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色彩的海洋”
        ——2017德國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

        2017-11-28 08:45:08崔慶偉吳丹子劉昱霏
        風景園林 2017年10期
        關鍵詞:展園柏林博覽會

        崔慶偉 吳丹子 劉昱霏

        “色彩的海洋”
        ——2017德國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

        崔慶偉 吳丹子 劉昱霏

        德國是世界上定期舉辦大規(guī)模園林展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其持久的生命力與城市發(fā)展進程相適應,取得了顯著的成果[1]。除了2年一屆的“聯(lián)邦園林展”(Bundesgartenschau,簡稱BUGA),德國每隔10年會將聯(lián)邦展升級為一次世界性的“國際花園博覽會”(Internationale Garten Ausstellung,簡稱IGA)[2]。歷屆國際花園博覽會不僅展示了最新的花園設計與來自世界不同地區(qū)的風景園林作品,而且往往作為促進舉辦地城市、生態(tài)、文化與基礎設施發(fā)展的重點項目進行建設。2017年的德國國際花園博覽會首次在柏林舉辦,自開園以來受到極大關注并得到較高評價(圖1)。同時,中國近些年來不同級別的園林博覽會層出不窮,極好地推動了舉辦城市的建設發(fā)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缺陷[3]。本文詳細介紹了2017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的主要展示內(nèi)容,希望對我國園林展的建設、運營與管理有所啟發(fā)。

        1 背景與概況

        2008年11月,柏林參議院決定利用柏林市郊廢棄的Tempelhof飛機場申請舉辦2017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IGA Berlin 2017),以推動城市綠色空間的可持續(xù)發(fā)展。2009年3月,柏林市將申請材料遞交德國園藝博覽協(xié)會(Deutsche Bundesgartenschau–Gesellschaft,簡稱DBG)并最終獲得批準。2010年6月,柏林市政府成立了綠色柏林有限公司(Grün Berlin GmbH),令其與DBG共同承擔展園的建設、管理與運營工作。

        1 總平面圖Masterplan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柏林參議院于2012年9月將展會地址改至柏林市東郊馬昌-海勒多夫區(qū)(Marzahn-Hellersdorf)的金貝格山(Kienberg Hill)與烏勒塔爾河谷(Wuhletal Valley)地帶。其西側為柏林著名的“世界花園”(Gardens of the World)景點,已建成多個國家和文化主題花園。在原有綠地基礎上,主辦方向西拓展了15hm2使“世界花園”面積達到40多hm2,加上新建的60 hm2金貝格公園(Kienberg Park),最終形成了總面積為104 hm2的博覽會范圍。根據(jù)展園平面圖顯示,許多展園主要集中在西部園區(qū)、東部主要交通節(jié)點以及場地的邊緣位置,從而圍合出許多開闊綠地并充分保留了山地河谷的原生自然狀態(tài)(圖2)。

        2 展園結構圖Structure plan of exhibition

        本屆博覽會自2013年起召集展園規(guī)劃設計競賽及國際花園方案,并于2014年開始建設實施。整個建設預算約為4 000萬歐元(1歐元≈7.8元人民幣,2017年10月10日),其中柏林政府提供980萬歐元,其余的3 020萬歐元需要通過門票收入、贊助、銷售與租賃方式獲得。博覽會自2017年4月13日至10月15日舉辦,持續(xù)186天,預計接待200萬名游客。

        2 主題與意義

        2017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的口號為“色彩的海洋”(an Ocean of Colours)。除了展示色彩繽紛的園藝植物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花園作品,本屆博覽會還在文化交流、人類健康、環(huán)境教育、自然保護與綠色空間營造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從2次展園選址不難看出,本屆博覽會主要關注城市外圍地區(qū)的綠色空間發(fā)展。作為“柏林綠色空間”(Berlin's Green Spaces)發(fā)展計劃的組成部分,博覽會以馬昌-海勒多夫區(qū)為起點形成更多富有吸引力的休閑活動場所,從而完善柏林未來的綠色空間體系。在“柏林2030年城市發(fā)展概念規(guī)劃”(Urban Development Concept Berlin 2030)方案中,展園將成為靠近“清潔科技商務區(qū)”(the CleanTech Business Park)的一處重要公共綠地。同時,主辦方還希望通過增加新的展園提升“世界花園”的影響力,使其成為吸引柏林市民乃至世界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3 內(nèi)容與特色

