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鳴山
越囤積 越匱乏
□ 鳳鳴山
老公是個手機達人,他的手機里裝了兩三百個APP。前兩天他的手機不堪重負,徹底死機。他一整天心煩意亂。
我跟他說:“手機的病不難醫(yī),你的病才得趕緊治啊?!彼苫蟮貑栁遥骸笆裁床?”我一字一頓地說:“囤積癥!”
那么多APP其實真正常用的就二三十種。老公和所有的囤積癥患者一樣,都有一個共同的關(guān)注焦點——“以后”。
買一大堆書但幾乎不看,他們認為“以后會看的”;購物,覺得好就買一堆,他們認為“以后會用的”;出去旅行,拍上一大堆照片,認定這是美好的記憶,可過后再也沒時間細看……
朋友小敏跟我分享過她發(fā)現(xiàn)的自己一個模式:她總覺得自己很忙,每次在微信上看到一些不錯的文章,被標題吸引之后,就直接把文章放進收藏夾,告訴自己等以后有時間了再好好看。當她有很多時間看文章的時候,還是看一半后就點擊放進收藏夾。
這就是囤積帶來的最大問題,當我們總在關(guān)注以后時,我們就不停地錯過現(xiàn)在……
生活中,還有更隱蔽的囤積癥,比如囤積關(guān)系。
囤積關(guān)系的人和人相處時,從來都沒有真正關(guān)注過眼前的這個人,他們只是關(guān)注對方做什么事,認識什么人,然后判斷要不要把這人放進自己的“收藏夾”。囤積關(guān)系的人可能真的看起來人脈很廣,微信通訊錄里有幾千個好友,可是卻找不到一個能無所顧忌說心里話的號碼。
小時候,家里如果買了一箱蘋果,老人總是先挑爛的吃,可是往往爛蘋果還沒吃完,新的爛蘋果又出現(xiàn)了,所以就永遠在吃爛蘋果。這就是他們想囤積好蘋果,可最后得到的只有爛蘋果?,F(xiàn)在想想,無論在囤積什么,都會越囤積,越匱乏。
(摘自《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