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陽
河北省魏縣牙里中學
新課標下體育課的自主學習
李朝陽
河北省魏縣牙里中學
新課標下體育課的自主學習要求有利于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落實新的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利于樹立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因此,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他們享受成功的樂趣,充分保護和發(fā)揮他們的主體意識。這樣循序漸進,讓他們充分運用所學知識,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鍛煉奠定良好的身、心、智基礎。
1.讓學生學習集合、整隊、學喊口令、學習領操、帶操的方法,將做“操”的健康意義和在體育課堂教學、準備活動、整理運動、甚至是終身體育鍛煉中的目的、意義和特點,通過理論課的形式讓學生學習、掌握,在此基礎上又把編操的原則、方法傳授給學生,并把編操、做操與終身體育、終身體育鍛煉聯(lián)系起來,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為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服務。這就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體育鍛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2.通過教學,鼓勵學生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克服害羞、膽怯心理,同時又教育學生不要取笑、譏諷同學,讓全體同學學會與不同層次的體育學生一起學習、鍛煉,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發(fā)展。
3.將過去培養(yǎng)少數(shù)體育骨干,體育委員的組織能力、口令、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拓展到全體學生,將過去少數(shù)人才能得到的鍛煉機會,讓全體同學都能得到嘗試和鍛煉,使全體學生受益。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4.通過自主學習的鍛煉和創(chuàng)新,使擅長此方面能力的同學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都得到更充分的凸顯,而其他學生的個性也得到鍛煉和顯現(xiàn)。這就推進了素質教育,使全體同學的身(身體)、心(心理)、社(社會)、知(知識)都得到全面、和諧的鍛煉和發(fā)展。
體育活動既是一種身體活動,也是一種心理活動和社會活動。新的課程標準在論述體育健康課程的價值時強調:體育課程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學生獲得運動知識和技能以及增強體質方面,還要重視本課程對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作用?!霸谶^去的幾十年里,我們體育也提出了身心發(fā)展的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對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品質教育卻視為是體育教學的‘副產品’。”(《體育教學展望》)新課程十分重視通過體育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質和情緒的調節(jié),并通過體育活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信息、情感的溝通,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體育課的自主學習通過讓學生帶操、領操等體育實踐活動,學生不僅獲得帶操、領操的方法,獲得了帶操、領操、做操的知識和技能,還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生在眾人(全體同學)面前克服了膽怯、害怕和害羞的心理,同時還學會了互相尊重。在帶操的過程中,他們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同學們你教我、我教你,“兵教兵”、“兵帶兵”,促進了同學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更重要的是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交往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接納能力和包容心。當個別體育技能較差或有口令、口齒不清的學生帶操、領操時,同學們也能接受、包容,這種素質尤為重要。針對這類潛能生來說,更為重要。由于學生較少與外界接觸,他們膽小、內向,不敢在眾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有此鍛煉機會可提高他們的膽量和自信心,為將來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和社會適應能力。
1.新課程非常重視和強調:體育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我們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編操、自編游戲等多種教學形式、方法、手段,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并通過理論學習將各種活動與社會實際結合起來,與終身體育結合起來,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2.新課程也非常強調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的師生互動、師生間互相交流、互相勾通、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從而達到共識、共進、共享,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的目標。教師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開展自主學習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讓全體同學輪流帶操、領操,人人嘗試當小老師的角色和位置,以生代師、以生帶生,形成了新型的“學習共同體”和師生關系。過去那種“學生的教師和教師的學生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術語:教師式學生和學生式教師”。(《走進新課程》)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顯現(xiàn)。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性的交流也得到凸顯和發(fā)展。對教師而言,交往與互動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上課不再是教師的單向付出,而是教師的一個專業(yè)性成長的過程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這種“師生交往的互動,互惠的教學關系,是這次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的內容”。
3.新課程致力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新課程提倡以弘揚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并提出:轉變學習方式,要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要積極引導學生從事實驗活動和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樂于動手、勤于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我們在體育課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及實驗、實踐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機會和展示學生個性、主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的平臺,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
當前,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教育改革大背景,為我國體育課程和教學的深化改革和發(fā)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為我們體育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教學提供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新課標下體育課的自主學習,使學生感興趣、愿參與,課堂活躍,成效顯著。我們要持之以恒,將新課改進行到底,讓自主學習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