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云 田晶
【摘要】 目的:研究護理管理模式在規(guī)范預防接種工作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抽選122例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預防接種的健康兒童為試驗組,采取護理管理模式;抽選122例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預防接種的健康兒童為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工作質量。結果:試驗組兒童疫苗接種率(95.90%)、預防接種配合度(78.69%)、家長總滿意度(95.08%)均高于對照組(66.39%、59.84%、80.33%),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兒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56%)低于對照組(18.03%),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護理管理模式有利于預防接種工作接種率、滿意度、配合度及不良反應情況的改善,對預防接種工作具有顯著規(guī)范作用,有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 護理管理模式; 預防接種工作; 規(guī)范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7.06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7-0113-02
在抗爭傳染病方面,預防接種是重要手段之一[1-2]。利用預防接種能夠實現(xiàn)相關傳染病的有效防御[3]。然而當前在兒童等人群的預防接種工作中,在多方因素影響下,接種效果較差,其中接種者本人或接種兒童家長在預防接種方面的認知程度過低是影響疫苗接種率的主要因素[4]。因此有必要給予護理管理,以爭取配合度。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選122例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預防接種的健康兒童為試驗組,其中男72例,女50例,年齡10個月~7歲,平均(3.6±2.1)歲。抽選122例2012年
4月-2014年4月于筆者所在醫(yī)院接受預防接種的健康兒童為對照組,其中男73例,女49例,年齡9個月~7歲,平均(3.5±2.4)歲。兩組接種兒童年齡、性別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122例兒童接受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122例兒童在常規(guī)基礎上接受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具體如下:(1)預防接種前,對護理人員進行綜合專業(yè)素質培養(yǎng)。預防接種基礎及理論性知識,護理人員均需掌握,同時疫苗適應證、常見不良反應證、使用禁忌證、貯存保管方法、注射操作法、正確配藥法等,護理人員也需熟練掌握。建立績效考核與相應獎懲制度,以杜絕醫(yī)療差錯,并調動人員積極性。(2)疫苗冷鏈管理。在疫苗存儲、應用及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應做好冷鏈管理工作,堅決做到“苗不離冰”和空間布局完善,自藥房提取疫苗至接種臺面過程中,須盡量削減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流通時間,以確保疫苗質量,保證預防接種真正安全有效[5]。(3)優(yōu)化就診次序。結合實際情況,以公平合理為原則,排隊叫號,以防出現(xiàn)就診次序混亂、護患產(chǎn)生矛盾糾紛的情況,切實提高預防接種工作質量及效率,使就診氛圍處于和諧狀態(tài)[6]。(4)創(chuàng)設網(wǎng)絡系統(tǒng),促進護患交流。將轄區(qū)內所有預防接種兒童詳盡信息均錄入到所建網(wǎng)絡管理系統(tǒng)內,建立個人電子檔案,并增進護患溝通,建立護患信任體系,向家長宣教接種的重要性、接種疫苗作用、禁忌和不良反應等。(5)堅持“三查七對”,避免醫(yī)療差錯。執(zhí)行預防接種操作的護理人員必須堅決遵照“三查七對”,完成疫苗色度、質量、有效期及對應批號等的核對工作,切實保證注射疫苗與所用注射器質量合格,同時還需就擬接種兒童詳細姓名、性別、年齡、接種次數(shù)、接種劑量、接種方法及間隔時間等做詳細核對,避免差錯事故,在醫(yī)療安全上做到零誤差率[7-8]。(6)心理干預。候診室及接種室內,需構建舒適、溫馨的室內環(huán)境,并要求接種護士富有愛心與敏銳觀察力,結合兒童特點,采取辦法消除其心理恐懼,保證預防接種的安全、高質量性[9]。(7)增強應急能力。沉著、恰當處理可減輕接種兒童與家長內心恐懼,因此接種護士須切實提高自身責任心與專業(yè)程度,熟練掌握急救技術與儀器,增強自身應急能力[10]。(8)接種后觀察不良反應,并給予離院指導[11]。(9)追蹤隨訪,并定期宣教[1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兒童疫苗接種率、預防接種配合度、不良反應及家長滿意度。總滿意率=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疫苗接種率、預防接種配合度對比
試驗組預防接種配合度、疫苗接種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兒童家長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總滿意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疫苗預防接種以預防疾病是我國國策之一。隨著我國經(jīng)濟、科技等的較快發(fā)展,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使得人們逐漸加大了對自身健康問題的重視性,其中兒童群體預防接種率也正逐年上漲[13]。由于兒童免疫系統(tǒng)仍處于發(fā)育時期,機體抗病能力較差,因此是各類傳染病的易感群體,而遵守規(guī)定并有計劃性地開展兒童群體的預防接種工作,是切實保護兒童避免感染傳染病毒的主要有效手段。筆者所在科室針對預防接種建立起護理管理模式,對疫苗接種相關工作進行了規(guī)范管理,取得滿意成效。
