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路生 祁曉磊
[摘要] 目的 淺析社區(qū)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該社區(qū)醫(yī)院收治的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對象,將所選病患隨機均分成試驗組(n=55)與對照組(n=55)。試驗組予以二甲雙胍治療,對照組予以瑞格列奈治療,對兩組病患治療前后血糖及血脂水平,不良反應狀況等進行觀察評價。 結果 干預前的試驗組與對照組病患的各項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基本相同(P>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用餐2 h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且兩組的血脂水平雖均有所改善,但試驗組的改善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有3.64%(2/5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36%(9/55),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糖與血脂水平,同時降低用藥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老年2型糖尿??;二甲雙胍;效果探析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7(b)-0191-02
2型糖尿病為一類常見的慢性代謝性內科疾病,主要是由遺傳及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已被列為世界三大慢性病之一。從病理學上講,2型糖尿病病患體內的胰島素細胞發(fā)生改變導致胰島素功能障礙,分泌能力降低,進而使血糖水平失衡。近年來,隨著老齡化趨勢的日益加劇以及生活水平的改變,老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乃至生命安全[1]。目前,藥物治療是臨床治療糖尿病的主要方式,但目前沒有根治糖尿病的藥物,只能通過長期服藥幫助機體調節(jié)血糖水平,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圍內。近年來,二甲雙胍已成為臨床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的常用藥物,且取得了顯著療效[2]。因此,該研究隨機選取了該院2016年7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對象,平均分成兩組,以瑞格列奈治療為對照,研究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社區(qū)醫(yī)院收治的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對象,所有病患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且排除其他影響因素,所選患者都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獲批準。將所選患者隨機均分成試驗組(n=55)與對照組(n=55),試驗組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61~86歲,平均年齡(67.3±3.6)歲;病程:0.5~13.2年,平均(7.1±2.3)年。對照組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59~84歲,平均年齡(66.1±3.7)歲;病程:0.8~12.7年,平均(6.9±2.5)年。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及病程上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分析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病患予以瑞格列奈(國藥準字H20080125,規(guī)格0.5 mg /片)治療,用藥方式[3]:于餐前口服,3次/d,1片/次,用藥時間為3個月。試驗組病患予以二甲雙胍(國藥準字 H37020561,規(guī)格0.25 g/片)治療,用藥方式:隨餐或餐后口服,3次/d,1片/次,用藥時間同樣是3個月。
1.3 臨床觀察指標
監(jiān)測并記錄兩組病患治療前后的血糖變化與血脂水平,血糖監(jiān)測項目有[4]:空腹血糖(FBG)、用餐2 h后血糖(2 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脂監(jiān)測項目有: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總膽固醇(TC)。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軟件處理該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用率(%)、(x±s)代表,使用χ2檢驗與t檢驗進行組間數(shù)據(jù)的比較及差異的驗證,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病患干預前后的血糖變化
由表1可知,干預前的試驗組與對照組病患的各項血糖水平基本相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相應干預后,試驗組病患的空腹血糖、用餐2 h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病患干預前后的血脂水平
兩組病患干預前的血脂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待相應干預后,兩組的血脂水平都有所改善,但試驗組的改善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注:HDL-高密度脂蛋白、TG-三酰甘油、LDL-低密度脂蛋白、TC-血清總膽固醇)。
2.3 兩組病患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比較
觀察記錄兩組病患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表明,試驗組中有1例出現(xiàn)惡心癥狀,1例有腹瀉狀況,該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有3.64%(2/55);對照組病患有4例出現(xiàn)惡心癥狀,3例有腹瀉狀況,2例出現(xiàn)嘔吐,該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36%(9/55),由此可見,試驗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生活方式的不合理轉變,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越來越多的老年群體患上了2 型糖尿病,該病的作用機制既有遺傳影響,又有環(huán)境影響,使病患的胰島素功能出現(xiàn)障礙,胰島素的分泌紊亂,血糖水平無法得到有效的調節(jié),令血糖含量居高不下,嚴重時甚至帶來生命威脅[5-6]。目前來看,過量的糖分攝入等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同樣易引起糖尿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三多一少”,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體重少。糖尿病屬一種多發(fā)于老年群體的慢性病,需長期治療,甚至伴隨終生,目前無法根治。因此,因治療期長的原因,大多數(shù)的病患在治療中較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而這些情緒反而會促使升糖激素增多,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含量無法控制。若放任該病發(fā)展,極易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如糖尿病足、心臟病、高血壓以及視網(wǎng)膜病變等,嚴重威脅到病患的生活品質甚至是生命安全[7]。endprint
臨床上,藥物治療是2型糖尿病治療的首選方式,二甲雙胍作為新式的降血糖藥物已得到廣泛使用,該藥可有效提升病患的血糖耐受性,降低血糖水平。相較于其它降血糖藥物,二甲雙胍不但能夠抑制肝糖的產(chǎn)生,減少糖分吸收,還可提高外周糖的攝取量,增強胰島素敏感性。該文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干預前的各項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基本相同(P>0.05);干預后,予以二甲雙胍治療的試驗組病患空腹血糖、用餐2 h后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瑞格列奈治療的對照組(P<0.05),而兩組病患的血脂水平雖均有所改善,但試驗組的改善幅度顯著大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僅有3.64%(2/55),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36%(9/55),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相較于瑞格列奈治療,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明顯更加高效、安全,二甲雙胍對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的調控能力更強,使其穩(wěn)定在正常范圍內,降低了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安全性良好[8]。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長期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良好,能夠有效的降低血糖含量,改善血脂水平,具有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鄔松林,郝亞榮,朱剛艷,等.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1):2998-3000.
[2] 李小燕,劉敏杰.沙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20(3):169-171,192.
[3] 周迪軍,孫文利,丁蓉,等.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15):84-86.
[4] 辛爽清,米垚川,孫媛媛,等.沙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0):1358-1360.
[5] 王晶璞.甘精胰島素聯(lián)合二甲雙胍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療效[J].河北醫(yī)藥,2016,38(5):739-740.
[6] 賈曉煒,賈賀堂.二甲雙胍聯(lián)合維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的短期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5,10(5):460-463.
[7] 何莉穎,方明.沙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4,26(3):299-300.
[8] 董茜妍,曠勁松.阿格列汀對經(jīng)二甲雙胍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氧化相關物質活性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3):328-331.
(收稿日期:2017-05-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