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亞杰
淺談情感過濾假說與對外漢語漢字教學
莊亞杰
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yè)正在蓬勃發(fā)展,如何培養(yǎng)外國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師探究的問題??v觀對外漢語教學現(xiàn)狀,漢字教學一直處于薄弱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對于非漢字文化圈的漢語學習者來說,漢字學習更是困難。影響語言學習者學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僅包括客觀因素,如學習環(huán)境、教學條件、教師水平等等,還有一些主觀因素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如學生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在克拉申情感過濾假說這一理論的基礎上,探討如何才能提高對外漢語漢字教學的效率。
情感因素 情感過濾假說 對外漢語漢字教學
情感因素是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之一,比如學生學習的動機、學習態(tài)度、學生的性格、焦慮等等都可能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因素。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樂于接受新知識,愿意參與課堂學習,學習效率大大提升,而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會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抵觸,學習能力下降,一旦遇到困難便打退堂鼓。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是一大難點,作為對外漢語教師不僅應具備扎實的專業(yè)功底,還應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教師首先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恰當?shù)卣{(diào)節(jié)情感因素,讓課堂充滿趣味性,降低學生的情感過濾機制,讓學生主動學習、自覺學習、快樂學習,提高對外漢語教學的有效性。
“情感過濾假說”最初是由Dalay&Burt于1977年提出的,后來克拉申發(fā)展了他們的理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了著名的“五大假說”,其中之一便是“情感過濾假說”。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存在這樣的普遍現(xiàn)象:在客觀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的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卻不盡相同,他們最終達到的語言水平也有很大的差異。如何解釋這種現(xiàn)象?克拉申認為一種可能是學習者在學習語言時接受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量存在差異,另一種可能是學習者對語言的情感因素不同。因此他提出了“情感過濾”這一概念。當學習者處于放松、愉快、自信的精神狀態(tài)時,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便暢通無阻,順利到達“情感過濾器”,使習得新的語言成為可能。如果人的精神處于焦慮、消極或缺乏自信的狀態(tài),即使是可理解的語言輸入,也會被“情感過濾器”拒之門外,從而阻礙了語言的習得。我們可以把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這一理論運用到對外漢語漢字教學中去,降低漢語學習者的情感過濾機制,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漢語,使用漢字。
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漢字結構復雜,筆畫繁多,對于漢語初學者來說,漢字學習是他們的一大難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畏難情緒。特別對于初學漢語的兒童來說,他們對所從事的學習活動缺乏分析、理解與理性判斷等能力,學習語言的動機不強,如果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兒童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心理,不愿意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
(一)趣味性引領課堂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庇纱丝梢姟皹穼W”這一思想在教育中影響深遠。有了興趣,我們才會對感興趣的事情投入更多的精力,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導學生走入漢字的殿堂,如何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如何讓他們自主、自覺地學習漢字,這就需要教師根據(jù)漢字的特征、結構,結合合理的教學設計,讓學生輕松學漢字,快樂識漢字。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還要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不同性格的學習者處理學習任務的策略不同,外向型的學生更喜歡表現(xiàn)自己,積極參與活動,內(nèi)向型的學生不太愛說話,但他們對語言形式會做更細致的分析。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就需要對課堂活動做些調(diào)整,給內(nèi)向型學生多一點鼓勵,同時讓外向型學生多一些思考。在設計課堂游戲活動時,要盡可能地消除他學生焦慮、恐懼、緊張的消極情緒,引導學生聽、說、讀、做、玩、演,保證學生們在輕松、愉快、自然的環(huán)境中體驗、討論、交流和探索漢字的奧秘和樂趣,讓每個孩子都能發(fā)現(xiàn)和感受自身的價值,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更加主動得在“玩”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二)具體、直觀的方法讓漢字學習更容易
