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梅
摘要:生活是知識的海洋,啟智學校把語文教學融入學生的生活當中,把教學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結合地方特色進行語文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略對學生技能的培訓,而這種教學方法不能有效地讓學生學懂知識。
關鍵詞:啟智;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101-01
隨著啟智學校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語文課程教學逐漸向著"實用性、生活化"的方向發(fā)展。如何把語文課程教學融入到啟智學校學生的生活當中,成了每一位啟智學校語文教師所必須思考和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應當把教學活動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將現(xiàn)實生活作為教學的主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把教學目的轉(zhuǎn)化為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技能需要,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適應能力,充分體現(xiàn)出"來源生活、服務生活"的教學指導思想。因此,教師應當選擇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筆者通過在啟智學校語文教學中積累的經(jīng)驗,對啟智學校語文教學方法進行了自身分析和總結,闡述如下。
1.善于設疑、激疑,促進學生深入思考
教師的提問在教師教和學生學之間架起了一條通道,所以教師設疑解難、激疑促思就要有一定的教學藝術。教師要用有價值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興趣,激發(fā)求知欲,而且教師的問題設計不能過于簡單,要盡可能適當?shù)毓拯c彎,設點坎,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考,進而學會用審視的目光深入地理解和研讀課文。例如,在教學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一文引導學生對"閑人"一詞的理解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認為是"清閑的人"。然后我又出示了從網(wǎng)上下載來的關于東坡被貶黃州時所寫的一些資料:東坡被貶黃州無俸祿,租50畝荒地經(jīng)營。有詩曰:"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為口忙"之句。當我再問學生:"從資料中你能看出蘇東坡是個閑人嗎?"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意識到此處的"閑人"不是"清閑的人"的意思,而應該是有閑情雅致之人。透過這個"閑"字,領略了其中的要旨與意趣,從而理解了蘇東坡的與眾不同的思想與精神。
2.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讓學生擁有掌握打開智慧寶庫的鑰匙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這和中國的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講的是同一個道理。如果能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那么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靈活性等都會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從而使學生的思維不斷走向成熟。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現(xiàn)代文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對文章的寫作特色進行鑒賞評價,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閱讀課上教給學生鑒賞評價的思維方法。諸如,就篇章結構而言,可以對文本的線索、過渡、照應、材料的詳略等進行鑒賞;就表現(xiàn)手法而言,可以對襯托、對比、象征、聯(lián)想、想象等進行鑒賞;就語言的表現(xiàn)力而言,可以對描寫、抒情、議論的語句、運用修辭手法的語句進行鑒賞……那么學生遇到類似的情況就不會束手無策。只要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注意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就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啟發(fā)思維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因人適時而異。
3.把地方特色融入語文教學
在啟智學校的語文教學中發(fā)現(xiàn),對一些有語言障礙的學生很難進行普通話教學,教師常為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絞盡腦汁卻沒有任何收獲。但這并不意味著語言教學沒有突破口,一些學校普通話表達困難的學生往往能夠熟練把握方言。比如一些結巴的學生說話有困難,但他們卻對熟悉的地方兒歌達到"熟背"的程度。有的教師也做過相關的試驗,發(fā)現(xiàn)對一些有語言障礙的學生進行方言教學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在地方特色方面找突破口,尋找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新方法。
利用本地的優(yōu)勢資源,利用本地的資源特色,幫助學生獲得生活中的語文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因?qū)W生在生活當中一直接觸著地方性特色,采用地方性特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但地方特色并不是只局限于方言方面,一些地方特產(chǎn)和風俗習慣也能促進學生的教學。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真尋找適合教學的地方特色,把這些地方特色融入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建造一個低起點的學習平臺,進而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促進啟智學校語文教學。生活內(nèi)容是學生熟悉的,如果能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資源進行語文教學,讓學生對知識沒有陌生感,拉近生活和知識的距離,是最高的語文教學境界。一名優(yōu)秀教師,特別是從事特殊教育語文教學工作的老師,應該把視野放在地方特色上,利用地方性的資源優(yōu)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特殊教育是一個特殊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語文教學而言,即是教學也是教授德育的途徑。這些學生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生活的管理者。尤其是這樣一群特殊的學生。教學和管理任務都是浩繁復雜的,對于一名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來說,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是艱巨的。所以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教學精力,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為智障學生的健康成長而努力。對于智障學生的語文學習,教師一定要樹立新的理念,針對學生的特點,采取恰當?shù)姆椒ǎ瑺幦∫粋€好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的有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