵學生結合為小組進行練習,一名學生用肢體來表演一個單詞,讓另一個學生進行猜測,如果進行猜測的學生沒能正確回答,則要有一定的“懲罰”,可以拿那個詞匯進行造句練習,比如“ball”這個單詞,學生可以舉例“I have a ball.”這樣的句子,加深學生的記憶。
(二) 借助電教手段來豐富教學
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也對老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手段進行了豐富,在游戲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老師可以利用電教化的手段,營造出更為活潑的游戲氛圍。例如在學習《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這首經(jīng)典的英語兒歌時,首先,老師可以將這首兒歌的歌詞利用投影的手段展示在學生面前,對于其中的節(jié)奏和韻律進行簡單的劃分,并且根據(jù)歌詞大意,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動畫圖片。鼓勵學生將歌曲的內容翻譯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鍛煉。然后,老師可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集相關的演唱視頻,幫助學生進行引導學習,掌握兒歌的演唱方法,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韻律做出適當?shù)膭?chuàng)新。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到難易結合,一方面讓學生有所進步,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教學的全面性。
(三) 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總結
無論是何種教學手段,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定的收獲,所以在游戲教學的結尾,老師要幫助學生展開相應的學習總結。不妨將總結點評的環(huán)節(jié)設定在課尾,為其預留5-6分鐘的時間。首先是老師帶領學生回顧游戲教學的過程,像其中涉及的詞匯、語法、句式等內容,要簡明扼要地總結出來。
參考文獻:
[1]姜海平.探析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21).
[2]尤南.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4,(30):54-55.
[3]靳國陽.游戲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探究[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2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