        在1km2的展園范圍內(nèi),2017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布置了30多個專題展園以及空中纜車、觀景臺等特色景點,同時策劃舉辦了一系列主題活動與展覽項目,例如包括關注飲食健康與可持續(xù)生活方式的“地平線”、關注青少年植物科普的“IGA課堂”、關注家庭園藝的“花園啟動器”、關注宗教溝通的“文化間對談”,關注傳統(tǒng)牲畜保護的“方舟牧草園”,等等。

        基于實地參觀與官方介紹[4],筆者將本屆博覽會的主要內(nèi)容與特色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3.1 豐富便利的交通游覽設施

        本屆花園展的一大特色是其空中纜車系統(tǒng)。這一全長1.5km的纜車將東西2個主入口與海拔102m的金貝格山直接連接(圖3),極大方便了游客轉移,并為人們提供了從不同角度俯瞰展園的奇妙體驗。該游覽系統(tǒng)將在閉展后由建設方LEITNER AG公司繼續(xù)運行3年,然后移交給公園管理部門,還將與柏林公共軌道交通U-Bahn-Linie U5站點相連接。同時,為了賦予該地區(qū)一處新的地標建筑,主辦方在金貝格山頂纜車站旁建造了一個大約25m高的觀景平臺“林上云朵”(圖4 )。沿著由15根鋼柱支撐起來的90m步道環(huán)視一周,人們能夠欣賞到柏林的城市遠景與勃蘭登堡的鄉(xiāng)村景觀。該構筑物也將成為本屆博覽會最終保留的重要景觀遺產(chǎn)之一。

        此外,分居金貝格山南北方向的2座步行橋也極為醒目:位于南側的烏勒斯泰格橋(Wuhlesteg)長288m,橫跨整個烏勒塔爾河谷(圖5);位于北側山腰的泰興布魯克橋(T?lchenbrücke)長85m,與北側一個低矮山丘觀景臺相連(圖6)。2座步行橋均采用考登鋼板材料,色彩鮮艷,形式簡潔,結構輕盈。烏勒斯泰格橋東側廣場上放置了一個18m長、3.5m高的鋼板構筑物“望景樓”(圖7),可作為人們望向山林河谷的框景。而泰興布魯克橋安裝了光電傳感器,當人們走過時可以聽到兩旁樹林傳來的聲響。

        3 空中纜車Ropeway

        4 “林上云朵”觀景臺Wolkenhain(Landmark)

        3.2 類型多樣的園藝植物展示

        植物無疑是各類花園展的主角。除了觀賞性園藝植物,本屆博覽會還展示了蔬菜瓜果、農(nóng)業(yè)作物與野生植物資源,從而探討植物與食物、健康、文化等人類生存相關命題的緊密聯(lián)系。

        專類植物花園包括玫瑰園、大麗花園、杜鵑園等。玫瑰園在花瓣形狀的花床中栽植了225個品種的玫瑰,顏色從粉紅到深紅,從杏黃到橘紅,從彩色到白色,充滿變化(圖8)。大麗花園同樣依靠布滿繽紛色彩的螺旋狀花床提供了極好的觀賞體驗(圖9)。木本植物收集區(qū)展示了八仙花、木槿、鐵線蓮等觀賞性植物。西入口附近的花卉大廳與熱帶大廳分布有眾多的園藝展賣攤位,并收集了富有異域風情的植物(圖10、11)。在幾處集中展示的庭院花園中,花床、花盆、花帶、花境、垂直綠墻等植栽形式隨處可見。當然,除了這些需要人工精心打理的園藝植物,展園內(nèi)還分布著面積廣闊的草場、林地、濕地等自然野生植物群落。例如位于展園中部地形起伏的開闊區(qū)域分布著一片人工維護程度較低的觀賞草景觀,呈現(xiàn)出更加貼近自然的荒野美感(圖12)。

