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翠萍
(豐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 豐縣 221700)
康復護理在治療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中的應用效果探析
曹翠萍
(豐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江蘇 豐縣 221700)
目的:分析康復護理在治療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豐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40例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各20例患者。對參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然后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
康復護理;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應用效果
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MID) 屬于血管性癡呆,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性智力障礙綜合征。腦血管性病變是導致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的直接因素。此病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過大、罹患高血壓、血脂異常及糖尿病等。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多為老年男性,尤其是患有高血壓或動脈粥樣硬化的老年男性。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的病情在發(fā)作后會呈臺階式發(fā)展。目前,臨床上尚無可有效治療此病的方法。為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進行有效的對癥用藥治療及優(yōu)質的護理是改善其腦功能、提高其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臨床實踐證實,在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積極的護理干預,可促使其病情更快痊愈。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康復護理在治療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中的應用效果。
本研究中的40例患者均為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豐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的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各20例患者。在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8例;其年齡為46~78歲,平均年齡為(66.3±1.66)歲。在參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10例;其年齡為44~76歲,平均年齡為(65.3±2.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兩組患者靜脈滴注輔酶A、三磷酸腺苷及納洛酮等藥物進行治療。在此基礎上,對參照組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睡眠護理、心理護理、改善病房環(huán)境等常規(guī)護理。為研究組患者在采取參照組治護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護理方案是:1)進行認知功能康復訓練。根據患者發(fā)生認知障礙的情況對其進行不同的認知功能康復練習,如進行定向認知練習、注意力訓練及物品歸類訓練等。進行定向認知練習的方法是:護理人員引導患者對不同的物品進行定向認知練習,進而讓其對時間、人物及地點等進行認知練習,每日練習2~3次,每次練習20~30 min。進行注意力練習的方法是:針對患者的興趣愛好為其選擇相關的書籍,讓其進行閱讀練習,以改善其注意力。可每天進行30~60 min的閱讀練習。2)進行肢體功能障礙的康復訓練。對發(fā)生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患肢按摩,每天按摩3~5 次。指導患者進行患肢的被動運動,在其病情得到改善后指導其進行患肢的自主運動,每次運動30 min,每天運動2~3次。應動態(tài)地調整患者的運動方案(尤其是其運動的強度),防止其發(fā)生過度勞累的情況。3)進行語言障礙的康復訓練。由簡到難地指導患者進行語言障礙的康復訓練:①指導患者進行模仿口型的語言康復訓練,每天訓練20 min。②為患者選擇簡單易懂的短文章或短句,與其一起誦讀,每天訓練20 min。③為患者準備一些簡單易懂的閱讀卡片,讓其隨機挑選卡片進行朗讀練習,每天訓練20 min。
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該量表的總分為100分,患者的得分若≥60分表示其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若小于60分表示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進行一定的幫助。采用改良的長谷川癡呆量表(HDS-R)評估患者的智力及精神狀態(tài)。該量表的滿分為32.5分,患者的得分若≥30分表示其智力正常,若為20~29.5分表示其存在輕度的智能低下,若為10~19.5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的智能低下,若小于10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智能低下。根據兩組患者的ADL評分及HDS-R判定其臨床療效,并將其臨床療效分為以下的級別:1)顯效。經治療及護理,患者的ADL評分≥60分,其HDS-R評分≥30分。2)有效。經治療及護理,患者的ADL評分≥60分,其HDS-R評分為20~29.5分。3)無效。經治療及護理,患者的ADL評分小于60分,其HDS-R評分小于20分。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目前,臨床上治療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的藥物主要是血塞通或胞磷膽堿鈉等。此類藥物雖能改善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但不能改善其認知障礙及語言障礙。因此,在對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對其進行積極的康復護理,及早指導其進行認知功能訓練,以提高其生活質量,促使其病情更快痊愈。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參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對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改善其生活自理的能力。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林娟.康復護理在多發(fā)腦梗死性癡呆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6,23(12):89-90.
R47
B
2095-7629-(2017)10-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