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薏 鄧 婷
從語用失誤談高職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
龍 薏 鄧 婷
交際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在英語學習中、初級階段,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第一位的。但到了已經(jīng)具備相當?shù)恼Z言能力的大學英語階段,應該重視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高職英語學習者的語用能力滯后于語言能力是明顯事實,如何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是英語教師必須關注的問題。
交際能力 高職學生 英語 語用能力
近年來,高職英語教學雖然已經(jīng)從過去注重“語言知識傳授”轉變到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聽說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但是從總體上來看,高職英語教學仍然缺乏交際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低,英語語言交際能力較差。本文擬在高職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現(xiàn)狀的基礎上,討論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對提高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緊迫性和如何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
“交際能力”這一概念是指,在學習語言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句法知識,還需要學習什么時候該說什么話,面對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說話方式等。換言之,如果不掌握語言的社會使用規(guī)則,只學習語法知識是沒有用處的。Mckay(2003)對“交際能力”的詮釋被普遍接受,即“在具備一定語言基礎上,根據(jù)具體的交際語境、對象、話題和目的等,采用恰當?shù)臅捈寄芎徒浑H策略來進行人際交流的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可以被劃分為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兩部分。語言能力即為語言基礎,也就是語法能力和語篇能力。語言交際能力體現(xiàn)在口頭交際和書面交際上。在進行口頭、書面交流的同時,信息接收和信息輸出也在進行著。我們需要掌握一定的語言能力才能夠接收和輸出信息。那么,作為語言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語言知識(語音、語法、詞匯)和語言技能(聽、說、讀、寫)在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部分學生只能讀寫而不能說英語就是因為英語語言能力有限,從而嚴重導致英語語言交流能力低下。那么,是不是語言能力強就一定意味著語言交際能力出色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的很多學生都具有較高的英語知識儲備,在比賽中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但是在實際交流中,交流效果卻差強人意。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不能僅僅只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要訓練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即以言行事能力和社會語言能力。具體來說,以言行事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能夠正確掌握請求或者道歉等言語行為的方法和執(zhí)行方法的語言形式的能力。社會語言能力指能夠依據(jù)各種語境因素恰當?shù)剡\用與理解適合于不同社會場合和環(huán)境的言語,既包括對方言、語域、修辭手段等社會語言因素的敏感性,也包括對語言的社會文化內(nèi)涵的覺察力。英語語言交際能力需要在現(xiàn)實語境中培養(yǎng),不能用英語為母語者的語言標準來要求英語學習者,語言社會性和互動性是不能完全在課程中學習到的,在英語基礎扎實的基礎上,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
什么是語用失誤?語用失誤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語用失誤包含了任何的語言運用錯誤,例如語法錯誤和拼寫錯誤等。語言學學者多研究的是狹義的語用錯誤,即語言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可接受性。
語用失誤是指“說話人不自覺地違反了人際規(guī)范、社會規(guī)約,或者不合時間空間、不看對象、不顧交際雙方的身份、地位、場合等,違背目的語特有的文化價值觀念,使交際行為中斷或者失敗,使語言交際遇到障礙,導致交際不能取得預期效果或達到完美的交際效果。”(孫亞,戴玲,2002)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語用失誤的評判標準將不再是英語為母語者的交際準則,而是一些適用于世界各國的交際規(guī)則(如禮貌、同情、禁忌等)和交際雙方在當前語境下對社交語用因素的感知能力。由此可見,英語語言的使用越來越傾向于得體性而非準確性。
Thomas(1983)把語用失誤分為“語言語用失”(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語用失誤”(sociopragmatic failure)。語言語用失誤是指說話者把母語的會話方式錯誤地遷移到目標語上。在和外籍人員的交流過程中,高職學生常常會使用中英文語義或句法相同但有不同交際規(guī)約的表達方式,他們所說的話違反了英語的規(guī)范用法,使得對方無法理解或覺得說話方式不得體,甚至做出錯誤的語用判斷。例如:學生贊美外教的口才很好,這樣說道:“You know quite a lot and have a smooth tongue.”然而,這句話卻讓這位學生的贊美變成了諷刺,因為“have a smooth tongue”在英文中是油腔滑調的意思。這位學生套用母語的表達,直接把漢語的表達習慣附加到英語表達中,從而造成了語用失誤。再看另外一個例子,學生在撞到別人的時候通常會說“I am sorry”,極少數(shù)學生會選擇說“I beg your pardon”。這是因為學生以為只有在正式道歉或者犯了嚴重錯誤的情況下才能使用“I beg your pardon”。