        展園南側的“金貝格展廊”布置著多個與植物相關的主題展區(qū)。“地平線”展區(qū)集合眾多展亭宣傳植物在營養(yǎng)、飲食、環(huán)保,甚至科技、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圖13)?!盎▓@啟動器”項目通過與國家園藝愛好者協(xié)會合作展示了許多家庭園藝作品(圖14),并通過設計比賽激發(fā)人們對于園藝的熱情?!癐GA課堂”作為最具特色的青少年科普項目,幾乎展示了所有常見的蔬菜水果作物(圖15)。其中有一片特殊的園地展示了世界上每個人平均占有的2 000m2耕地中需要種植多少作物才能支持生存所需:例如直接作為食物的小麥、水稻和各類蔬菜,用來飼養(yǎng)動物獲得肉、蛋、奶的玉米、大豆,制造糖的甜菜,榨取油的油菜籽以及棉花,等等。

        5 烏勒斯泰格橋Wuhlesteg

        6 泰興布魯克橋T?lchenbrücke

        7 眺望臺Belvedere (lookout point)

        8 玫瑰園Rose Garden

        9 大麗花園Dahlia Garden

        10 花卉大廳外景Outview of Flower Hall

        11 花卉大廳內(nèi)景Innerview of Flower Hall

        12 低維護草場Low maintenance meadow

        13 “地平線”項目臨時展亭Temporary pavilion of “Horizons Project”

        14 “花園啟動器”項目臨時展園Temporary exhibition of IGA “Starter Garden”

        15 “IGA課堂”項目植物展示Plants display of “IGA Campus”

        3.3 貼近生活需求的園藝設計展示

        本屆博覽會特別關注一些貼近公眾生活需求的設計交流,通過展示設計別致的私家庭院、戶外設施甚至墓園、墓碑,為人們提供新鮮想法,同時促進園藝企業(yè)宣傳和行業(yè)發(fā)展。私家花園展區(qū)的10個獨立小型庭院利用園藝植物與戶外設施裝點作品,創(chuàng)造出極富想象力的生活體驗。例如名為“海灘”的庭院通過躺床、遮陽傘與燒烤設施營造出一種放松的假日氛圍(圖16)。此外,“景觀之家”展亭提供了許多有關庭院設計施工的專業(yè)咨詢和企業(yè)信息,在柏林和勃蘭登堡地區(qū)大約有200家專門從事花園設計、更新和養(yǎng)護方面的公司。

        然而較之庭院設計,墓碑展園似乎更受公眾歡迎。來自德國各地的墓園園丁與石匠們設計了形式多樣的墓碑,凝聚了設計師對于死亡的思考以及無窮的創(chuàng)造力。在這里,游人輕松而平靜地欣賞著搭配了美麗植物的碑林,也反映了西方人面對死亡的理性與對生命的珍重(圖17、18)。

        16 私人花園展示——“海灘”House and private garden settings—quot;Beachquot;

        17 墓碑展園Grave design and monuments

        18 游人參觀墓碑展園Visiting monuments

        3.4 關注自然體驗與環(huán)境藝術的科普教育活動

        本屆博覽會充分利用場地條件向人們傳播森林、濕地動植物群落的自然生態(tài)知識以及雨洪調節(jié)、生態(tài)設計等可持續(xù)理念。例如主辦方將園區(qū)南部Wuhleteich人工湖的北側混凝土護板改造為水生植物蔥郁茂盛的生態(tài)駁岸,并建設了濱水平臺與教育中心(圖19),通過宣傳欄介紹了看似單一的蘆葦叢中無比豐富的生物組成以及其“一站式”生態(tài)服務功能(圖20)。

