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芬,王培軍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1 信息處;2 放射科, 上海 200065
基于互聯網的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的構建及應用
吳曉芬1,王培軍2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1信息處;2放射科, 上海 200065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影像教研室在已有互聯網平臺、放射科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利用Visual Studio .Net工具,采用三層體系架構,開發(fā)建設了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該系統具有支持學生自習、自測、自檢功能,并可滿足在線考試、評價管理等功能,經實際應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有效學習與傳播。
醫(yī)學影像學;試題庫;在線考試;遠程培訓
影像教學是一門注重實踐的課程。醫(yī)學影像學實踐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影像教學不僅要強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要注重對實踐經驗的積累。根據教學的不同階段,教學目的也不盡相同。在醫(yī)學院學習階段主要是奠定基本醫(yī)學知識和臨床技能基礎[1]。因此,建設一個完善的、高度集成的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系統在提升醫(yī)學生影像教學及在職醫(yī)師繼續(xù)教育方面有著極大的作用。
1.1總體架構
該系統采用三層體系架構:表示層、業(yè)務層、數據層。用戶采用Web瀏覽器訪問后臺,客戶端不直接與數據庫進行交互,而是中間層向外提供接口,通過COM/DCOM通訊或者HTTP等方式與中間層建立連接,再經由中間層與數據庫進行交互,系統邏輯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邏輯結構圖
1.2開發(fā)工具
該系統的開發(fā)工具選擇Visual Studio .Net。使用Windows平臺上的最佳開發(fā)工具Visual Studio .Net En- terprise Architect。操作系統采用Windows 2000 Server及以上版本,數據庫系統采用SQL Server。安裝實施時不需要另外購置服務器,只需在目前的服務器上加一個數據庫例程即可。Web服務器選擇Microsoft Inter- net Information Server。所有的業(yè)務邏輯層程序都將部署在Web服務器上。如數據訪問組件、業(yè)務處理組件和核心組件等,它向所有的用戶提供頁面請求服務。
1.3功能模塊
1.3.1培訓資源管理平臺建立培訓課程體系,將醫(yī)院文化、醫(yī)療知識、新型設備、醫(yī)院管理信息系統操作等通用課程以及按照角色劃分的管理類課程上傳至系統并進行分類管理,以滿足多層次的培訓需求。系統支持Word、Excel、PPT以及音頻、視頻等多種格式文件上傳,操作簡便,如圖2所示。
圖2 培訓資源管理平臺
1.3.2在線學習管理平臺該模塊涵蓋了課程管理、必修課程管理、課程選修管理、崗位學習管理、群組學習管理、學習過程監(jiān)控、學習結果評定等在線學習行為管理的全部功能。在線學習系統支持多種格式的課件(普通課件、文本課件、多媒體課件、SCORM課件、AICC課件等),課件導入到系統中后,即可安排學生進行學習,學生也可選修課程進行自主學習[2]。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學習監(jiān)控功能,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和情況。系統可詳細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并生成學習檔案供查詢、分析,如圖3所示。
圖3 在線學習管理平臺
1.3.3在線考試管理平臺在線考試模塊主要包括題庫管理、試卷管理、考試安排、作業(yè)安排、模擬練習、考試監(jiān)控、成績管理及發(fā)布等功能。傳統的考試從出題、組卷、印刷,到試卷分發(fā)、答題、收卷,再到判卷、公布成績整個過程,都可以通過在線考試功能來實現,全面實現了考試工作的網絡化、無紙化、自動化,有利于實現全醫(yī)院的統一性與規(guī)范性[3]。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及時更新題目,根據難易度、系統分級隨機或固定地建立考卷,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對于錯誤率高的題目及時跟蹤,針對不同的學生建立不同的考卷,以達到個性化教學目的;學生可進行自測、在線答題及在線評分,同時可以查看歷史答卷,更方便地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提高學習效率,如圖4所示。
圖4 在線考試管理平臺
1.3.4評價管理系統通過該模塊的問卷調查、需求調查、滿意度評價、培訓總結等評價功能,對培訓活動進行及時有效的評估。在線調查管理功能,在基于傳統調查方式的基礎上,再通過與考試、培訓系統緊密結合,可以非常方便地安排、發(fā)布問卷調查,使教師能在短時間內搜集到學生的意見、需求,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同時問卷調查和熱點投票都支持匿名方式,可滿足各種場合的應用。
1.3.5數據報表管理系統實現個人數據管理和分類數據管理及統計,根據報表模板自動生成各種報表。如考試及培訓進度查詢、人員進度查詢、學生學習履歷、課程統計分析、考試成績查詢、考生成績查詢、用戶分組統計、試題分組統計等,以滿足科室培訓數據及考試數據的電子化。
同濟醫(yī)院影像教研室承擔著同濟大學醫(yī)學院五年制、七年制及試點班的醫(yī)學影像學實習工作。該系統正式使用以來,所有的教學、考試、培訓工作均通過該系統平臺完成。學生通過翻閱大量典型病例圖片,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培養(yǎng)了良好的自主學習及分析問題的能力;題庫、在線考試、遠程培訓能分級分層提供各種不同難易程度的數據庫,實現了在線答題及在線評分,提供給學生“自習、自測、自檢”的平臺,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通過自學及培訓,住院醫(yī)師基地培訓及本科醫(yī)師的培養(yǎng)時間由1年縮短為6個月即可承擔臨床基本技能操作;大學生出科影像讀片考試成績由既往平均76分提高至85分以上;輪轉醫(yī)師出科考及出基地影像學讀片考試合格率由85%提高到近2年均為100%。上述成績體現了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對提高影像診斷能力具有重要價值。
2.1開展課間、課外學習
教師將事先制作好的學習資源上傳至該系統,在進行大課授課前,學生可以根據課程安排利用系統進行預習,同時在大課教學后進行主動的自我學習和復習練習,了解自己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講課資料只要上傳到系統中,在所有客戶端上醫(yī)師都可以瀏覽到,實現實時學習的目的[4]。
2.2實現資源共享,可以作為遠程教學手段
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是基于RIS/PACS系統建設的,有全院聯網的特點,醫(yī)師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從而提高醫(yī)師的診斷水平。通過互聯網實現遠程教學時,遇到疑難病例也很難在第一時間咨詢到有關專家,建立專家?guī)煲院缶涂梢栽趲熘胁樵兊较嚓P的資料文件及影像,這樣在工作中就得到了學習,提高了診斷水平[5]。
2.3進行考試和學生自測
自主研制的智能化自測、考試系統,學生可鏈接該系統進行自測,教師可鏈接該系統出考試卷。根據考試的題型、難度等要求,該系統可即刻生成1份試卷和1份答卷,從而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并可保證考卷的客觀性、公平性。
