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粉粉 鄭 軍 成 功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與教育問題對策
閆粉粉 鄭 軍 成 功
本文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及教育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提出解決對策建議。
留守兒童 心理與教育 問題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是伴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和城鎮(zhèn)化進程高速發(fā)展而產生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只要農村進城務工的持續(xù),農村留守兒童還將繼續(xù)并長期存在,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與教育問題有可能更加突出。農村留守兒童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身心健康不僅關系到農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還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
(一)性格孤僻
農村留守兒童自幼與自己的父母分隔兩地,得不到父母溫暖的關愛和細致入微的照顧。盡管身邊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陪伴,但這些都無法和父母的照顧相比,畢竟在他們內心深處渴望的父母之愛是祖父母給不了的。在留守兒童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是被父母拋棄的,他們感到無比孤獨和無助,沒有安全感,長期下去這種自卑心理只會讓他們越來越孤僻。
(二)情緒失控
留守兒童的年齡大多在16歲以下,是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他們在這一時期情緒及其不穩(wěn)定,意志力薄弱,在情緒上很容易失控和沖動,對周圍的人也極易產生戒備和敵對心理,這種敵對心理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攻擊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留守兒童總是懷著別人在欺負他的心理,總是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計較,他們在教師、監(jiān)護人的批評和管教上極易產生逆反心理,嚴重者會有暴力傾向。
(三)厭學心理
農村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與孩子相距甚遠。大多數(shù)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文化水平低甚至沒有文化,在學習上不能有效的指導孩子完成學業(yè),再加上,學齡階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使得他們更有機會放縱自己去上網(wǎng)、玩游戲從而荒廢學業(yè)。
(一)完善家庭教育,健全監(jiān)護人制度
村留守兒童的父母大都常年在外務工,很少與孩子溝通甚至不溝通,隨著時間的增長,導致孩子與他們的距離增加,變的無話可說。所以改善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狀況的第一步要從家庭做起,建設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營造一個溫暖的氛圍,盡力彌補孩子缺失的親情。雖然不能親力親為的照顧孩子,但卻可以通過網(wǎng)絡、電話和孩子建立良好有效的溝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也是一種有效的補償方式。
作為農村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要具備一定的素質。鑒于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或臨時監(jiān)護人因受教育有限,可以舉辦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會、臨時監(jiān)護人會或是培訓會,提高農村留守兒童家長或臨時監(jiān)護人的素質,幫助他們轉變家庭教育觀念,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不良行為并給予教育和指導。
(二)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學生評價標準
農村留守兒童缺乏的不單單是物質,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撫慰。因此學校要重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針對他們特殊的心理特征,如叛逆、自卑、敏感、離群等。學校可以開展心理講座、心理訓練、角色扮演、群體心理游戲、知識競賽等讓孩子們正確認識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調整情緒,應對壓力,掌握人際交往技巧。讓他們也能在缺少日常家庭關愛的情況下,正確面對自己心靈的成長。學校要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充分尊重孩子們的個性,通過賞識教育,使農村留守兒童對自己有正確的評價和認識,減輕社交壓力,提升自信心。
(三)探索社會機構幫扶農村留守兒童開展課外輔導
除了學校教育外,課內外結合,利用課余時間對留守兒童集中管理也是有效的方法,通過政府及相關社會團體的招標,專業(yè)教育機構給農村留守兒童提供安全、寬敞、舒適的活動場所,細心負責的課外輔導老師及其他相應的配套設施。讓他們能有效的遠離社會不良之風的影響,在老師嚴格的監(jiān)督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下,能讓他們安心的學習課堂外的生活技能和課外知識補充,獲得屬于自己的生活空間。同時,在同學和伙伴的真誠關心和熱心幫助支持下更有助于他們健康心理的建立,改變他們之前缺乏管理和失控的學習生活的時間與空間,不斷的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中享受家庭般的溫暖和快樂,健康快樂的成長。
(四)探索農民工子女隨遷就讀制度
城鄉(xiāng)二元化體制下戶籍制度的打破,是有效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必由之路。消除基于城鄉(xiāng)和戶籍身份等方面的偏見與歧視,實現(xiàn)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讓流動兒童也能受到公平的教育和福利待遇。政府要盡力關注流動兒童的受教育狀況,制定農民工子女隨遷就讀的相關制度。在農民工分布密集的城市和地區(qū)增加農民工子弟學校的規(guī)模和數(shù)量,加大政府和社會相關團體的扶持力度,加強對流動兒童教育過程的實施監(jiān)督,使農民工子弟學校逐漸合法化。讓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者將自己的子女帶在身邊,使孩子在父母的親自陪伴和照顧下健康長大。
[1]于小艷.單親外出打工“留守兒童”問題研究——山東德州地區(qū)的“留守兒童”調查[J].傳承,2006(12):40~42.
[2]吳霓.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J].教育研究,2004(10):15~19.
[3]張艷萍.農村留京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05(13).
[4]賈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留守兒童”問題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3.
西安翻譯學院)
本文系西安翻譯學院2016年省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項目《西安薈萃培訓教育》(項目編號:S20161271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