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若魚
立夏過后,連續(xù)一周沒出門的孟襄下午出門時才發(fā)現(xiàn),樓下小販車上的綠色花紋的西瓜整齊地堆成小山,小販坐在車旁一邊招攬顧客,一邊搖著蒲扇對她說:“小姑娘,買個西瓜吧?!?/p>
說話的人是個三十多歲的小哥,精瘦黢黑,嘴角掛著微微討好的笑意,他拍了拍手邊的西瓜繼續(xù)推銷:“今兒新到的,特別甜特別新鮮。”
孟襄一向不愛吃西瓜,也許是小哥真誠的眼神,也許是那句“小姑娘”戳中了她。她也沒討價還價,爽快地買了一個大西瓜費勁地提上樓。一刀切開來,抱著一半坐在客廳里吃,陽光透過彩色的玻璃照進來,老風扇發(fā)出吱呀吱呀的聲響,孟襄一勺一勺地挖著西瓜瓤,西瓜并沒有小販說的那么清甜,但孟襄沒想計較。她想起上次被稱為“小姑娘”,還是十年前,那時候鄧原總喜歡叫她“小姑娘”。
“小姑娘,你吃飯了嗎?”
“小姑娘,你還是留長發(fā)吧?!?/p>
“小姑娘,再見?!?/p>
十年前,孟襄剛剛高考結(jié)束,每天悶在家里吃喝睡。那日正睡得香,忽然從樓下傳來一陣尖利刺耳的鉆墻聲,她被吵醒后恍惚地想起樓下水果店前幾日倒閉了,不知是誰又來開店了。
從她家搬進二樓以來,一樓的店也不知換了多少營生,有人說是風水不好,沒有一家店能活過三年。
裝修的聲音在一個禮拜后終于消停,孟襄被她媽趕出去買水果,她瞟了一眼才知道那是一家理發(fā)店,像大街上所有的理發(fā)店一樣的裝潢,唯一不同的是沒有在門口裝那盞看得人頭昏眼花的燈帶。
她拎著水果回來時,有個年輕人站在門口給她遞了張宣傳單,她沒來得及多看,塞進水果袋匆匆上樓了。第二天,她媽翻到那張燙染五折的宣傳單,硬拽著她一起去。
孟襄才知道,昨天給她發(fā)宣傳單的人就是這家店的老板,名字叫鄧原,他給她上染發(fā)膏的時候,她才第一次打量他,一頭干凈利落的板寸,穿著整齊的黑色T恤和九分褲,拿剪刀的樣子行云流水,有一點說不上來的酷酷的味道。
“要等30分鐘。”他對著鏡子里的她說。
孟襄偷看被抓包,匆匆垂下眼睛,裝作無聊地玩手機。那天,孟襄染了個深栗色,一頭枯黃的頭發(fā)有了光澤,襯得她更白一些,摸起來柔柔的,她心滿意足卻憋著笑意跟他說謝謝。他朝她笑笑,說:“不客氣,小姑娘?!?/p>
那是孟襄第一次被人叫小姑娘,像古裝劇里的稱呼,因為當?shù)厝艘话愣冀兴绢^,丫頭和小姑娘聽起來簡直有天壤之別,前者土里土氣,后者文藝清新。幾天后的中午,孟襄被她媽指派下樓丟垃圾,鄧原坐在門口的樹下乘涼,一見她就問:“小姑娘,吃飯了嗎?”
一來二去,孟襄跟鄧原也算認識了。起初店里的生意還不錯,但活動結(jié)束后就沒什么人來了,店里只有一個學徒,鄧原整日坐在樹下泡茶。孟襄在陽臺上澆花的時候,能看見他坐在底下蹺著二郎腿,悠然地搖著扇子,像個無所事事的老頭子。
在他們?nèi)諠u相熟之后孟襄才知道,其實他才25歲,沒念大學,去理發(fā)店當了幾年學徒然后做了師傅,今年自己開了這家小店。
有天下午,孟襄正在午睡,忽然聽見窗口傳進來一聲聲小姑娘,她立即驚醒,趴在窗口往下看,只見鄧原拎著她早上剛晾的小襪子。孟襄看了一眼晾衣竿,見別的衣服還在,頓時松了口氣。一分鐘后她從樓上跑下來,鄧原把襪子還給她,還望了一眼她的陽臺說:“下次可別再把襪子掉下來了?!?/p>
孟襄頓時漲紅了臉,從他手里搶過襪子,急急地跑回家去,從那以后再也不敢晾到外頭去了。
沒兩天,孟襄在家看電影,忽然聽見樓底下傳來鄧原的聲音?!靶」媚铮埬愠蚤僮??!彼皖^一看,鄧原身邊站著一個賣青橘子的老頭兒,鄧原買光了他所有的青橘子。
孟襄不愛吃酸的,那天下午吃橘子吃到腮幫子都酸了。鄧原是出于好意買光了老頭兒的橘子,但那老頭兒卻不領(lǐng)情,第二天又挑著一擔橘子來賣。于是,鄧原又喊:“小姑娘請你吃橘子?!?/p>
“明天他再來,你可別買了?!泵舷逅岬媚槹櫝梢粓F。鄧原點頭,再這樣下去他要破產(chǎn)了,孟襄看著他好人沒做成,一臉苦惱的樣子,撲哧笑出聲來。
第二天老頭兒又來了,孟襄怕鄧原敵不過老頭兒的裝可憐,英雄好漢一般沖下樓,對老頭兒說:“我們不買了?!?/p>
老頭兒挑著擔子走了,孟襄拤著腰,一副大功告成的樣子看向鄧原,哪知他也正看著她,眼里還有隱隱笑意。叮咚一聲,孟襄的心好像掉在滾燙的瀝青路上,融化了。
九月,孟襄去外地念大學,走之前找鄧原剪頭發(fā),為了軍訓方便,過肩長發(fā)剪成齊耳短發(fā),露出小小的耳垂,晶瑩剔透。
“什么時候開學?”他問。
“后天?!彼?。
兩人沒再說話,他的剪刀溫柔地剪掉她最后一縷長發(fā)。
寒假回來那天,孟襄特地到店里去打招呼,鄧原正在給人做頭發(fā),見她進來眼神亮了亮,笑著說:“小姑娘,你回來啦?!泵舷妩c點頭就跑了,仿佛走這一遭就是為了聽這一句。