社交語用失誤表現(xiàn)在忽略交流雙方的文化信仰不同而造成的社交準則差異(陳新仁,李民,2015)。在一種文化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卻在另一種文化中是不合適的。我們的高職學生傾向于使用漢文化價值觀的思考方式來進行英語表達,在交流中難免會造成語用失誤。學生在情景演練的過程中會對外籍司機(中國學生扮演)說:“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ake us to the train station?”在這種類似的場景中,“Train station, please”這種簡短的表達就足夠了。另外,舉止差異也會導致語用失誤。例如,學生遇見外教,很熱情地上前拍了一下外教肩膀打招呼“Hi,Martin”,外教面無表情地回應“Hi”。 一般來說,來自英語語言國家的人不太喜歡與人有碰觸,特別是英國人,如果碰到了英語國家的人則需要道歉。這位同學用拍肩膀的方式和外教打招呼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把自己的習慣強加在外教身上,影響了交際效果。
在培養(yǎng)高職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過程中,語用能力必須與語言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盡管語言使用錯誤,例如語法錯誤和單詞拼寫錯誤,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但是目標語言者會認為對方英語語言基礎不扎實,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在交流的過程中口語流利卻出現(xiàn)多次語用失誤,目標語言者會以為對方不尊重自己而不愿意繼續(xù)交談下去,從而嚴重影響到實際交流效果。因此,如何培養(yǎng)高職生的語用能力對提高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要提高課堂教學中語用教學的意識。很多學生認為有足夠扎實的英語語言能力基礎(語音,語法、詞匯等)就可以暢通無阻得與英語國家人交流。當然,要培養(yǎng)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學習者的語言水平是關鍵,沒有充分的語言基礎會限制語言行為的發(fā)生。這就意味著并不是要一味地抓語用能力。然而,由于沒有太多與目標語和目標語言文化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學生的語用能力并不會隨著他們的語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基礎上,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加入語用方面的知識。
有充足的輸入才能有一定的輸出。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為學生提供足夠和恰當?shù)妮斎胧侵匾模?,可以教給學生如何掌握語境、會話含義、提示語、禮貌原則和相處技巧等。這樣,語法課堂上操練的類似“Have you finished your dinner?”“Yes, I have finished my dinner.”或者“No, I haven’t finished my dinner.”這類會話在實際使用時會被有意識地避免。在進行語法講解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語言的形式和意義,還需要了解其語用功能。例如,“The teacher awarded the student a prize.” 和“The student awarded the teacher a prize.”這兩句話,從語法結構來看都是正確的,翻譯成中文意思也都可以被理解,但是,根據(jù)語用知識,第二個句子是不會在實際交流中使用的。
第二,英語教師要加大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中西文化差異大,價值觀也不同。不了解或忽視雙方的社會文化差異,加上用中文的思考方式,在交際中就容易出現(xiàn)語用失誤。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了解英美社會文化,幫助學生擴大課外閱讀的相關材料。例如,在西方,向別人提供幫助、關心的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據(jù)對方愿意接受的程度來定的;而中國人幫起忙來一般都是熱情洋溢、無微不至。了解這一點后,如果對方?jīng)]有請求,只需要對生病的外國友人說“I am sorry to hear that.”就可以了。
第三,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和多媒體資源,盡量營造真實外語環(huán)境。因特網(wǎng)上語言資料眾多,學會搜索有用的英語語料對教師和學生都是十分有用的。其中,使用網(wǎng)絡多媒體播放英文場景片段,讓學生身臨其境學習地道英語,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到英語國家文化背景,提高語用能力。然而,需要提醒的是,英語視頻的觀看不能僅限于情節(jié),特別是看電影和美劇,需要引導學生適當?shù)刈龉P記并課后練習,真正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提高個人的語用能力。
[1]Вachman L.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М].oхford:oхford Universitу Рress.1990.
[2]陳新仁,李民.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背景下的語用失誤新解[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5(02):7~12.
[3]Ну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рetence[a].Рride J В,Нolmes J.Sociolinguistics[М].Нarmondsworth:Рenguin books,1972:269~293.
[4]Мckaу Sandra Lee.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Тeaching[М].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5]孫亞,戴凌.語用失誤研究在中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03):19~21.
[6]Тhomas J.cross-cultural Рragmatic failure[J].aррlied Linguistics,1982(2):91~112.
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外國語學院)
龍薏(1992-),女,漢族,江西吉安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英語教育;鄧婷(1984-),女,漢族,湖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