3.1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實現了考試、培訓全流程化管理
無紙化在線學習考試及培訓,能充分滿足醫(yī)護人員各種技能考核、職稱考試以及平時學習考試需求,可實現從出題、組卷、安排考試、考試監(jiān)控、評卷到成績統計整個考試流程的信息化管理,以及實現各個考試環(huán)節(jié)最大程度的自動化[6]。同時,系統提供包括三基考試、執(zhí)業(yè)醫(yī)師、職稱考試等在內的試題庫,幫助學生進行在線作業(yè)、模擬練習及自測自評,不斷加強培訓學習效果,并大大提高考試通過率[7]。
3.2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實現影像知識庫及圖片庫共享
該系統共享同一個影像知識庫及圖片庫,維護成本比較低,可以使整個庫的利用最大化。新增加一個知識點,全部人員都能學習使用,可以根據知識的更新而不斷更新。在建立一個成熟的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后,可以實現分層學習,即同一個知識庫可以適用于培訓、學習及教學工作[8]。
3.3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為學生提供多渠道的學習途徑,為教師提供多途徑教學模式
對學生而言,通過互聯網登錄該系統,利用系統分類、關鍵字搜索、部位分類等查詢方式,獲取系統中相關實踐課程的理論知識點、基礎病、常見病、疑難病資料;對教師而言,在該教研室的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PBL(基于問題的教學)教學方法以外,還可結合CBE(基于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及CBL(基于案例的教學)兩種教學方法。因此,制作一個標準化的、統一的、內容相對完整的適用于各個層面學生的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是很有必要的[9-10]。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影像教研室建設的醫(yī)學影像學理論技能“考試+培訓”集成系統承擔了眾多考試任務,促使該院的整個培訓考務工作管理流程更為科學化和精細化;同時使該院各項培訓活動、遠程教學工作更高效的開展;強化了培訓學習效果,有助于醫(yī)學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方法快速傳授與傳播[11]。
[1]袁燁.醫(yī)學影像學的現狀及最新的進展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28(12):33-36
[2]王紅,韓秉艷,王云玲,等.PACS系統在影像醫(yī)學問題式教學模式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84-85
[3]劉義軍,劉愛連,劉亞奇,等.醫(yī)學影像教學系統動態(tài)模擬數據資源庫的設計[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4,7(29):126-127
[4]宋杰,劉靜,焦俊,等.醫(yī)學影像學本科生教育模式改革的探討及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3):778-779
[5]李浩,李睿,袁遠,等.PACS系統在現代醫(y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4(4):697-698
[6]袁小平,林笑豐,劉琴笑.優(yōu)化課程體系培養(yǎng)高素質醫(yī)學影像學人才[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23(7):247-248
[7]石丹鳳,王毅,張偉國,等.醫(yī)學影像學住院醫(yī)師臨床技能培訓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1,12(40):146-149
[8]吳華偉,馮琦林,凌華,等.醫(yī)學影像學多元化教學改革探討[J].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6):643-645
[9]王雙坤,翟曉力,王立俠,等.基于微信平臺對放射科住院醫(yī)師培訓的教學改革及效果評價[J].中國病案,2015,16(6):69-71
[10]金涵弢,董偉華,于紅,等.非影像專業(yè)的醫(yī)學影像學課程建設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23(11):1915-1916
[11]賈明昭,曲斌.醫(yī)學影像技術基礎理論與專業(yè)技能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探討[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11(21):1239
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theInternet-based"examination+training"integratedsystemofmedicalimagingtheoriesandskills
WuXiaofen1,WangPeijun2
1InformationCenter;2RadiologyDepartment,ShanghaiTongjiHospital,Shanghai200065,China
Imaging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has developed and constructed the examin- ation + training integrated system of medical imaging theories and skills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 ternet platform and network-based teaching platform of Radi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by using Visual Studio.Net tools and the three-layer framework. This system has functions including supporting students' self-study, self-testing and self-checking and makes online tests and evalu- ation management possibl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system has effectively improve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nd facilitated the effective learning and transmission of new theories, new knowledg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medical imaging; test database; online examination; distance training
2017-03-29
吳曉芬(1980-),女,上海人,工程師,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醫(y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影像教學。
王培軍(1960-),男,浙江溫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影像教學研究。
電話:021-66111342,E-mail:tongjipjwang@vip.sina.com
G434
:A
:1004-5287(2017)05-0535-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70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