具體、直觀的學習材料容易引起學習者的注意,特別是兒童。此階段兒童對抽象的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發(fā)展,而具體的、直觀的事物在引起兒童的注意上起著重大的作用;這與皮亞杰所說的“具體運算階段”本質(zhì)上是相通的。正如烏申斯基所指出:“兒童,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一般地他是按照形狀、顏色、聲音和形象來思維的。”因此,在漢語教學中,要注意學習材料的選擇和展示方法,通過直觀、具體的學習材料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傲鶗敝邢笮?、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轉注和假借是用字法。“象形”在漢字構字法中的重要地位,雖然現(xiàn)在的通用漢字有很多已經(jīng)看不出象形的痕跡,但還是有一部分字的“象形”痕跡保留至今。如“山”、“?!薄ⅰ把颉?、“日”等。在講解這些象形字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畫圖的方式,讓學生猜,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畫完后寫上漢字,圖文并茂。通過直觀圖畫的形式,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對漢字的字形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講解“大”時我們可以利用肢體語言,張開雙臂,伸開雙腿,一個活生生的“大”字就演示出來了;講解“看”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一只手放到眼睛上方,這樣就是“看”。
(三)字謎引入課堂
由問題導入新課,啟發(fā)學生思考,可以很好地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字謎講解漢字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字謎,是漢民族特有的一種語言文化現(xiàn)象。字謎的編寫利用了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和漢字形、音、義某一方面的特點,既生動有趣,又富于知識性,是古代文人墨客喜聞樂見的文字游戲,同時也成為現(xiàn)代人豐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的形式。例如:“兩人并排走—從、兩人走獨木橋—叢、兩個小人坐土堆—坐、王大娘,白大娘,一塊兒坐到石頭上—碧”這些字謎字謎都非常淺顯易懂,謎面形象的表現(xiàn)了漢字的形體結構,可以幫助留學生記憶漢字的字形,謎底和謎面的組合充滿了趣味性。還有一些合體字的字謎,與漢字意義相連,如:“一匹馬,兩張口,話難聽,嘴真臭?!R”?!白源笠稽c,令人討厭?!簟?、“人說出的話要真實可靠?!拧薄_@些字謎不僅能讓學生會認會寫,還使學生明白了漢字的意義,達到了會用的目的。在讓學生猜字謎的時候,教師應持有寬容的態(tài)度,多鼓勵支持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不管對錯,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就值得表揚。通過表揚消除他們的焦慮與緊張感,對于知識的輸入是很有效的。所以教師要盡量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不要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四)營造漢字環(huán)境
環(huán)境可以對一個人的思想、氣質(zhì)產(chǎn)生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對外漢語課堂上,營造良好的中國文化的環(huán)境,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漢語,身臨其境方可融會貫通。如何創(chuàng)作一個好的使用漢字的環(huán)境呢?書法與漢字是密不可分的,書法因漢字而產(chǎn)生,書法因漢字的表現(xiàn)形式而獨具特色,漢字因書法藝術的傳承與演義而更加出彩。教師可以教學生學習書法,每學期可以舉行一次書法比賽,并把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貼到教室里,讓教室也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味兒。另外教室里還可以掛上燈謎,告訴學生們在中國元宵節(jié)的時候有猜燈謎的活動,這些字謎可以是老師出也可以是學生自創(chuàng)的。這樣不僅傳播了中國文化還讓學生對漢字產(chǎn)生了興趣。除此之外,教師的一手好字也會成為很好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會不自覺地產(chǎn)生一種榜樣的作用,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合理優(yōu)美的板書,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將克拉申的情感過濾假說運用于對外漢語漢字教學中,應該是一種有效的嘗試。學習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應正確認識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掌握學生的情感過濾機制,通過趣味性漢字教學,讓學生置身于輕松愉快自然的學習環(huán)境中,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保持學習漢語的熱情,讓他們愛上漢語,自主自覺地學習漢語、書寫漢字。
注釋:
①李土生.漢字與漢字文化[J].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2]邢福義,周光慶.文化語言學[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文學院)
莊亞杰(1989-),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碩士,西藏大學文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