        許多展園通過精心設計使人們更好地理解與感受自然萬物。例如“散步水上樂園”展區(qū)由4個正方形的獨立花園串聯(lián)而成,自西向東分別表現(xiàn)水源、水面、水瀑和水霧景觀,結合山石植物搭配給人以豐富的感官刺激(圖21)。“景觀的視野”項目則邀請一些藝術家與創(chuàng)意人士創(chuàng)作了許多永久性或臨時性環(huán)境藝術作品。其中在泰興布魯克步行橋北端平臺上有一個由柏林媒體藝術家Georg Klein設計的互動裝置“綠色聆聽”(圖22)。人們透過“聲音望遠鏡”可看到一些動物形象出現(xiàn)在對面的自然叢林中,并能聽到變化的動物聲響。這一裝置提供了一處現(xiàn)實結合虛擬的視聽空間,強調人類與其他生命的自然共享。

        除了虛擬影像,人們在展園“方舟牧草園”中還可以看到一些牛、羊、馬等牲畜(圖23)。該項目旨在提醒人們一些傳統(tǒng)飼養(yǎng)的農(nóng)牧動物在城市化進程中正在面臨絕種的威脅。本次展示的杜爾蒙矮種馬、德國紅牛、薩??搜蚺c科堡福克斯羊都在GEH(該協(xié)會致力于保護古老與受到威脅的農(nóng)牧動物品種)所列的瀕危名單中。

        3.5 獨具特色的游戲娛樂場所

        供青少年、兒童玩耍的游戲娛樂場所能夠很好地提升展園人氣和活躍氣氛。本屆博覽會布置了3處兒童游戲場所,其設計靈感來自德國著名作家埃利奇·卡斯特那(Erich Kastner)的奇幻小說《5月35日,康拉德騎馬去南?!?。該小說講述了9歲小男孩康拉德同一匹會講人話且精通德國文學與溜冰的黑馬內(nèi)格羅·卡巴羅的歷險故事。而3個游戲場便模仿故事情節(jié)設計了森林鯨魚、波浪形赤道、波利尼西亞巨蟻以及黑白方格盒子等設施,讓孩子們以主人公的視角探索未知世界,并獲得游戲的無限樂趣(圖24)。

        同時,金貝格山北坡山路轉彎處設置了一處自然游樂區(qū)。這里雖然沒有精巧設計的游樂設施,而只是樹干、枯枝、落葉和泥土,但孩子們可以自由地挖洞、玩泥、潑灑與嬉戲,充分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奧秘!通過認識野外的花草樹木,他們可以發(fā)揮想象力從中找到無拘無束的樂趣(圖25)。此外,展園內(nèi)還有迷園、“叢林軌道車”等其他娛樂場所。新建的IGA主舞臺還會舉辦一些搖滾、流行與古典樂方面的演出(圖26)。

        3.6 新舊交輝的園林營造與文化交流

        在過去10多年時間里,該展園所在公園綠地已經(jīng)收藏了多個來自不同國家、地區(qū)的園林作品,形成柏林著名的“世界園林”(Gardens of the World)跨文化交流中心。其中包括2000年開放的中國“得月園”(金柏苓設計)[5]、2003年開放的日本“融水苑”(枡野俊明設計)、2006年開放的韓國“首爾花園”、2008年開放的文藝復興園以及2011年開放的“基督花園”(圖27),等等。

