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體時代對于新聞編輯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新聞編輯更加需要以新時代需求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讓新聞編輯工作為新聞節(jié)目的質量提供動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轉變,并探索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及培養(yǎng)路徑,希望可以為新聞編輯媒介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媒介素養(yǎng)
一、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的轉變
1. 新聞編輯對新聞傳播的控制權的轉變
新媒體時代媒體處于“信息爆炸”時代,從新聞編輯的發(fā)展來說,更需要注重新聞的敏感性。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其重要的職業(yè)素養(yǎng)之一,就是能夠對關鍵、最新的新聞信息進行精確捕捉,并且能夠從眾多的新聞信息中將一些關鍵要素辨識出來,要求新聞工作者能夠對新聞傳播整個過程進行整體把握。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打破了新聞工作者獨自占有信息的權限,任何人都可以對信息進行評論、報道,正在改變著新聞工作者最主要作用或其職業(yè)責任,新聞編輯主要負責對相關新聞內容進行審核。
2.新聞編輯獲取和處理信息的方式轉變
在新媒體時代,除了海量發(fā)酵的信息量之外,信息傳播的方式與渠道也變得愈加多元。為了能有效防范海量發(fā)酵信息所產生的負面影響,要求新聞編輯具有嫻熟的專業(yè)技能,從海量的信息中甄別有價值的信息,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具有對新聞嗅覺的捕捉能力。對傳統(tǒng)新聞媒體時代而言,新聞傳播媒介的主要傳播方式就是報刊、無線電波與電視,對當時新聞工作者來說,其主要工作內容是與記者相關的活動,對有關新聞記錄,并重新梳理、編排幕后材料,在這種情形下,新聞編輯很難與大眾之間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在新媒體時代,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使得新媒體傳播方式變得更加便捷,成為信息傳播的新方式之一,大眾的視野越來越多的從新媒介獲悉公眾事件,互聯(lián)網(wǎng)+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
3.新聞編輯的理念價值與專業(yè)技能轉變
伴隨著科技產品更新?lián)Q代速度提升,對新聞媒體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用。對于新媒體傳播時代新聞傳播而言,其顯著變化就是,新聞傳播表現(xiàn)形式由傳統(tǒng)的單一化朝著立體化、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這是當今新聞媒體發(fā)展的重要形式。在當今新聞媒體的發(fā)展趨勢中,正在改變著新聞編輯的理念價值,傳統(tǒng)新聞工作者也需要隨勢而動,從之前的新聞信息控制角色逐漸向著為大眾服務的理念轉變,使其能夠在對新聞真實內容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對新聞內容進行客觀性、全面性與公平性報道。而且,新聞編輯也需要認識到,當前新時代媒體由于傳播方式的轉變,干擾信息更多,這些都會給新聞信息的編輯傳播造成影響,做好新聞內容的引導不僅是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聞編輯自身所需要擔當?shù)闹匾姑?/p>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及培養(yǎng)路徑
1.滿足讀者對新聞的需要
首先,伴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在提升新聞信息傳播速度的同時,使其傳播渠道變得更加多樣,讀者也不斷對新聞有較高的訴求,除了瀏覽數(shù)量之外,對其質量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在新媒體時代中,新聞編輯尚難對新聞傳播進行控制,大眾也成為新聞傳播者的重要組成。新聞編輯只有對越來越多有價值的新聞予以關注并提煉,才能不斷提升讀者的關注度,進而使越來越多的讀者通過新聞媒體,對其開展轉發(fā)與傳播活動,真正實現(xiàn)自身編輯新聞關注度的提升。其次,作為新聞編輯者,因為信息快捷致使其可利用的有效時間有限,這就極易造成有價值新聞信息難以及時捕捉出來,并在第一時間展開報道。為了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編輯應當根據(jù)當?shù)刈x者群體情況,通過自身獨特的形式開展傳播活動。對于當代所有新聞編輯工作者而言,應考量讀者對新聞的需求,伴隨著讀者閱讀范疇的擴大,新聞編輯應當做到與時俱進,注重對有關新聞信息進行發(fā)掘,同時還應強化相關創(chuàng)新活動,使越來越多的節(jié)目或新聞報導具有自身特色。