在擬定接種者中,常住人員由于居住有固定性,因此預防接種醫(yī)護人員更易對其宣傳、普及接種知識,此類人群接種率與接種配合度均得到保障。相比之下,外來人口有流動性,因其居住地點缺乏固定性,信息聯(lián)絡不便,加之人員流動性高,在以往的預防接種中,常有遲種、漏種甚至重復接種等不良現(xiàn)象,因此預防接種知識宣傳及其普及往往無法順利開展,該人群接種配合度、接種率均難以保障。實施護理管理,建立網(wǎng)絡系統(tǒng)后,對擬接種者個人信息妥善錄入后,無論常住人員還是外來流動人員的護理管理均能得到加強,同時聯(lián)絡信息的進一步完善,有利于醫(yī)護人員的跟蹤隨訪,更有利于轄區(qū)內預防接種相應基礎知識宣傳活動的定期開展,使其了解計劃免疫重要性,增強其免疫防護意識,從而能夠配合免疫接種,有效保證了接種計劃人群整體預防接種率,達到控制特定群體性疾病發(fā)生的目的。此外,護理管理模式中對就診次序予以優(yōu)化,有效提高了接種環(huán)境的和諧性,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了引起就診混亂發(fā)生的因素,避免了可影響醫(yī)患關系的不必要糾紛的發(fā)生。給予心理護理,有助于消除待接種者心理恐懼或緊張等不良情緒,利于醫(yī)患信任的建立、加強。而相關專業(yè)培訓,則有助于提升接種護士個人的專業(yè)技術能力,熟練掌握各項技術及操作事項,在提高日常服務質量的同時,也促使其應對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得到加強,既安撫了兒童及家長,又增進了彼此信任。endprint
本研究中,試驗組兒童疫苗接種率(95.90%)、預防接種配合度(78.69%)、家長總滿意率(95.08%)均高于對照組(66.39%、59.84%、80.33%),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兒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6.56%)低于對照組(18.03%),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護理管理模式有利于預防接種工作接種率、滿意度、配合度不良反應情況的改善,對預防接種工作具有顯著規(guī)范作用,有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護理管理模式的應用,有利于預防接種工作的改善及規(guī)范化,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芳.規(guī)范化護理管理在兒童預防接種中的應用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9):1249-1251.
[2]唐紅.護理管理在新生兒預防接種工作中的應用[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2,10(12):781.
[3] Cheung K,Ho S M S,Lam W.Factors affecting the willingness of nursing students to receive annual seasonal influenza vaccination:A large-scale cross-sectional study[J].Vaccine,2017,35(11):1482-1487.
[4]李堅.護理風險管理在預防接種工作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5,28(46):374.
[5]林雪利,羅娜.如何做好預防接種門診中的護理工作[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中旬刊),2014,24(2):1024.
[6] Campbell L J,Li Q,Li Y.Healthcare worker influenza vaccination in Oregon nursing homes:correlates of facility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2014,15(11):847-848.
[7]李燕荷,張麗君.全程護理干預在小兒預防接種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護理,2015,7(1):34-36.
[8]王春霞,莫楊.護理干預在兒童預防接種工作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9):254.
[9]楊明鳳.有關預防接種規(guī)范化門診建設和加強護理管理工作的思考[J].求醫(yī)問藥(學術版),2013,11(2):206.
[10] Nyamathi A,Salem B E,Zhang S,et al.Nursing case management,peer coaching,and hepatitis a and B vaccine completion among homeless men recently released on parole: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Nursing Research,2015,64(3):177.
[11]李琳,沙金玲.預防接種護理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J].貴州醫(yī)藥,2015,39(1):93-94.
[12]丁佳琳.無縫隙護理管理在社區(qū)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6):215-216,222.
[13]馬國珍,成守珍,陳瑛,等.無縫隙護理管理在社區(qū)預防接種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6):76-78.
(收稿日期:2017-05-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