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初探①
陳濤
(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籃球運動是各類體育運動中綜合性較強的一項運動,它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們的耐力與體能。而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們學習籃球技能的積極性,還能增強籃球教學的趣味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籃球教學的質量。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測試法等,對比賽教學法的含義進行了闡述,并且對其在籃球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進行了測試與探討。結果顯示: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應用,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籃球教學的質量,還可以讓學生短時間內掌握籃球的技術、技能以及籃球比賽的戰(zhàn)術。
比賽教學法 籃球教學 應用探究
籃球運動屬于團體運動,通過參加籃球運動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增加班級的凝聚力,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當前我國大多數學校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方式,一般都是只重視對學生進行籃球技能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較枯燥,不適合現(xiàn)代學生的發(fā)展趨勢。而通過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有效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有效地調動起來學生們學習籃球的積極性,打造快樂的籃球教學氛圍,增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友誼,強化學生對籃球技能知識的運用,以達到有效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梢哉f,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意義重大。
比賽教學法具備競爭性的特點,不僅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們學習的情緒,還能鍛煉學生的毅力。當前比賽教學法在教育行業(yè)中的應用十分廣泛,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比賽教學法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其能通過組織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來有效鍛煉學生,以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其運用形式不定,有游戲類型比賽,也有體能訓練式的比賽,但是其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
籃球賽是以一個隊為單位的比賽,因此參與比賽的同學要團結合作,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成績,而比賽教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還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籃球戰(zhàn)術的運用,在比賽中實際應用戰(zhàn)術理論知識可以讓學生對籃球運動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在籃球教學中應用比賽教學法的意義是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以比賽的方式來促使學生們籃球技能的進步,可以讓他們在準備比賽以及籃球比賽的過程中練習籃球技能、掌握比賽戰(zhàn)術的運用。
通過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能以籃球比賽的形式來激勵學生們參與籃球技能訓練,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從學生自身的角度來說,比賽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比賽無論形式、大小,都具備一定的競爭性;從學生心理活動的層面來看,比賽可以使學生自發(fā)地增加籃球日常訓練的強度,還可以提高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重視程度。另外,在籃球比賽的過程中,學生會自發(fā)地將籃球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經過賽前一系列的籃球訓練,也會增強學生學習籃球技能的興趣。
因為籃球技術中的運球、投籃、傳球等技能,在實際練習的過程中會讓學生感覺有一些枯燥,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倦怠基礎訓練的情緒。而比賽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有效地增強籃球訓練的生動性,不僅能有效帶動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參加籃球訓練,從而能更好地提升籃球教學的效果以及訓練的質量。
我們的實驗分為兩組,應用比賽教學法的為第一組,應用傳統(tǒng)教學為第二組,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基本相仿。經過12個訓練課時之后發(fā)現(xiàn),第二組學生的體質并沒有什么較大的變化,而第一組應用比賽教學法進行教學的學生的體能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其主要區(qū)別在于第一次以比賽的方式進行訓練,其運動量很大,在一定的時間內所消耗的體能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要多很多,因此足以說明比賽教學法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體質。12個訓練課時之后,讓第一組與第二組進行比賽,一共有8場比賽,第一組贏了6場,但是第二組只贏了2場,并且第二組贏的2場比賽比分,最高一場只超過第一組3分,但是第一組最高卻超出第二組6分。通過這樣的比賽結果非常直觀的表明了兩組的差異,清晰的反映了比賽教學法的優(yōu)勢。
科學合理的籃球技能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升籃球教學效率,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籃球教學活動,從而使得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籃球屬于集體性運動項目,因此,在籃球運動當中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集體意識。尤其是在參與籃球比賽當中,學生的團隊意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比賽的結果。在比賽當中總會有勝負之分,但是與比賽法的實施目的相比來說,最重要的是進行比賽的過程。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主才能不斷提高體育教學信息化素養(yǎng),進而從根本上推動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信息化進程。
想要推進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校內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至關重要。第一,從政府的角度應高度重視,創(chuàng)造條件,適當給予經濟和政策上的支持,在經費和設備投入上有所傾斜,方便高職院校的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教學[2]。選派骨干的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外出參加相應的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和學習,加強對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的推廣和實施。第二,應配備高速的網絡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構建和完善體育信息資源平臺,使資源達到合理的分布和使用。第三,建設各種多功能教學場所和教學錄播室,滿足學生和教師的日常需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新鮮感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使多種多樣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得以擁有適合的操作平臺,發(fā)揮出最理想的教學效果[3]。
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的落實是一個長期過程,這里面不僅需要教師本身提高信息化素養(yǎng),更需要社會和學校給予技術和設施上的支持。當然,建立健全評價考核體系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和系統(tǒng)的評價體系和必要獎勵機制可使高職院校體育信息化教學更快地得到廣泛使用。通過資金的獎勵和評職加分等附加條件,激發(fā)教師學習和使用信息化教學的熱情,進而使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廣泛應用。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是今后社會發(fā)展的主要趨勢,是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的主要手段,是拓寬學生體育學習視野的主要要求。通過將信息化教學在體育課程中廣泛應用,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將大量的學習資料上傳到相關的信息平臺上,進一步實現(xiàn)了師生的實時互動,使教師第一時間掌握學生了解知識的情況,為教師更好地實施教學目標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增加信息化教學在體育課程中的應用,才能用現(xiàn)代化的力量提高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質量。
[1]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決定(國發(fā)[2001]21號)[Z].
[2]王云飛.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6,25(2):260-261.
[3]李雷,張穎,趙宇.新時期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困境及改善對策探討[J].電子世界,2014(16):428-429.
[4]董英輝.分析信息化視角下的體育教學策略[J].電子測試,2013(18):206-207.
[5]文海林,田夏,黃鄧軍.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高校體育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74-17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060
G841
A
2095-2813(2017)11(a)-0060-02
陳濤(1988,3—),男,漢族,河南光山縣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籃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