2.具備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
新聞編輯在檢索與工作相關的信息時。從新聞編輯者的角度,應對新聞正面價值進行研判,換言之,新聞工作者應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對新聞工作進行再加工與創(chuàng)造。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新聞工作者與非新聞工作者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應當能夠對新聞信息進行正確獲取,并在此基礎上對新聞再創(chuàng)造。為此,才能在激烈的媒介競爭中引導主流。
作為新聞工作者,應當根據(jù)有關政策與規(guī)定開展相關工作,對新聞內容真實性進行報道。體現(xiàn)出編輯出的新聞價值判的重要性。在當前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應以實事求是、務實的精神與態(tài)度,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理念,并將此理念融入到新聞信息的發(fā)掘中,做好新聞內容的傳播工作,讓正確價值理念在整個社會范圍內產生影響力,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傳播正能量的隊伍中來,這樣既對和諧社會的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也能夠確保傳播新聞目的的實現(xiàn)。
3.承擔新聞引導人的職責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進步,加快了新媒體的發(fā)展,凸顯出新聞傳播的互動性與雙向性,縮短了與讀者、觀眾之間的距離。利用新媒體的載體,開展相關討論與溝通,也使新聞編輯工作發(fā)生變化。在輿論媒體的競爭中,大部分新聞編輯的角色由傳統(tǒng)的幕后工作朝著引導者的方向轉變,就賦予新聞工作者大眾“新聞引導人”的全新身份,這就要求新聞編輯應當對當前社會大眾普遍關注與關心的話題,跟蹤報道,確保輿論方向的正確性,指引廣大讀者與觀眾能夠充分意識到新聞價值,并弘揚更多的正能量。基于當前社會,弘揚正能量至關重要。在開展正能量傳播的過程中,確保源頭信息具備正面價值,才能使越來越多的人對新聞內容的內涵認可。新聞編輯需要在工作中具備高度的責任感,持續(xù)發(fā)掘正能量新聞,為以后新聞良好風氣的形成奠定基礎,使越來越多的讀者能夠主動抵制不良新聞信息,凈化社會風氣。
4.新聞編輯的知識結構的多樣化
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單一型人才發(fā)揮重要作用。伴隨著新媒體時代,復合型人才才能在當前時代更好發(fā)展。對適應新時代新聞編輯的工作,要求有關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應當具備全面性與復合型。相比較于傳統(tǒng)新聞編輯工作,其工作內容發(fā)生了重大轉變。一方面新聞編輯需要就自身能力予以正確認識,并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將專業(yè)能力與工作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另一方面相關單位還需要對新聞編輯工作者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掌握更多技能,實現(xiàn)新聞編輯水平的再提升。此外,新聞編輯所學習的內容還要進行有機組合,讓知識和經驗的掌握能夠應對各種突發(fā)事件,從而實現(xiàn)知識結構多樣性和有效性。
總之,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工作與傳統(tǒng)時代產生巨大變革,新聞編輯要注重對自身媒介素養(yǎng)的提高,對新聞內容進行更好篩選和編輯,讓大眾能夠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待新聞,并就新聞節(jié)目的進行多元化的創(chuàng)新,讓新聞節(jié)目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
參考文獻:
[1]趙山紅.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思考[J].報刊薈萃,2016(10):109.
[2]胡慶春.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淺議[J].科技傳播,2018,10(18):36-37.
[3]袁媛.智能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新媒介素養(yǎng)研究[J].編輯學刊,2016(05):115-120.
[4]袁偉敏.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J].西部廣播電視,2016(17):187-188.
[5]郭玲.談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J].傳播力研究,2018,2(24):134.
作者簡介:郭照(1979-),女,安徽省碭山人,安徽省淮北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