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昊華 孫 鵬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若干問題研究
陳昊華1孫 鵬2
馬克思中國化和大眾化是兩個既相互區(qū)別又相互聯(lián)系的概念,兩者內(nèi)在統(tǒng)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yè)之中不可偏廢。在當代馬克思中國化和大眾化的發(fā)展進程中馬克思大眾化明顯滯后于中國化,因此,在當代中國將馬克思大眾化就顯得十分必要性。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以利益為切入點贏得人民認同、加強宣傳教育以及人民群眾的自覺認知和實踐是當代中國馬克思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馬克思大眾化 中國化 人民群眾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指出:“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馬克思主義也面臨著進一步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問題?!盵1]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作為其中一個問題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之內(nèi)的重要研究課題,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關系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傳播、普及、認知和實踐范圍的廣度和深度。
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必須“大力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2],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特色的特殊實踐、中華民族的民族風格和中國社會的時代特征緊密結合。
首先,要突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特色。正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那樣,馬克思主義的眾多理論特性中最本質(zhì)、最核心的特性還是其本身的實踐性。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更好地凝練實踐的要求、分析實踐的問題、解決實踐的困惑,才能夠更好的被人民群眾應用到實踐中去,展現(xiàn)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際實踐價值。
其次,要展現(xiàn)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民族特色?!把蟀斯杀仨殢U止,空洞抽象的調(diào)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盵3]鮮明的民族特色符合中國人的說話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實踐方式,把馬克思主義賦予民族特色可以用更通俗的表達馬克思主義理論。
再次,要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時代特色。隨著我國深化改革的持續(xù)推進,我們面臨著很多新的時代課題和要求。時代的課題和要求是每個時期都會遇到的問題,每個特殊的歷史時期都有自己特殊的時代呼喚、時代需求、時代難題,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分析這些反映時代要求的問題,努力尋求馬克思主義具有中國特色的時代特征。
盡管老百姓可能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不清,但在老百姓心中總會有“一桿秤”,老百姓最懂得誰真真正正的為他考慮、為他辦實事、為他謀利益。想要使老百姓認同馬克思主義、認同中國共產(chǎn)黨就必須緊緊抓住利益這個核心要點。要著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取得的發(fā)展成果惠及到更多的民眾;要持續(xù)推進“精準扶貧”使更多的人民群眾摘掉“貧困戶”帽子;要不斷的完善收入和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加強社會保障資金投入和支出的力度;要切切實實的考慮老百姓的需求、照顧老百姓的利益訴求、解決老百姓所面臨的問題,從而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種思潮層出不窮、各種價值觀良莠不齊、各種外來文化真真假假。這深刻的沖擊著我國人民群眾的思想,使人民群眾不能夠“撥開迷霧見天日”,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對的、那些是錯的,造成了人民思想意識的混亂。列寧曾明確地強調(diào):“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笨梢哉f,如果不對人民群眾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論灌輸,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不會跑到人民群眾腦子里去的。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通過理論灌輸,如果方法不對或者不能持續(xù)的理論灌輸,那么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會簡單的跑到老百姓的腦子里去。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的,其具有理論的說服力確實能夠幫助廣大人民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獲得必須依靠理論的宣傳。我們的高校是社會主義性質(zhì)的,高校必須作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實陣地;我們的輿論媒體必須是社會主義的輿論媒體,是讓人民和世界了解我們國家的輿論陣地,廣大輿論工作者要明確輿論導向、擁護黨的領導、宣傳黨的政策;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起到積極模范帶頭作用,扎實推進“兩學一做”,穩(wěn)扎穩(wěn)打為人民做好事、謀利益贏得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的好感和認同。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踐必須是通過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夠推動的,而且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最終所要推動的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認知及其實踐,因此說廣大的人民群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是沒有辦法來控制每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但我們可以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我們可以引導人民群眾,提高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加深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了解,使他們進一步意識到馬克思主義在生活實踐中可以發(fā)揮的作用,進而促進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自覺認知和積極實踐。
[1]秋石.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J].求是,2009(23):18~21.
[2]何懷遠.關于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幾個問題[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03):15~18.
[3]黃長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文化場域與路徑選擇[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3):25~28.
1.長春理工大學;2.吉林建筑大學)
陳昊華(1993-),河北邢臺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孫鵬(1983-),吉林白山人,碩士研究生,吉林建筑大學城建學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