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喜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馬春喜
隨著互聯(lián)網的興起,多種社會思潮涌現(xiàn),對初中生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zhàn)?;谏罨虒W模式視角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是現(xiàn)代初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初中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方式。
初中教育 德育教育 道德與法治 生活化教學
所謂生活化教學模式就是依托認識與情感的雙重作用,將相似的知識相互關聯(lián),引起共鳴,對思維習慣進行有意識地培養(yǎng)。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就是圍繞課程目標,借助相關的內容,發(fā)揮學生想象創(chuàng)設合理的場景。利用場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能夠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這一思想意識的培養(yǎng),極大抬高學生學習熱情,強化對于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理解與認識。此外,生活化教學模式具有極高的趣味性,這一特點與初中生心智非常契合,更利于學生的學習,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情感體驗的來源,認識則是提升知識能力的保障。初中生由于認識的局限,對于一些道德與法治知識并沒有獲得真正的感受,也無法理解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生活化教學模式針對這一現(xiàn)象,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利用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縮短學生與學科的距離,使學生在主觀感受中認知道德與法治的存在。
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之所以沒有與生活實際相接軌,最大的原因就是學校教育的滯后,這一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我們常常強調要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但現(xiàn)實并未如此。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使得學習興趣和個體意識的喪失,無論學習上還是思想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被動接受教育方式,沒有自主選擇的機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能夠產生獨立思考的意識,不盲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生活交往越來越具有開放性,學生在在選擇接受信息時越來越不可控,這都要從根本上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觀念,保證健康有益的交往。但是,現(xiàn)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陳舊,教育方式不人性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想觀念的樹立,優(yōu)秀品質的培養(yǎng),因而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將道德與法治教育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學生角度出發(fā),剔除弊病,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一)開展案例教學,模擬現(xiàn)實生活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體系中,有很多案例及故事都蘊含了具體教育知識。通過案例和故事教學的方式,模擬現(xiàn)實生活,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給學生留下比較深刻的學習印象,這樣一來,就可以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充分挖掘教學素材,整合教學資源,多選取一些同學身邊發(fā)生的事件,或者當前社會的熱點事件,將這些作為教學素材,提升教學效果。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可以采取情境模擬的方式開展教學,這樣就可以極大提升教學的真實性,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學會知識,提升自身的道德與法治意識。
(二)注重情感引導,提升教學實效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要注重情感引導,提升教學實效。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一味對學生進行教育,而要通過率先垂范的方式,引導學生向自己學習,減小教學阻力,提升教學實際效果。充分引導初中生提升自身積極提升道德法治修養(yǎng)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幫助初中生早日成為一名思想品德合格的優(yōu)秀公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化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環(huán)節(jié),針對初中生切實存在的思想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解決學生切實存在的問題。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設備被廣泛運用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提升教學豐富性,在課下,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與學生及時進行交流,幫助學生破解內心困惑,提升教學實效性。
(三)豐富課程體系,優(yōu)化教學結構
初中階段一個人成長的重要階段,只有深入貫徹道德與法治教育才能讓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開展道德于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結合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教材的優(yōu)化整合,將道德與法治教育落到實處,這樣更利于學生接受。與此同時,活動也是滲透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最好手段,學??梢岳霉?jié)日等機會,利用團隊活動、外出實踐、社區(qū)服務的方式,深化情感認識,加強自我認識,在積極參與中明確自身的發(fā)展方向,促進行為規(guī)范的培養(yǎng)。
綜上所述,開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對于保障初中教育工作的總體效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要依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平臺,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讓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更加“接地氣”,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進一步落實教育理念,實現(xiàn)道德與法治教育目標,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總體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1]王志明.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10):73.
[2]伍娟.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反思[J].中外交流,2016(35):92.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校)
馬春喜(1985-),男,吉林長春人,吉林省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校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師二級,研究方向:道德與法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