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常國
黨員干部要常懷『忐忑』之心
□ 陳常國
近期同一鄉(xiāng)鎮(zhèn)干部交流,談到現(xiàn)在的工作崗位是組織對她的信任和厚望時,她感概地說:“是呀,我的心時刻在‘忐忑’著,生怕工作干不好。”
在常人看來“忐忑”往往被理解為做了虧心事,心靈受到譴責,而心神不安,心情不定,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出自這位干部口中的“忐忑”則是別一番心情,另一種境界,折射出一名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感恩意識、進取意識、爭優(yōu)意識。這樣的“忐忑”干部是令人敬佩的、尊重的,是值得肯定、學習的。
黨員干部要常懷“忐忑”之心。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對自己工作中的錯誤、失誤感到“忐忑”,對自己的“不小心”違反制度紀律行為感到“忐忑”。這反映出我們的黨員干部具有強烈的責任情感、敬畏意識、知恥心態(tài)。如果對一切過錯、過失、違規(guī)行為保持“平常心”,“波瀾不驚”“泰然處之”,則不難想象這名干部最終的結局。另一方面要對自己工作、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能力、底氣感到“忐忑”,認為“前有標兵,后有追兵”,對自己的工作時刻感到“不滿足”,認為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這反映出我們的干部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乃至使命感,體現(xiàn)了對黨和人民事業(yè)負責的態(tài)度和精神,值得黨員干部學習。
黨員干部對工作的“忐忑”,體現(xiàn)的是對工作的嚴格要求、孜孜以求,對事業(yè)的殫精竭慮、精益求精。同時還反映出干部的“能力不足”和“本領恐慌”。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對此,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忐忑”心理,時刻考慮如何提高工作能力和領導水平。
學習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黨的十九大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論斷,確定了許多新任務、新舉措,要通過加強學習、思考來準確領會十九大內(nèi)涵,努力掌握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用黨的新理論、新思想武裝自己、提升自我,切實發(fā)揮好“十九大精神”的指導、指南作用。同時,作為領導干部應涉獵廣泛、知識寬泛,加強對政治、經(jīng)濟、文化、法治等各個領域知識的學習,以更好地迎接新時代、應對新發(fā)展。
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皩嵺`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任務目標以及發(fā)展“路徑”,需要我們?nèi)ゾ唧w落實和實踐。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習探知的過程,進步提高的過程。個人能力水平如何,只有在具體的工作和實踐中去檢驗,在具體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中去考驗。黨員干部要能夠大膽實踐、勇于擔當,在實踐中磨礪“精氣神”,在實踐中不斷成長、成才、成功,最終讓“忐忑”的心理成為“激動”的心情。
(責編:郭寧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