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燕華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059-01
一、口語交際教學課程目標與現(xiàn)狀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這是語文學科的重要性質(zhì)之一,口語交際能力理所當然應是這一工具的重要組成部分?!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要求“使學生掌握語言交際的規(guī)范和基本能力”。然而,審視語文教學實際,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階段,語文教學四項基本任務“聽、說、讀、寫”中,歷來最不被重視的,恰恰是“說”。因為對于“說”的能力,缺少一個客觀測量標準,簡而言之,“說”的能力與考試沒有直接關(guān)系。
但顯而易見,就語文應用角度而言,口語交際能力,無論如何都將是學生在未來社會生活中最常用因而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谡Z交際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無論是就語文學科教學要求,還是基礎(chǔ)教育為學生未來服務、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服務的目標而言,都不可回避。
二、“三分鐘演說”活動實踐探索
鑒于口語交際的重要性,及其與教學現(xiàn)狀的不匹配,我們嘗試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結(jié)合備課組、教研組力量,探索推行與課程目標相契合、與學段教學內(nèi)容相銜接、與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及內(nèi)容相補充的“三分鐘演說”活動,并探索活動形式與內(nèi)容的層進式與系列化。
活動形式:按輪次逐步遞進,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三分鐘進行。
例如高一高二,第一輪,按座位號依次輪流,“演說”內(nèi)容可以提前準備,可以讀稿,要求聲音響亮,站姿挺直,盡量少小動作,目光與聽眾有交流。第二輪,課前抽簽定“說話”人,內(nèi)容可提前準備,必須脫稿,演說流暢,聲音響亮,姿態(tài)自然等。第三輪,課前抽簽定“說話”主題,針對熱點話題進行現(xiàn)場評述。高三時事評述和作文話題評述,以小組為單位寫稿,以主講及PPT形式展示。
活動內(nèi)容:圍繞“說書”、“說人”、“說事”三個話題,與高中三個年級的閱讀寫作教學內(nèi)容相銜接,對“演說”目標內(nèi)容進行層級分解。
高一,“說書”主題,主要圍繞高中必讀名著《三國演義》《老人與海》《邊城》《歐也妮·葛朗臺》等,側(cè)重敘述,講述經(jīng)典情節(jié),或介紹典型人物,并進行簡要評點?!罢f人”主題,生動形象敘述描繪“我”熟悉的身邊的人。“說事”主題,生動形象敘述描繪“我”經(jīng)歷過的印象深刻的事。
高二,“說書”主題,主要圍繞高中必讀名著《紅樓夢》《哈姆雷特》《子夜》等,側(cè)重評述,事件評述,人物評述,寫作技巧評述等?!罢f人”主題,介紹名人或社會熱點人物,并進行簡要評點?!罢f事”主題,介紹歷史重大事件,或社會熱點事件,并進行簡要評點。
高一高二共選主題,“說說我喜愛的一本書(一篇文章)”,側(cè)重介紹書的內(nèi)容、作者等,并進行簡要評點或一句話推薦。
高三,“說書”主題,“說說我喜愛的一本書(一篇文章)”,簡要介紹作者及書(文章)的內(nèi)容,重點進行評述?!罢f人”“說事”主題,和高二方向類似,介紹名人或社會熱點人物,介紹歷史重大事件或社會熱點事件,但要求評述內(nèi)容必須在一半以上。此外,高三“演說”有一個貫穿始終的、直接對接考試作文訓練的主題——作文話題“演說”,即每周末提供一則作文話題,學生以組為單位,每組由1人主筆寫一則完整的論述語段,組內(nèi)交流并共同修改完善,下周由各組主講人依次在全班進行演說。每周選取各班優(yōu)秀演說稿件印發(fā),作為全年級寫作素材閱讀積累內(nèi)容。舉一例如下。
作文話題:在這人世間有些路是非要單獨一個人去面對,單獨一個人去跋涉,路再長、再遠,夜再黑、再暗也得獨自默默地走下去。
學生寫稿(第一組,周一“演說”,主筆:楊佳政)
走在夜晚的道路上,街燈會為我們照亮方向,月光會為我們保駕護航,而行路的人只有自己。也許街燈會熄滅,月光會被遮蔽。面對漆黑的道路,選擇是否繼續(xù)前行的人也是自己。有些路,只能由自己來拓展寬度,也只能由自己來丈量長度。
荊軻刺秦的故事婦孺皆知,當他肅立易水河畔,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時,眾人為之下淚。他選擇的是一條黑暗的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明知自己結(jié)局是死,卻仍毅然前往。因為身系國家命運,大義支撐著他獨自面對這條必須由他來走的路。雖然他最后以失敗告終,但他面對黑暗道路所展現(xiàn)的無畏與堅強,令世人為之動容。
我們腳下的路不會像荊軻那般悲壯,但也不乏艱辛困苦。當我們遭遇困難與坎坷,不該總是依賴別人,路在我們的腳下,理應由我們獨自去面對。也許,只有當我們獨自穿越那條黑暗崎嶇的道路時,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
以“三分鐘演說”活動為切入口,進一步拓展高中語文課程“表達與交流”模塊中常被忽略被漠視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育途徑,從而繼續(xù)推進語文教學向培育語文素養(yǎng)的方向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