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濤
[摘要]李大釗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一生艱苦樸素,淡泊名利,具有高尚的、偉大的人格魅力。從樸素的生活觀、自律的工作觀、和諧的家庭觀、正確的人生觀四個方面闡述其人格魅力,對于加強黨員干部純潔性教育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guān)鍵詞]生活觀;工作觀;家庭觀;人生觀
今年是革命先烈李大釗就義90周年。李大釗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一生艱苦樸素,淡泊名利,具有高尚的、偉大的人格魅力?!八膫ゴ蟮娜烁瘢肋h是一切信仰馬克思主義、立志為中華民族的興旺發(fā)達而獻身的共產(chǎn)黨人和人民群眾學習的楷模?!本拖袼凇逗喴咨钪匾分兴f“吾人自有其光明磊落之人格,自有真實簡樸之生活,當珍之、惜之、寶之、貴之,斷不可輕輕擲去,為家族戚友作犧牲,為浮華俗利作奴隸。”①李大釗用其“簡易之生活”為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崇高的人格魅力在近百年后的今天仍熠熠閃光。
一、學習李大釗樸素的生活觀
李大釗一生簡樸,無私奉獻,始終過著“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的生活。他批判奢靡之風,倡導簡易生活,身體力行做到“道義可守,節(jié)操可保,威武不能挫其氣,利祿不能動其心。”李大釗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后來擔任北京大學教授,兼任朝陽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等五所大學教授,在當時收入是很高的,但他在北京沒有置辦過房產(chǎn),不講絲毫享受,帶著家人租房子住,甚至李夫人有時還要為維持生活而發(fā)愁。北大校長蔡元培得知消息后,寫信通知會計科每月發(fā)薪水時先扣除生活費交于李夫人,以免做“無米之炊”。原來,李大釗把收入的大部分用做黨的活動經(jīng)費,剩余部分還經(jīng)常幫助生活困難的學生。
長子李葆華曾這樣回憶“他很樂于助人,手頭只要有錢,誰急需就送給誰,不講究還不還?!币患胰死闲〈┲鴺闼?,飲食十分簡單,學生曾勸李大釗多注意飲食營養(yǎng),而李大釗語重心長地說“美味佳肴人皆追求,我何嘗不企享用?但時下國難當頭,眾多同胞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面對這種情況,我怎忍只圖個人享受,不思勞苦大眾疾苦呢?”樸實的話語流露出李大釗時刻關(guān)心國家體貼民眾的博大情懷。
二、學習李大釗自律的工作觀
李大釗在工作中求真務實?!胺彩露家_踏實地去做,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tài)度做踏實的工作。以此態(tài)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tài)度做事,則功業(yè)可就?!雹诶畲筢撌沁@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在任職北大圖書館主任期間,積極推進圖書館的建設:建立發(fā)展規(guī)劃,完善規(guī)章制度;積極配合教學改革;調(diào)整圖書館機構(gòu)和工作人員隊伍;加強讀者服務工作;學習借鑒國內(nèi)外先進經(jīng)驗和做法;積極引進新思想書籍。通過各項措施將原來傳統(tǒng)的封建藏書樓式的圖書館改造成為有多方面功能的現(xiàn)代化圖書館,任職期間圖書量增加3萬余冊。參與捐贈活動,捐贈的書籍雜志達32種計267冊,并一一列有雜志的名稱及卷期。可見李大釗平時購書之多、看書之廣、學習之細致。
章士釗在回憶文章中說到“守常一入北大,比于臨淮治軍,旌旗變色。”李大釗以淵博的學識、踏實的作風贏得大家的信任。作為著名的學者,李大釗在哲學、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圖書館學等多個學科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作為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留有著作500多篇,留下了寶貴的文化精神遺產(chǎn),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后人做出了榜樣。
李大釗在工作中清正廉潔。第一次國共合作,李大釗任國民黨北京執(zhí)行委員會負責人,許多款項均經(jīng)李大釗之手,但他從未挪為家用。李大釗被捕以后,對自己經(jīng)手款項的出處都作了詳細的說明。他在《獄中自述》記述“歷次匯款,無論由何銀行匯來,釗皆用李鼎丞名義匯存之于遠東銀行,以為提取之便”。在李大釗犧牲后,北京《晨報》《順天時報》分別報道“李大釗平昔不事儲蓄,身后極為蕭條。李夫人回家后,僅一元之生活費,室中空無家具,即有亦甚破爛?!笔种姓乒苋f貫財,公私分明廉與潔,李大釗將經(jīng)費全部用于革命事業(yè),想人民之所想,以人民的利益規(guī)范自己的行動,做人民群眾的忠實公仆。
三、學習李大釗和諧的家庭觀
作為著名的學者和教授,李大釗始終延傳著中國的傳統(tǒng)美德,尊重結(jié)發(fā)妻子,疼愛膝下兒女。妻子趙紉蘭是一位普通的農(nóng)村小腳婦女,沒上過學,李大釗并沒有嫌棄她,只要有時間就教她識字,幫著做家務,對長自己三歲的妻子,李大釗心中充滿敬重和感激,在《獄中自述》中提到“其時祖父年八旬,只賴內(nèi)人李趙氏在家服侍”,“學費所需,皆賴內(nèi)人辛苦經(jīng)營,典當挪借,始得勉強卒業(yè)”,可見妻子趙紉蘭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患難與共。
