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華 宗祥慶
(1.蘇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 2.蘇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蘇州 215131)
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運動員冬訓期間的生化評定①
夏華1宗祥慶2
(1.蘇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 2.蘇州市體育運動學校 江蘇蘇州 215131)
本文通過對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隊運動員在2016—2017年賽前冬季訓練前后的生化指標監(jiān)控進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討冬訓期間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及訓練計劃的科學性。在此基礎上,初步探索出適合我國現代五項女子運動員的賽前冬訓期的訓練模式,為今后女子現代五項運動競技水平的提高與突破提供理論參考。研究結果表明,冬訓期間運動員冬訓期間各生化指標Hb、BUN、CK、T隨著運動量和運動負荷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運動員對以上指標的敏感度高。在冬訓結束階段各指標能回到正常水平,且運動員專項成績均有提高。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隊冬訓期間運動員的訓練效果良好,訓練模式科學合理。
現代五項 冬訓 生化評定
隨著現代五項競技水平的提高和規(guī)則的不斷變化,既要保質保量的完成各項訓練,還要有效穩(wěn)步提高水平,是現代五項訓練的重要原則。冬季訓練時期是一年之中訓練強度最大,持續(xù)時間最長的階段。自始至終都是被教練員極其重視的時間階段,在該階段是能夠提高成績和增強競技能力的關鍵階段。因此,通過對冬訓期間運動員的生化監(jiān)控,對冬訓期間運動員的訓練效果進行研究,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和不足,改進下一階段的訓練,能使現代五項訓練模式更為科學化。
本研究以參加江蘇省現代五項隊冬訓《廣州8周》的9名女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9名運動員均為國家二級以上,其中運動健將1名,國家一級運動員4名,國家二級運動員4名。
測量指標:激素類指標(睪酮、皮質醇)、負荷類指標(CK/BUN)、三分類紅血球指標(紅細胞、血紅蛋白、紅細胞壓積、平均紅細胞容積)等。
測量方法:血液。
測量人員:蘇州市體科所科研組成員。
測量時間:2016年12月20日—2017年2月20日(廣州備戰(zhàn)第十三屆全運會冬訓期訓練8周)。
表1 江蘇省現代五項隊冬訓女運動員基本情況一覽表(n=9)
表2中列出了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隊9名運動員冬訓前、中、后期Hb、BUN、CK、T指標變化情況。
血紅蛋白是衡量運動量的重要指標,其變化水平與運動量大小息息相關,定期地給運動員進行血紅蛋白水平測試是監(jiān)控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的重要方法之一。運動員在平時訓練中,隨著運動量的加大,早期會出現血紅蛋白水平下降,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機體對運動量慢慢適應,血紅蛋白水平又會回升,這是機能改善與運動能力得到提升的表現,有利于運動員取得好的運動表現和比賽成績。但是如果血紅蛋白沒有回升甚至下降,則會影響運動員競技狀態(tài)和運動成績,研究表明,下降10%,運動員比賽成績大多不好,下降20%,運動員成績明顯下降。如表2所示,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運動員的血紅蛋白水平在整個冬訓期間,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冬訓期間運動員的血紅蛋白水平隨著負荷的變化不斷變化,冬訓結束階段超過或接近冬訓前的水平,以上結果表明,運動員的競技狀態(tài)良好,處于一個較佳狀態(tài)。
血尿素是衡量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是評價運動員訓練后機能恢復狀況的主要方法之一。運動員日訓練或周訓練后晨起血尿素水平在4~7mmol/L之間,表明運動員機能恢復狀況良好。如表2所示,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運動員在冬訓期不同階段,血尿素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但血尿素均為超過7mmol/L。以上結果表明,運動員在冬訓期間疲勞有所積累,但在承受的范圍之內,訓練強度安排科學合理。
肌酸激酶是運動員疲勞和運動損傷監(jiān)控的有效指標,對運動強度的反應敏感。運動員進行大強度劇烈運動時,機體血清酶活性會隨之出現相應的變化,運動強度對肌酸激酶活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如表2所示,本次冬訓運動員各階段的肌酸激酶值呈拋物線變化,冬訓初期肌酸激酶值較低,到了中期運動員肌酸激酶值急劇增高,與初期相比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結束期肌酸激酶值基本恢復到冬訓初期水平,這可能與女子現代五項的訓練內容以及教練員對運動負荷合理安排有關。
表2 冬訓期Hb、BUN、CK、T指標變化統(tǒng)計表(n=9)
訓練期間,運動量安排不合理,導致訓練過度會引起運動員血睪酮水平偏低,出現運動疲勞?,F代五項運動員血睪酮水平與運動員競技能力密切相關,運動員基礎血睪酮值越高,運動能力越強,對訓練強度適應能力也越強。運動員在訓練周期中,血睪酮水平下降,并低于開始階段的25%,不持續(xù)回升,說明運動員對該訓練負荷不能適應,訓練安排不合理,教練員需進行運動負荷的調整。如表2所示,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運動員在冬訓期各階段血睪酮水平均未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運動員在冬訓后期各專項成績均有所增長。以上結果表明,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隊冬訓計劃科學合理,冬訓效果良好。
冬訓期間運動員冬訓期間各生化指標Hb、BUN、CK、T隨著運動量和運動負荷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運動員對以上指標的敏感度高。在冬訓結束階段各指標能回到正常水平,且運動員專項成績均有提高。江蘇省女子現代五項隊冬訓期間運動員的訓練效果良好,訓練模式科學合理。
[1]馮煒權.運動生物化學原理[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5:348-369.
[2]董春林.現代五項中擊劍沖刺進攻訓練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02(4):31-34.
[3]沈克儉.對現代五項運動體能特征與訓練的再認識[J].老山體育,2011(9):5-9.
G808
A
2095-2813(2017)10(a)-00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8.038
夏華(1979—),男,漢族,廣南京人,本科,助理研究員、執(zhí)業(yè)中醫(yī)師,主要從事運動創(chuàng)傷診療與康復工作。
宗祥慶(1960—),男,漢族,江蘇蘇州人,本科,蘇州擊劍隊總教練、高級教練,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