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月 周立
中圖分類號:G82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1960年,隨著夏季奧運會的完美落幕,來自23個國家的400多名歐美殘疾運動員,聚集在羅馬,準備參加首次世界性質的殘疾人運動會。女子盲人運動員周國華作為國家殘疾人田徑隊優(yōu)秀運動員也是2016年備戰(zhàn)里約殘奧會的種子選手。
本研究以盲人運動員周國華個人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個案分析法、專家訪談法等方法針對周國華賽前第一階段(10周)的訓練特征進行深度解讀和分析,以期為促進我國女子盲人田徑短跑備戰(zhàn)階段的訓練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殘疾人 盲人運動員 周國華 賽前訓練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殘疾人盲人短跑運動員周國華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通過在中國知網(wǎng)收集下載以及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建立論文總體框架,對其進行整體分析與整理,為下一步進行論文的研究做堅實的理論基礎。
2.個案分析法
本文以殘疾人盲人短跑運動員周國華為研究對象,對運動員周國華個人備戰(zhàn)里約奧運會訓練特征進行分析研究。
3.訪談法
本文根據(jù)論文的整體需要,采用訪問方法對其田徑優(yōu)秀領跑員、國家教練員進行訪談,為論文的下一步研究分析奠定理論基礎。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本論文采用SPSS17.0軟件對其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運用EXCEL.2007版本進行數(shù)據(jù)相關圖標的繪制。
二、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周國華整個備戰(zhàn)期間各階段安排符合運動訓練學原理,緊密結合了自身特點,整個備戰(zhàn)期間各階段訓練工作展開有條不紊,為前期競技狀態(tài)的儲備和后期競技狀態(tài)的調整打下了基礎。
2.周國華里約殘奧會賽前備戰(zhàn)訓練所用大周期是為重大比賽而設計,比賽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分別是基礎準備期、賽前準備期、強化調整期,以此提高殘疾人田徑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與水平,以能夠快速的達到競技狀態(tài)。
3.周國華在整個備戰(zhàn)階段對各項安排采用的是運動訓練學原理,并與自身特點緊密的結合,隨之對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整個備戰(zhàn)工作進行有條不紊的安排,同時,也對前期競技狀態(tài)的準備和后期競技狀態(tài)的鞏固與調整打下了基礎。
4.周國華在訓練過程中,對兩個階段的訓練任務,主要分為力量、速度、耐力三個方面,并將三方面緊密結合,技術訓練內容的特征是由基礎期逐漸發(fā)展到強化期,加強技術的鞏固,才能保證比賽取得良好的成績。
5.周國華訓練負荷的特征,在訓練的量上主要體現(xiàn)為先減后增再減,然而,強度則是與其相反,先增后減再增,二者交替進行,不僅能夠保證訓練負的平穩(wěn),而且還能使賽前競技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
6.周國華在體能訓練方面主要采用了重復訓練法、循環(huán)訓練法、間歇訓練法和變換訓練法等。主要目的是保持力量、速度和肌肉的狀態(tài)。
7.周國華在控體重期間,所采取的主要方法為結合高蛋白膳食,并在營養(yǎng)素中攝取除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除鎂、鋅低于標準推薦量外其他均符合標準。
8.周國華在訓練后的時間里,主要以恢復為主,通常采取積極性休息、營養(yǎng)干預以及運動按摩等多種有助于恢復的措施,并及時對原來所存在的運動損傷定期進行有效的康復和檢查,使其周國華在訓練后能夠得到快速的恢復,得以保證訓練的順利開展。
(二)建議
1.周國華在備戰(zhàn)里約奧運會訓練階段可以相對采用生理指標、心理指標調控,同時,還可以對其訓練負荷進行調整,能夠更好地掌握運動員機體能力水平。
2.周國華在賽前備戰(zhàn)訓練期間,合理運用營養(yǎng)膳食,并將訓練、休息三個方面完美結合,來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競技能力。
3.周國華備戰(zhàn)訓練要針對運動員殘疾級別以及訓練計劃進行階段詳細安排,同時,根據(jù)運動員身體、心理、技能等因素對其運動員進行調控,使其計劃實施更具體,更有效提高運動成績。
4.在備戰(zhàn)賽前訓練期間,可以將技術、素質、心理的發(fā)展變化緊密結合,充分運用在田徑短跑項目上,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水平,使比賽取得勝利。
5.盲人短跑運動員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較強的技術能力以及穩(wěn)固的訓練動作,因此,在賽前備戰(zhàn)的訓練時,不僅兼顧盲人運動員每天的個體自身條件的差異,同時還要關注運動員的心理變化,使其有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劉建和.關于賽前訓練的幾個問題[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4.20:40-42.
[2] 過家興等.體能類項群優(yōu)秀運動員重大比賽前訓練安排的規(guī)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18(1):71-72.
[3]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詞解[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運動訓練學教研室.1999:65.
[4] 圖多·博姆帕,馬鐵.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5] 陳興勝等.田徑賽前最佳競技狀態(tài)調控原則訓練時間及運動負荷的安排[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21(2):74-77.
[6] 王麗萍.王麗萍備戰(zhàn)悉尼奧運會競走比賽的訓練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12(12):1640.
[7]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體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8] 左琳.優(yōu)秀運動員賽前訓練方法、手段的安排特征[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22(3):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