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霞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5-0187-02
根據(jù)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情況的調(diào)查得知,大多數(shù)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基礎較為薄弱,具體來說就是在物理基礎水平和認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使得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沒有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針對這種情況,作為高中物理教師,則就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來進行。對于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基礎,還進一步的提高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果。
一、分層教學的實踐應用原則及作用
(一)分層教學的作用
關于分層教學,其作為當前的新課改下中的重要教學理念,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合理的應用。為了能夠達到新課程對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作為物理教師,就需要在開展分層教學法,在此過程中必須要能夠保障學生全部參與實際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在物理學習上的素養(yǎng)。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中,將分層教學應用在其中,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根據(jù)學生學習物理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進而提升學生在薄弱知識點的突破。在高中階段,由于其在物理這門學科上具有一定的系統(tǒng)性,因而在教學中很容易出現(xiàn)較為復雜繁瑣的特點。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分層教學來結合學生的性格特征,對其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氛圍。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極大的提高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分層教學在實踐中應用的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在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尊重學生在其中的主體地位,具體來說就是能夠?qū)W生放置在物理課堂中的主要位置,并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主體的教學體驗。對于這種教學模式, 不僅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效果,還能夠使得教師進一步的了解學生在過程中存在的弱勢,以便能夠及時的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
2.師生平等的教學原則。在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都是以自身為主導,讓學生從心里畏懼教師,因而好在學習問題上不敢主動請教。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及時的打破這種規(guī)定,在教學中即能夠奉行平等公正的思想,還能夠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比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動量這節(jié)知識時,就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爆竹爆炸的過程,這樣能夠讓學生較好的了解動量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完成之后,教師就可以按照小組合作的形式,將學生劃分為小組,進而讓學生對動量知識進行探討。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帶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性。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對學生的科學分層
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教師在對學生分層上主要以三個階段為主。第一階段,主要是針對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掌握較為薄弱,對于這個階段的學生,作為物理教師,其在實際教學中就需要注重在基礎知識上的講解;第二階段,以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為主,對于這種學生,其能夠已經(jīng)熟練掌握物理基礎知識上,來對物理題目進行解題。但是這些學生在實踐能力上比較薄弱,對此,教師則可以對這些學生注重在實踐能力上的培養(yǎng)。而第三階段, 是指物理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較強的學生。針對這些學生,教師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來進一步的擴展這些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通過這三種類型的教學方式,極大的提高學生在物理上的能力。
(二)對課程教學的分層
1.課堂分層教學要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課堂導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自身教學的內(nèi)容將課堂劃分為具體的模塊。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另外,教師還要合理的使用教學工具,并在實際中能夠?qū)⑾嚓P的物理實驗和實際教學內(nèi)容進行結合,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在課堂分層教學中,作為物理教師,要能夠采取提問的方式吸引不同層次的學生,以便能夠更好的推動學生共同進步。在進行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設置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基礎知識。此外,在開展小組合作的教學活動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對物理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擴展。通過這種形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對相關內(nèi)容的思考,還能進一步的擴展學生學習知識的內(nèi)容,從而滿足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
綜合上述,在實際教學中,每個學生的物理知識結構以及認知程度等都具有明顯的差異,這是不能避免的。而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多數(shù)教師都會忽視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全面發(fā)展。根據(jù)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就十分有必要了。分層教學在當前高中物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效的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還進一步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綜合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為學生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和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