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青
摘要:在教學活動中,班主任扮演著管理者和實施者,一名合格的小學班主任,不僅為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健康的成長。不過,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有越來越多的問題顯露出來,對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必須要引起相關人員和單位的重視,促進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升,進而為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問題;對策
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有著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僅是教育者,更是領導者和組織者,直接影響著小學生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除此之外,家長和學校的溝通也是由班主任負責,不僅要對各科教師之間進行協(xié)調,而且還要與學生家長進行積極主動的溝通。雖然看起來班主任工作與其他任課教師并無他樣,實則具有重要的意義[1]。
一、存在于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
1、落后的發(fā)展觀和學生觀。在新課改變革的背景下,對人才培養(yǎng)和學生的發(fā)展也都有了新的要求。不過,這種改變并沒有得到一些小學班主任的認可,依舊持有落后的學生觀,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正確的認識,因為自己所采取的行動和所講的話都具有權威性,不允許學生反駁和懷疑,并沒有體現(xiàn)出師生平等。除此之外,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依然持有傳統(tǒng)的學生發(fā)展觀,只關心學生的文化成績,認為音、體、美這些學科可有可無,文化課經常會占用這些學科的上課時間,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造成了不利影響。
2、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有很大一部分小學班主任教師都沒有太高的主動性投入到工作中去,持有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導致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有很多種,主要包含以下幾種:首先,國家缺少保證班主任專業(yè)發(fā)展的政策,無法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在很多政策上都過于強調班主任的要求和職責,導致大部分教師認為這項工作沒有當任課教師輕松,時常會出現(xiàn)一些消極、負面的思想;其次,小學班主任工作具有比較大的難度性,在小學階段,通常情況下每個班級都有四五十人,班主任每天都要將4-5各小時以上的時間投入到班級管理中去,需要承擔比較大的工作量。而且國家出臺的新政策越來越偏向于學生權益的保護,導致班主任在管理中受到了很多限制,因此也加大了管理難度。諸多因素都導致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困難、辛苦,長此以往,對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
3、普遍缺乏專業(yè)能力和知識。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要肩負教學工作,而且還需要對班級進行管理,因此,也要求其具備多種專業(yè)能力。作為管理班級的人員,班主任不僅要掌握一些組織管理方面的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在校園內,班主任主要負責監(jiān)護學生,因此,還需要具備一些心理學方面的能力和知識;作為家長和學校溝通的橋梁,班主任還需要對一些溝通協(xié)調方法有所掌握。由此可見,作為小學班主任,需要掌握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有很多方面,面對如此嚴格的要求,有一部分小學班主任根本就無能為力,有很多的不同之處存在于工作之中,導致最終的工作效率受到了影響[2]。
二、促進小學班主任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對策
1、一視同仁看待學生。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需要改變自身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態(tài)度,在對小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應該只局限于學習成績,需要對小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生不同所選用的教育方法也應該不同。目前,社會需要復合型人才,每個小學生都有著各自獨特的一面,作為班主任應該進行有效的發(fā)掘。比如,一個學生并沒有比較好的學習成績,不過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拼圖能力遠遠要高于其他同學,能夠與案例脫離,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組裝。對此,作為小學班主任可以對這個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加以培養(yǎng),進而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3]。
2、進行新型教育理念的引進和管理觀念的優(yōu)化。作為小學班主任,不僅管理過程中一定要科學,而且評價觀念也一定要正確,就目前的教育體制來看,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和管理模式已經落后,如果依然使用傳統(tǒng)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教導,對其日后的發(fā)展則會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小學班主任應該對自身的管理方式和理念進行及時更新。例如,在獎勵小學生的時候,不應該只局限于學習成績的評獎,可以增加一些實踐獎勵、創(chuàng)意獎勵等,從各個方面培養(yǎng)小學生的能力;再如,在教育小學生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小學生周邊的一些實際案例,讓小學生得到直觀上的學習,促進其價值觀的正確樹立。另外,在進行教學形式的選用時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特征,促進自身教學思維的提升,使自身的教學思想與時代的發(fā)展相吻合。
3、促進工作效率提升,與家長之間進行反饋機制的構建。在小學教育工作的整個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要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和聯(lián)系,對學生在家里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況有更深入的了解。對學生家庭可以進行走訪,深入了解每個小學生的家庭背景,與學生家長一起進行家庭教育的改善,保證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內成長和發(fā)展;與此同時,還可以組織召開家長會,讓家長積極的參與其中,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狀況提出有利的建議。如此一來,在小學班主任的幫助下,學生不僅可以得到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而且還可以得到一個有利的課外學習環(huán)境。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具體家庭情況及時改變教育理念和方式,進而為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提供有力的保障[4]。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小學教育處于基礎地位,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良好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在小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班主任扮演著引導者和監(jiān)護者的角色,其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對于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社會各界人士必須要給予相關重視,積極采取一些有效的具體對策,促進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提升,幫助他們解決存在于工作中的問題,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發(fā)展平臺。與此同時,班主任的自我意識也需要不斷提升和革新,將內外部的有利條件充分利用起來,進而把班級管理工作盡量做好。
參考文獻
[1] 毛潤秀.小學班主任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界:上旬,2014(03).
[2] 段自仙.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1(12):120-122.
[3] 徐艷.小學班主任存在問題應對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5(02).
[4] 張洪.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