        19 環(huán)境教育中心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re

        20 蘆葦生境宣傳欄Display Board in the reeds

        21 水花園Water Gardens

        22“綠色聆聽”互動藝術裝置“Green Hearing” interactive art installation

        23方舟牧草園Ark Park

        在上述花園營造的基礎上,本屆國際花園博覽會再次邀請了來自五大洲不同國家的9名優(yōu)秀設計師完成新的“國際花園收藏”(International garden collections)展區(qū)。不同于之前收藏的傳統(tǒng)園林作品,本次主辦方要求設計師在統(tǒng)一的32m×12m的綠籬圍合的場地內(nèi)設計現(xiàn)代風格的花園,從而以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方式表現(xiàn)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園林藝術(圖28)。其中,清華大學朱育帆教授設計完成的中國展園“獨樂園”通過竹徑、筠廬、水軸、鏡面墻等要素的組織重新轉譯了明代仇英名畫《獨樂園》中的場景,闡釋了設計師對于在國際化語境下如何通過園林設計傳承本土文化的實踐思索。

        此外,位于一處開闊草地當中的“跨文化對話”亭展示了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佛教、印度教、錫克教等不同宗教中的植物文化,并設置了冥想與祈禱空間,以促進不同文化與宗教之間相互信任的平等交流。

        4 借鑒與啟示

        對比目前國內(nèi)各類園林博覽會的建設與展覽狀況,筆者認為2017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在以下一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1)結合城市綠色空間發(fā)展進行展園規(guī)劃設計。

        盡管目前國內(nèi)各級園林展園規(guī)劃也多結合城市發(fā)展方向與綠地建設謀篇布局,但依然難免因過于脫離核心聚居區(qū)而導致后續(xù)利用情況不佳。相比之下,本屆柏林國際花園博覽會在規(guī)劃之初便充分考慮展會結束之后該塊綠地再利用的可能及其對于周邊居民的現(xiàn)實效益。

        24 兒童游戲場Children’s playground

        25 叢林游樂場Forest playground

        26 主舞臺Areana(Main Stage)

        27 基督園Christian Garden

        2)進行有的放矢、節(jié)約高效的展園建設。

        不同于我國目前常見的投巨資辦園林展的情況,德國政府在展園建設方面更加理性與克制。一方面,在環(huán)境保護專家的監(jiān)督下,本屆博覽會對園區(qū)內(nèi)外有價值的自然場地進行了充分保護,使其保持原有荒野狀態(tài),而非全部進行人工化園林營造。另一方面,控制展園面積,不盲目求大求全,本屆博覽會每個展園面積普遍在一百至數(shù)百平方米左右。再一方面,對于不同類型場地采取不同建造方式:永久保留的場地設施必然精心設計、施工并采取持久耐用材料,而大多數(shù)臨時展場則多利用輕鋼、木頭、塑料等易拆卸、可回收的廉價材料,從而極大程度節(jié)省了造價。

        3)注重自然體驗、科普教育與參與性活動策劃。

        一方面,園林展應面向青少年、兒童開展形式多樣的自然體驗與科普活動,將人類對于環(huán)境保護的責任傳播給孩子,同時營造一些極富新意的游戲娛樂場所。另一方面,園林展無需太多形而上的宣傳標語和文化符號的堆砌,而應以輕松自然的植物展示為主,提供更多貼近市民日常生活的產(chǎn)業(yè)信息與技術咨詢。再一方面,可以通過舉辦文藝演出、互動游戲等參與性活動提升人氣,活躍展園氣氛。

        致謝:

        感謝參加《風景園林》雜志社主辦的“2017歐洲六國風景園林專業(yè)考察團”的同學們提供現(xiàn)場照片,感謝曹娟、張雯娟、王一蘭、閻姝伊與李佳懌協(xié)助完成了前期文字翻譯工作。

        28 世界花園收藏International garden collection

        注釋:

        ①圖1、2由吳丹子根據(jù)官方平面圖改繪;圖3由吳丹子拍攝、改繪;圖4-1由吳丹子拍攝,圖4-2來源:https:// www.competitionline.comdebeitraege73383; 圖 5、7、25由門吉攝;圖6、12、21~23由崔慶偉攝;圖8由稅嘉陵攝;圖9由王金益攝;圖10、11由常媛攝;圖13由遆羽欣攝;圖14、19由耿菲攝;圖15由李得瑞攝;圖16由許志成攝;圖17、18由郅爽攝;圖20由鄭黛丹攝;圖24由周超攝;圖26由趙宇婷攝;圖27由胡方懿攝;圖28由吳丹子攝。

        [1] 吳人韋,蘇曉靜. 當代德國園林展的風景園林規(guī)劃策略解析及其啟示[J]. 中國園林,2006,22(2):42-48.

