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編輯部
聚焦2017兩會 關注汽車熱點
文 本刊編輯部
3月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上,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絬車,在重點區(qū)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
每年的全國兩會上,有關汽車行業(yè)的政策走向、提案、議案都備受關注。自2009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xù)8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國和新車銷售國,汽車工業(yè)實現了巨大發(fā)展,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柱。
與此同時,汽車在逐漸普及之后,一方面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交通擁堵也無法避免。那么,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又有哪些最新動向值得關注?
路上堵車,地下堵人,堵車已經成為大城市的日常,困擾著出行的人們,同時也困擾著我們的政府。我國汽車行業(yè)在快速發(fā)展,而城市的交通情況已經和汽車行業(yè)的總體產能不相匹配,城市化進程和城市道路交通發(fā)展以及人們的用車需求也不能相匹配,如何有效解決城市擁堵已經探索多年了。
今年兩會,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再次引起熱議。該不該征收交通擁堵費?有一些委員認為,借鑒發(fā)達國家做法,通過征收交通擁堵費,增加機動車輛的出行成本,可以抑制一部分用車需求,使廣大車主養(yǎng)成合理用車的習慣。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擁堵問題是“大城市病”,解決擁堵問題一種辦法解決不了,要靠綜合施策,要打“組合拳”。
擁堵費問題的涉及面比較廣,有關地方政府需要深入調查研究、充分評估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形成最大范圍的社會共識。擁堵費只是治堵的手段之一。搖號、限行也是治標之策,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也給大家?guī)砹瞬槐悖瑩Q個角度,我們都是治理交通擁堵的貢獻者”。交通還是要標本兼治,優(yōu)化交通規(guī)劃、引入創(chuàng)新科技手段等加強長遠治理。
共享經濟的理念起源于2008年的美國硅谷,通過互聯網作為媒介,整合線下的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
共享單車,最初在校園里誕生。2014年,由北大畢業(yè)生與4名合伙人共同創(chuàng)立,致力于解決大學校園的出行問題。
2016年底以來火爆全國。在北上廣深、以及部分二線城市,各種顏色的自行車已然成為街頭的風景。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發(fā)布的《2016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享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用戶規(guī)模將繼續(xù)保持大幅增長,年底將達5000萬用戶規(guī)模。
共享單車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亂象:亂停亂放、被肆意破壞、充值退費疑有貓膩……這是一個標準缺失的行業(yè)、迫切需要被改造的行業(yè)。
針對當下大熱的共享單車,李小鵬表示,這是一種模式創(chuàng)新,鼓勵和支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強管理。具體來說有三點,一是政府要有作為。其次是企業(yè)要遵紀守法,改善服務。更重要的,廣大使用者也要文明出行,遵守社會公德。
“網約車”問題也在今年兩會期間受到廣泛熱議。2016年推出的網約車新規(guī)很好地遏制了網約車的亂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網約車的規(guī)模,帶來了新的問題。
李小鵬表示,目前各地的細則都在國家政策的框架范圍之內,他強調,網約車的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各方努力。
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有66個城市人民政府出臺了細化措施,還有127個城市人民政府文件已經準備好了,正在公開征求社會各方的意見。
李小鵬說,網約車是“互聯網+出租車+交通”的一種新的模式。無論是已經出臺的文件,還是正在征求意見的文件,都是在國家政策的框架范圍之內。各城市的人民政府都是結合人口規(guī)模的實際、結合城市發(fā)展的實際、結合道路交通狀況的實際,作出了新的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