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兵
【摘 要】凈,俗稱“花臉”。以面部化妝運用各種色彩和圖案勾勒臉譜為突出標(biāo)志,扮演性格、氣質(zhì)、相貌上有特異之處的男性角色?;虼肢E豪邁,或剛烈耿直,或陰險毒辣,或魯莽誠樸。演唱聲音洪亮寬闊,動作大開大合、頓挫鮮明,是戲曲舞臺上風(fēng)格獨特的人物造型。大花臉,也叫正凈、大面。扮演劇中地位較高、舉止穩(wěn)重的人物,多為朝廷重臣,故造型上以大氣取勝。表演上重唱功,唱念及做派要求雄渾、凝重。秦腔角色行當(dāng)?shù)膭澐?,是以中國戲曲傳統(tǒng)并結(jié)合秦腔特點為依據(jù),秦腔花臉是秦腔的重要行當(dāng)之一。
【關(guān)鍵詞】秦腔;花臉;表演;藝術(shù)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051-01
凈,俗稱“花臉”,扮演性格、相貌具有特點的男性角色。大花臉又稱正凈,重唱功,所扮演之人物形象多為朝廷重臣;二花臉又稱副凈,重做功,多扮演勇猛豪爽的正面人物形象;武花臉又叫武凈,以武功為主,不重唱、念;油花臉?biāo)追Q毛凈,以形象奇特笨重、舞蹈身段粗獷而嫵媚多姿為其特點。秦腔里有著嚴(yán)格的行當(dāng)區(qū)分,花臉是較為特殊的一種行當(dāng)?;樇染哂星厍凰囆g(shù)本身特點,又在此基礎(chǔ)上有新的突破,從而豐富了內(nèi)容,形成了它的獨特性。
一、秦腔花臉唱腔特點
秦腔的“唱”不叫唱,叫“吼”。秦腔唱腔高昂激烈,質(zhì)樸豪放,寬音大嗓,直起直落,給人以高亢激越、粗獷樸實之感。通過秦腔,我們可以了解到陜甘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fēng)。秦腔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演唱起來高昂、強烈,這一點尤以花臉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通常,花臉在演唱時都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dāng)?shù)厝藢⑦@種演唱方法稱之為“掙破頭”。
二、花臉表演身段
秦腔各類行當(dāng)均有不同的身架,特別是花臉的身架,更有著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比較夸張,講究粗獷有力,豪邁端莊。
如正生兩目平視,胸部挺起,氣存丹田。大腿提小腿,逐漸伸展,足尖自然向外稍偏,蹺寬落窄,著地有力。兩膀自然伸直,前甩不能高過胸部?;樆九c正生同,但更為夸張、粗獷。抬腳要略髙,落地有聲,虎步是花臉常用的臺步。兩手劃開,或右手拿馬鞭等道具,左手按須,兩腿坐馬勢,或丁字腳,走時兩膀與兩肩自然晃動,兩腿原地踏步,逐浙變大步。秦腔傳統(tǒng)戲《殺驛》之吳承恩持刀上場、《逃國》之伍員持馬鞭望追兵、《過巴州》《太和城》之張飛和孫武子打勝仗以后,肩扛鋼鞭的下場等,均用此步。
三、秦腔花臉的表演形式
中國戲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綜合藝術(shù),因而在表演形式上高度濃縮為四個字,即“唱念做打”。秦腔花臉以“唱”和“念白”為主?!俺敝父璩侵袊鴳蚯闹饕问?,從元雜劇開始,中國戲曲就是主唱賓白。秦腔的唱腔要求運氣丹田,字正腔圓,直起直落,滿腔滿調(diào)。演員要學(xué)會運氣,運用腹腔、喉腔、口腔、鼻腔、顱腔等的共鳴,掌握口腔的開、齊、合、撮,更重要的是要練習(xí)和熟練掌握發(fā)聲、咬字、運氣、收聲、歸韻、噴口等一系列聲樂技巧,并把聲樂技巧和要表現(xiàn)的人物性格、感情與精神狀態(tài)結(jié)合起來,唱出韻味,唱出詞情詞意,達(dá)到中氣充沛、字正腔圓、聲情并茂的效果。在發(fā)揮聲樂藝術(shù)魅力的同時,表現(xiàn)出劇中人物的心聲。
秦腔花臉的唱功,還有講求真嗓假嗓押互交替的特點。大段唱多用真嗓,假嗓俗稱“二音”、拉腔。真嗓大唱,假嗓拉腔,真假摻用,轉(zhuǎn)換靈活,足顯秦腔唱功之特點?!澳睢奔吹腊?、說白?!鞍住庇址猪嵃缀蜕變煞N。要求做到咬字清晰、抑揚頓挫、鏗鏘有力,還要有韻味。其作用主要是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表現(xiàn)人物細(xì)膩的情感。
秦腔名藝人李可易(1906-1967),陜西省興平縣人,易俗社第四期學(xué)生,工花臉。他勤奮好學(xué),功底扎實,技藝全面,文武兼?zhèn)?,唱功、架子樣樣精通。他能演《豫讓剁袍》《黑叮本》《鍘美案》一類的唱工戲,更擅演《荊軻刺秦》《蘆花蕩》《玉虎墜》等架子花臉戲。20世紀(jì)30年代初,西安舉辦過一次“秦腔五魁”民意測驗,他榮獲“花臉大王”的稱號。后來,他嗓音失調(diào),但仍注意唱腔的委婉多變,特別著意于表情動作,重視人物的氣質(zhì),以演架子花臉而聞名。如他演出《玉虎墜》的馬武,綠臉紅須,手持大扇,威武中透出一股任性,活脫脫一副綠林好漢。他在《山河破碎》中扮演金兀術(shù),雖屬反面角色,但仍注意人物的內(nèi)在氣質(zhì),因而有人稱贊其“一出場就給人以想吞并中原的氣勢”。特別是《荊軻刺秦》,從扮相到舉止,從舞劍到亮相,威武雄壯、氣度不凡,表現(xiàn)出荊軻“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英雄氣概。李可易不僅精通秦腔,還能演京劇,京劇花臉戲《太平莊》《取長沙》《探陰山》《連環(huán)套》等,演得也很有水平。
四、結(jié)語
在秦腔表演中,花臉行當(dāng)是各個行當(dāng)中的重中之重。因為花臉演唱的聲音渾厚寬大、氣勢磅礴,表演剛健雄勁、大方有力,因而它最能體現(xiàn)西北人粗獷豪放的性格,從某種程度上講,它是秦腔聲樂的代表。因此一名花臉演員對人物塑造的得失與劇目的成敗有著至關(guān)緊要的聯(lián)系。
參考文獻(xiàn):
[1]趙家瑞.從西府秦腔源探古“西秦腔”[J].當(dāng)代戲劇,2007(02).
[2]王保易.漫話秦腔臉譜[J].當(dāng)代戲劇,2007(03).
[3]張晉元.秦腔丑角與順口溜[J].當(dāng)代戲劇,2007(04).
[4]張利峰.淺議秦腔花臉的繼承與發(fā)展[J].戲劇之家,2016(24).
[5]文麗娟.秦腔演唱的氣、字、聲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xué),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