        Wu Renwei, Su Xiaojing. The Landscape Planning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German Garden Shows and Their References to China[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6, 22(2): 42-48.

        [2] 何偉,王向榮.以不同時期為背景的德國聯(lián)邦園林展功能之變革[J]. 風景園林,2016(6):92-103.

        He Wei, Wang Xiangrong.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Bundesgartensechau's Background in Different Time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6(6): 92-103.

        [3] 陳光,倪春.新常態(tài)視角下的園林類博覽會規(guī)劃思考[J].園林,2016(6):80-83.

        Chen Guang, Ni Chun. Thinking about Garden Expo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Normal View[J]. Garden, 2016(6): 80-83.

        [4] IGA Berlin 2017-Management, Garden exhibition [EB/ OL].(2017-09-16) [2017-09-18]. https://iga-berlin-2017.de/en.

        [5] 金柏苓,丘榮,張新宇,等.德國柏林“得月園”[J].城市住宅,2005(3):90-95.

        Jin Boling, Qiu Rong, Zhang Xinyu, et al. quot;Garden of the Reclaimed Moonquot;, Berlin, Germany[J]. Cityamp;House, 2005(3): 90-95.

        (編輯/王一蘭)

        An Ocean of Colours: The 2017 International Garden Exhibition in Berlin, Germany

        CUI Qing-wei, WU Dan-zi, LIU Yu-fei

        崔慶偉/1985年生/男/山東東明人/博士/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礦業(yè)景觀與風景園林規(guī)劃設計理論(北京100083)

        吳丹子/1988 年生/ 女/ 北京人/ 博士/ 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學院講師(北京100083)

        WU Dan-zi, who was born in 1988 in Beijing, is a lecturer at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UI Qingwei, who was born in 1985 in Dongming, Shandong province, is a lecturer at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mining landscap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theory (Beijing 100083).

        劉昱霏/1992年生/女/北京人/碩士/本刊編輯(北京100083)

        LIU Yu-fei, who was born in 1992 in Beijing, got master degree, is an edit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Beijing 100083).

        猜你喜歡
        展園柏林博覽會
        城市展園規(guī)劃探析
        ——以第十四屆中國(合肥)國際園林博覽會展園為例
        基于景觀符號學的園博會中地方展園景觀設計研究——以合肥展園為例
        柏林Wilmina酒店
        周菡菡 韋覃作品
        藝術家(2020年9期)2020-11-03 11:34:08
        They Are Not Allowed to Fight
        第六屆中俄博覽會引領中俄經(jīng)貿(mào)合作新趨勢
        “2.14搶先購”萬款情侶對戒博覽會盛大開幕
        中國寶玉石(2019年1期)2019-03-23 05:52:14
        海綿城市理念在展園施工中的應用
        齊柏林:飄蕩的云或飛翔的鳥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5
        歡迎參加第1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iGAO视频网| 国产成人AⅤ| 白白色青青草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av亚洲中文字幕| 色婷婷五月综合久久| 色欲人妻综合网|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免费APP|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婷婷| av在线免费观看麻豆| 国产自拍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 | 永久天堂网av手机版|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8视频全部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日韩五码一区二区三区地址|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天堂| 老太脱裤子让老头玩xxxxx|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男女上床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视频| 国产农村乱子伦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765|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日本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 中国丰满大乳乳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杨幂| 国产精品网站91九色|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