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7月25日早上9點,廣州一群社區(qū)兒童加入到社區(qū)志愿隊行列中,學習制作地道的寮步?jīng)霾?。涼茶制作好后,下?點,社區(qū)兒童又變身涼茶“特工隊”,為百余名環(huán)衛(wèi)工人、建筑工人、安保人員等高溫工作者送上解暑的“老耳水”涼茶,為他們送上一份清涼。據(jù)了解,這是“尋味香市”兒童青少年傳承本土美食文化系列活動之一,此次活動主要是為學習“老耳水”涼茶的制作。
摘自《廣州日報》
點評:
傳統(tǒng)文化該如何傳承?關(guān)鍵就是要讓傳統(tǒng)文化能夠觸動孩子們的心靈。猶如新聞中的這碗“老耳水”,交給小學生親手去做,讓他們了解藥理之妙,體會庖廚之趣;再由他們親自去獻愛心,親歷高溫之苦,感受勞動之辛,收獲奉獻之美。在筆者想來,這一日豐富多彩的情感體驗,足可讓這些孩子銘記一生,或許還會時不時提醒他們重新熬制一碗涼茶,即便孩子并不愛喝——致敬自己心中的情懷,如是則這“老耳水”自然會傳承下來。傳承文化如此,教育孩子亦如此。筆者之前曾說過,好的教育要“走心”,其重點是要讓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爸爸媽媽在陪著我成長,而非只是盼著我長大。
據(jù)湖南媒體報道,湖南省某幼兒足球賽決賽,獲得決賽勝利的是湖南省三幼一隊,他們一路過關(guān)斬將,場場大勝,最終在決賽中戰(zhàn)勝對手。然而,主辦方最終宣布的冠軍卻是一支沒進入決賽,但網(wǎng)絡(luò)“點贊”數(shù)最高的球隊。事后,主辦方表示:“本次比賽是以‘點贊’數(shù)來決定最后的冠軍,贏一場比賽也能獲得相應的‘點贊’數(shù)。這樣做是為了淡化幼兒足球的競技性。”但這一說法讓家長們非常不滿。
摘自“搜狐網(wǎng)”
點評:
近年來,筆者時常被朋友“威逼利誘”去“點贊”,有“最美某某人”“最優(yōu)秀作品”“最萌寶寶”“十佳學生”等等,無可計數(shù),仿佛一時間無事不“點贊”,乃至如足球這般勝負一目了然的活動,居然也需要“點贊”定輸贏。點吧,點吧,家長朋友們正好可以借此比比誰的朋友多、誰的交際廣,或是誰舍得花錢雇水軍。只是,當我們手握著靠“點贊”贏得的成功時,又如何向孩子解釋“天道酬勤”或“愛拼才會贏”的道理呢?因此,為孩子之成長計,為我等之清凈計,我們不但對鋪天蓋地的“點贊”之風說“不”,而且應該對孩子認真地說上一句:“依靠‘點贊’贏來的榮譽,不要也罷!”
近日有媒體稱,上海一家名為“腦立方”的培訓機構(gòu),聲稱能用短短幾天時間“開發(fā)”孩子右腦,甚至達到“蒙眼辨色”“七天成詩人”。據(jù)介紹,整套系列課程收費6.8萬元。媒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腦立方”看似神奇,實際是忽悠家長的舊把戲。專家對此表示,腦開發(fā)尚無科學理論證實。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教育局相關(guān)人士8月10日表示,教育部門目前沒有受理其辦學許可證申請的依據(jù),已要求“腦立方”公司暫停其培訓業(yè)務(wù),并做好學員退費工作。
摘自“中國新聞網(wǎng)”
點評:
若干年前,筆者就曾接觸過一些從事“右腦開發(fā)”的“教育專家”,其所謂的“成就”是孩子經(jīng)過幾天培訓可以立時“寫詩”。筆者當時好奇,就試著問了兩句——孩子們寫的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是否依“平水韻”?那幾個“教育專家”先是一副“不知多云”的表情,之后便顧左右而言他了,而筆者也就明白這些“教育專家”的成色幾何了。直到今天,沒想到這些“教育專家”居然仍在大行其道,價碼還漲了。呵呵,筆者無話可說,只想給家長朋友們講一個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粋€普通人,突然得到高人指點,而后又被高人打通任督二脈,短短幾天便武藝精熟、內(nèi)力暴漲,進而獨步武林……只花6.8萬元,就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享受武俠小說主角的待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8月12日,在云南衡水實驗中學2017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表彰大會上,滇池校區(qū)2018屆高考學子的三百日誓師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云南衡水實驗中學(集團)副校長郭浩宇鼓勵同學們說:“2018年高考只剩下300多天了,高考學子要用科學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心態(tài)、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強意志,抓緊這僅有的300天高三生活,煉就十八般武藝,爭取2018高考蟾宮折桂!”
——摘自“新浪網(wǎng)”
點評:
衡中這場“三百日誓師”活動,讓筆者聯(lián)想到很多家有中高考考生的家長,整日里將“馬上就考試了”“還有XX天就考試了”掛在嘴邊,好像以為只有時刻督促孩子抓緊時間,才是“上策”,唯有這樣制造緊張氣氛,孩子才不會懈怠,殊不知初三或是高三的孩子,他們更希望老師和家長們能有的放矢地指導他們“如何學習”、怎樣效率更高,而非“趕快學習”。磨刀不誤砍柴工。時間緊迫不假,但是該磨的刀還是要磨,且應依據(jù)刀鋒的鈍銳,用力有所側(cè)重——因人而異制訂應考計劃。
(責編 馬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