第二天,孟襄跑來找他剪頭發(fā),鄧原問不用軍訓了為什么還要剪頭發(fā),她說,習慣短發(fā)了。鄧原沒說話,幫她剪掉發(fā)尾。后來,孟襄每次寒暑假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找他剪頭發(fā),好像已經(jīng)成為某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學生長時間以來接受的都是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如果教師突然改變教學方式,應用差異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很多學生就會出現(xiàn)不適應的情況,甚至會對新的教學方法產(chǎn)生抵觸心理,這樣不僅不能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差異教學方法的作用,還會導致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科目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應用差異教學,大部分學生會不知所措。在整個初中地理科目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如果學生在教師實施差異教學方法時不能與教師進行配合,在課堂上不與教師進行互動,那么差異教學的實施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礙。
大二那年夏天,孟襄風風火火地跑進店里找鄧原,依然是齊耳短發(fā),剪完后露出白皙好看的脖子和鎖骨,恍惚中,他望著鏡子里的她忽然說了一句:“小姑娘,你長大了。”
孟襄怔怔地看著鏡子里的鄧原,他的手輕柔地拂過她的發(fā)梢。
“那當然,我都20歲了?!泵舷逭f。
鄧原笑了笑,小聲道:“不會在學校偷偷戀愛了吧?”
孟襄霎時紅了臉,拼命地搖頭:“我媽說大學畢業(yè)前不能戀愛?!?/p>
鄧原用風筒吹掉她肩上的碎發(fā),臉上有隱隱的笑。那個暑假,孟襄只在家里待了兩個禮拜。最后一天深夜才回家,鄧原的店也開到深夜,她溜進去打聲招呼,他遞給她一盤橘子。依舊很酸,孟襄卻吃出一股甜味來。
寒假回來的時候,孟襄遠遠看著理發(fā)店開著門,歡歡喜喜地跑過去,但還沒走近就停住了,鄧原正在給一個和他穿同款羽絨服的姑娘吹頭發(fā),兩人有說有笑,全然沒注意到門外的她。
那個冬天很冷,孟襄鮮少下樓了。
開學前,孟襄還是去找鄧原剪了頭發(fā)。剪完他給她吹了一個最新流行的內(nèi)扣,襯得她下巴尖尖的很好看,她說了聲謝謝準備要走,鄧原忽然對她說:“小姑娘,以后你還是留長發(fā)吧?!?/p>
孟襄不解地看著他,他欲言又止,最后還是什么也沒說。孟襄拖著行李下樓,鄧原朝她揮手,說:“小姑娘,再見?!?/p>
那是孟襄最后一次見到鄧原,暑假回來的時候,他的店已經(jīng)變成了一家飲料店,每天都放著吵鬧的音樂,害得一向嗜睡的孟襄夜夜失眠。媽媽說,鄧原的店能開三年真是奇跡,平日里經(jīng)常一個客人都沒有,最后半年他連學徒都辭退了,不知道為什么非要拖到現(xiàn)在。
孟襄忽然想起,大學開學的前幾日,她曾開玩笑告訴他,這個店的魔咒,沒人開得過三年。鄧原說,他偏不信這個邪。
孟襄沒來由地難過,以至于深夜想起這件事來,還有想哭的沖動,她想問他,既然三年都熬過了,為什么不等我回來?可惜,她沒有站得住腳的身份來這樣質(zhì)問他。
鄧原仿佛一場漫長的臺風,過境之后就憑空消失了,孟襄沒有再剪過短發(fā),就連戀愛后,男友明確表示喜歡短發(fā),她也沒有剪過。
孟襄把西瓜籽丟進陽臺的花盆里,沒想到半個月后竟長出了西瓜藤,還開了幾朵小黃花,只是還未結(jié)果就被雨水打落了。她不禁想,如果她早些把花盆移進室內(nèi),那些小花是不是就會結(jié)果呢?如果那年,她能早些明白她對鄧原的心意,是不是就不會錯過他了?
只可惜,這世上從來就沒有如果。
很快,夏天過去了,樓下那些小販車上的西瓜變成了橘子,到冬天就會銷聲匿跡,狹窄的馬路上又被烤地瓜的小販們占領(lǐng),而孟襄只能在漫長的冬日里,等待下一個夏天。
小販叫住她:“姑娘,買個烤地瓜吧。很甜?!?/p>
她頓了頓搖頭,不,我喜歡吃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