在子女眼里,李大釗是位慈祥的父親。據(jù)李星華回憶“父親從未打過我們,有時他下班回家,教我們說家鄉(xiāng)的民諺、唱歌等。我向來愛向父親發(fā)著許多無意識的問題,無論他怎樣忙,對于我的愚問,總是很感興趣地耐心地講給我聽”。③作為北大進德會甲等會員,李大釗嚴守“不嫖、不賭、不納妾”的戒條,言談舉止有理、有節(jié)、有戒,處處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美德。
“國計已推肝膽許,家財不為子孫謀”。李大釗鼓勵子女認真讀書、參加革命,帶領(lǐng)他們跋山涉水、鍛煉膽識,要求他們自持簡樸、本分做人,后人也有擔任國家主要職務的,卻從未居功自傲,享受特權(quán),始終以祖國人民利益為重,保持良好家風。李大釗對待家庭子女問題上,講黨性、講原則,以自己清正廉潔的行動教育影響每一位成員,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是今天黨員干部學習的表率。
四、學習李大釗正確的人生觀
李大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zhàn)斗的一生,正如習近平對他的評價:“李大釗同志對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為傳播和實踐馬克思主義而英勇獻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說的‘勇往奮進以赴之、‘癉精瘁力以成之、‘斷頭流血以從之?!?/p>
李大釗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舊中國時代,國家危亡的局勢、社會黑暗的狀況,深深激發(fā)了他的愛國熱忱,自幼樹立了救國救民的偉大抱負,“釗自束發(fā)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yè),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為功為罪,所不暇計。”④他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中國昭示了新的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方向;領(lǐng)導五四運動;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三赴上海,兩下廣州,五跨長江,促成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領(lǐng)導北方工農(nóng)運動,給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以沉重打擊?!叭松罡咧硐耄谇筮_于真理”,李大釗一生不斷追求真理,立志報國,為實現(xiàn)民族解放努力奮斗。
有斗爭就會有犧牲,被捕后面對敵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誘,他堅強鎮(zhèn)定、毫無懼色,面對犧牲,大義凜然、泰然處之。李大釗用“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的勇氣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觀,為了民族解放、國家振興不惜奉獻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他在犧牲一文中寫到“人生的目的,在發(fā)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fā)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fā)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diào)。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短短幾十字深刻詮釋了人生的高度和意義,奏響了一首理想與信念的嘹亮之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對黨員干部提出了八項要求,黨員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教育永遠在路上,李大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怎樣對待生活、家庭、工作、追求和信仰。每位黨員干部應繼續(xù)發(fā)揚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習李大釗崇高的人格魅力,正確對待榮辱得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事業(yè)觀,生活觀,時刻將黨的宗旨和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放在心頭,做個一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對家庭、對社會負責的人。
[注釋]
①李大釗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19頁.
②李大釗全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443頁.
③李星華.回憶父親李大釗[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1月版:187頁.
④李大釗全集(第五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30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