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升
(鹽城市鹽都區(qū)精神病防治院,江蘇 鹽城 224011)
·臨床醫(yī)學·
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效果分析
楊冬升
(鹽城市鹽都區(qū)精神病防治院,江蘇 鹽城 224011)
目的:探討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鹽城市鹽都區(qū)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60例雙相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60例患者分為碳-喹組(30例)和碳-拉組(30例)。為碳-拉組患者聯合應用碳酸鋰和拉莫三嗪進行治療,為碳-喹組患者聯合應用碳酸鋰和喹硫平進行治療,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和治療期間其病情發(fā)作的次數。結果:與碳-拉組患者相比,碳-喹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低,治療期間其病情發(fā)作的次數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臨床效果確切,且安全性較高。
碳酸鋰;喹硫平;拉莫三嗪;雙相障礙;臨床效果;安全性
雙相障礙是指既有躁狂發(fā)作又有抑郁發(fā)作的一類疾病[1]。相關的臨床研究指出,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臨床效果較好。為了進一步探討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鹽城市鹽都區(qū)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60例雙相障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鹽城市鹽都區(qū)精神病防治院收治的60例雙相障礙患者。這6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中規(guī)定的雙相障礙的臨床診斷標準。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60例患者分為碳-喹組(30例)和碳-拉組(30例)。碳-喹組患者中有男12例,女18例,其年齡在22歲至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2.9±4.2)歲,其病程在1周至12周之間,平均病程為(5.8±1.0)周。碳-拉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6例,其年齡在21歲至4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4±3.8)歲,其病程在1周至10周之間,平均病程為(5.6±0.8)周。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臨床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其病情進行全面的評估,并指導其在進行研究前3d停用抗精神病藥物。為碳-拉組患者聯合應用碳酸鋰和拉莫三嗪進行治療。碳酸鋰的使用方法是:每次750mg~1500mg,2次/d,應連續(xù)用藥4周。拉莫三嗪的使用方法是:每次100mg~200mg,2次/d,應連續(xù)用藥4周。為碳-喹組患者聯合應用碳酸鋰和喹硫平進行治療。喹硫平的使用方法是:每次200mg~600mg,2次/d,應連續(xù)用藥4周。碳酸鋰的使用方法與碳-拉組相同。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和治療期間其病情發(fā)作的次數。
用HAMD-24抑郁量表[2]、楊氏躁狂癥量表(YMRS-11量表)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并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好轉和無效三個等級。1)顯效:經治療,患者HAMD-24量表評分的改善率>75%,其YMRS-11量表評分的改善率>70%。2)好轉:經治療,患者HAMD-24量表評分的改善率在50%至75%之間,其YMRS-11量表評分的改善率在45%至70%之間。3)無效:經治療,患者HAMD-24量表評分的改善率<50%,其YMRS-11量表評分的改善率<45%。
選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用藥治療期間,碳-喹組患者病情發(fā)作的次數平均為(1.3±0.6)次,碳-拉組患者病情發(fā)作的次數平均為(5.4±0.8)次。與碳-拉組患者相比,碳-喹組患者病情發(fā)作的次數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病情發(fā)作的次數 ( ±s)
表1 對比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病情發(fā)作的次數 ( ±s)
組別 病情發(fā)作的次數(次)碳-喹組(n=30) 1.3±0.6碳-拉組(n=30) 5.4±0.8 t值 -22.457 P值 0.000
與碳-拉組患者相比,碳-喹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320,P=0.002)。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碳-喹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21例(占70.0%),為好轉的患者有7例(占23.3%),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占6.7%)。碳-喹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28/30)。碳-拉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12例(占40.0%),為好轉的患者有10例(占33.3%),為無效的患者有8例(占26.7%)。碳-拉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73.3%(22/30)。與碳-拉組患者相比,碳-喹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雙相障礙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精神病。臨床研究發(fā)現,雙相障礙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患者體內5-HT的水平密切相關[3]。碳酸鋰、拉莫三嗪、喹硫平均為臨床上常用的抗精神病藥物[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碳-拉組患者相比,碳-喹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更高,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更低,治療期間其病情發(fā)作的次數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喹硫平聯合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臨床效果確切,且安全性較高。
[1]袁成勇.雙相障礙抑郁發(fā)作喹硫平碳酸鋰rTMS聯合治療的療效[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8):60-62.
[2]唐穎,鄭琳,王麗萍,等.經絡協調治療軀體形式障礙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6):805-809.
[3]彭代輝,江開達.雙相障礙與強迫癥的共病[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5,27(4):246-248.
[4]向慧,汪作為,方貽儒.雙相障礙與代謝綜合征關系的研究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2015,35(10):1550.
R749
B
2095-7629-(2017)8-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