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少春
【內容摘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我們在物理學習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引領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提問,在多問幾個為什么的情況下,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與技能分析其中的本質原因,在初中物理中,這樣的提問和分析都有其深遠的思維價值和引領價值,在教師常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優(yōu)化這樣資源。
【關鍵詞】為什么 思維 引領 分析 生長
在常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參與課堂活動中肯定或多或少的存在較多的質疑,面對這種客觀存在、真實生成的資源,教師一定要用好、用巧,借此開啟學生的思維生長之旅。而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有以下幾種特殊的“為什么”,對此,我們要善于結合教學背景用好這些為什么。
一、概念建構為什么,經歷概念建構
初中階段的很多物理概念的構建是通過實驗現象獲知的,也有些是通過物理數據的分析與對比獲知的。而很多學生在概念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疑惑,比如在速度概念的構建中,我們?yōu)槭裁匆寐烦膛c時間的比值來定義為速度呢?此時,教師就要開啟學生的思維之旅。
在判斷物體運動快慢的時候,我們采用相同時間比路程和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法,而在相同時間內,路程越遠,運動的就越快。而相同路程比時間,時間越短,運動的越快。在這兩種比較方式中,越遠運動的越快更符合我們的認知規(guī)律,所以我們在定義的時候就定義路程比時間為我們的表述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他就是通過相同路程比時間的方式來達成的。類似的概念還有密度,壓強等,這些物理概念都是用來表述表現某一物理特性,這種定義更迎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
二、使用說明為什么,掌握操作細節(jié)
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的基本測量工具,這些測量工具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有相應的使用說明書,這些說明書很多老師都是讓學生自己閱讀,并讓學生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和使用,而很多說明書中的操作要求很多學生是存在疑惑的,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比如電流表在使用的過程中,為什么要與被測用電器串聯就是一個困惑所在。此時,我們就先讓學生進行實驗,得出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在這樣的實驗結論的基礎上,此時我們再追問學生,你現在知道為什么電流表要和被測用電器串聯嗎?
在問題的引領下,操作的實踐下,學生很快知道說明書中相關要領的注意點和注意細節(jié),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三、實驗細節(jié)為什么、明確實驗要領
實驗是研究初中物理問題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在實際的實驗設計和操作的過程中,有很多細節(jié)是蘊含很多物理知識與物理智慧所在的,這些細節(jié)不但要讓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注意,還有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注意,并在以后的陌生實驗探究和實踐的過程中,能自發(fā)的注意相關細節(jié),并將這種意識與能力轉變成學生的固有素養(yǎng)。而這種素養(yǎng)必須在常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慢慢滲透給學生。
四、實踐應用為什么、知曉應用價值
初中物理中有很多知識與技能可以對接生活和社會中的很多實踐,教材中也為學生設計了很多的綜合實踐活動,此時,學生不一定能理解為什么要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此時我要讓學生參與到其中,真正在深入的參與中感受到物理學科的價值和魅力。
比如,液體密度計的制作,很多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去制作這個并不實用的實驗器材,而且制作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的麻煩。但是學生一旦深入實踐就可以發(fā)現,學生就如何把密度計屬豎直漂浮在液體中就是一個很有學問的物理知識與技巧,此時我們需要讓學生不斷的實踐與嘗試,學生在實驗中發(fā)現,只有通過降低整個密度計的重心才能讓液體密度計豎直漂浮在液體中,才可以進行下一步實驗。此時學生發(fā)現,參與綜合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制作密度計,還可以服務于解題、升學中的壓軸知識和考點。
五、開拓創(chuàng)新為什么、激發(fā)潛能動力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靈魂,在常態(tài)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將這種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滲透給學生。而學生不一定知道為什么要創(chuàng)新,也不一定知道怎么去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我們教師還原學生充分創(chuàng)新的機會和氛圍,并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新的價值和意義。
比如,在探究冰的熔化實驗中,筆者所在的地區(qū)正處在9月,平均氣溫在25攝氏度以上,這種環(huán)境溫度下,冰很快就會熔化,而且整個冰塊所在容器中的冰塊出現受熱不均勻。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思考,為了讓實驗效果更精確,我們必須對這種背景下的實驗進行改進。比如,在這個實驗中,我就采用5ml的尼龍注射器代替原先的試管,并用玻璃膠封住注射口,并加一段6mm2的銅導線制作的彎曲狀的熱良導體,彎曲后增加導熱接觸面。最后,我們還使用低溫溫度計,其測量范圍是零下50℃到50℃。四是用注射器的橡皮塞固定溫度計,一起制冰(如圖所示)。這樣的創(chuàng)新改進讓實驗現象得到真正的優(yōu)化和落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結合物理學科的特點,讓學生知其然、知其然所以然,讓學生在質疑中參與思考,在思考中增長智慧,真正讓學生的“為什么”為學生的思維生長插上翱翔的翅膀!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