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興
摘 要:自古以來動物就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它們不僅是人類的伙伴,更見證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歷史。不同民族往往賦予動物不同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因此,與動物有關的習語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隱喻義。文章通過對比英漢兩種語言中動物隱喻“羊”的異同,試圖揭示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動物隱喻所蘊含的文化差異,從而促進跨文化交際。
關鍵詞:動物隱喻;文化內涵;羊
隱喻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語言現(xiàn)象,提起隱喻,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修辭格,從根本上講,隱喻是人類普遍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方式。美國語言學家萊考夫(George Lankoff)和約翰遜(Johnson Mark)是認知領域研究隱喻的鼻祖,他們在合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開辟了隱喻研究的新視角。本文以動物“羊”為例,從文化的視角切入,從宗教思想、風俗習慣以及思維方式等方面研究英漢兩種語言中動物隱喻的異同,探究動物隱喻背后的深層文化內涵。
一、動物隱喻
動物隱喻是指以動物作為喻體產生文化聯(lián)想,它通過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特征鮮明的動物來喻指具有相似特點的人或事物。在生產生活中人類對動物的特征、習性產生了深刻的認識,并基于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相似性,通過隱喻創(chuàng)造了許多形象生動且意義深刻的動物隱喻,實現(xiàn)了兩種不同概念域之間的隱喻關系。
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中都存在著運用動物來隱喻人類的現(xiàn)象。但受地理環(huán)境、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差異的影響,盡管喻體相同,不同語言對應的本體卻不盡相同。對應本體中凸顯的差異說明,人的情感、思維、認知共同影響著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英、漢無論是從語言表達、民族特性還是文化特征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巨大的差異,本文就從英漢動物隱喻的一致性和差異性兩方面進行具體分析。
二、英漢動物隱喻“羊”的對比
(一)隱喻一致
隱喻一致是指在喻體相同的情況下,不同語言的本體基本相同的一種映射。在漢語中,“羊”通常用來指品質善良、性情溫順的人,如,“溫順得像一頭小綿羊”英語中的“sheep”(綿羊)和“l(fā)amb”(羔羊)也有同樣的隱喻義。受基督教的影響,英語中的“sheep”則代指基督徒,《圣經》中數(shù)十次提到“sheep”(綿羊),其代表的隱喻義是純潔、溫馴、天真無邪,如“to be as mild as lamb”(溫順如羔羊)。
自然界中狼和羊是天敵,這兩個喻體共同用來表示對立的人或事物。在英漢成語或諺俗語中通過兩個對立意象對比來凸顯強弱、大小、好壞等隱喻特征如,驅羊戰(zhàn)狼(指以弱擊強),“狼羊同飼”(指良莠不分)“羊入虎口”(指弱者陷入危險的境地)等。英語中也有很多類似的俗語,如“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著羊皮的狼)以及“set the wolf to keep the sheep”(引狼入室)等。
除此之外,因為羊是群體性動物,所以在英語和漢語中羊群都代表群體、大眾,如,“羊群效應”,指個人的觀念或行為受到其群體影響的現(xiàn)象。英語中有這樣的諺俗語:“follow like sheep”(盲從),“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烏合之眾)。
(二)隱喻空缺
隱喻空缺是指在喻體相同的情況下,不同語言的本體不相同的一種映射。本體的差異即體現(xiàn)為隱喻意義的差異。
1.英語中特有的隱喻意義
英語中的羊按種類劃分意義,因此不同的羊代表不同的隱喻含義。例如,“山羊”,英語中的“goat”(山羊)是好色、淫蕩的典型。而在漢語中卻代表博學之人。這就是為什么國內暢銷的“山羊牌”鬧鐘到英國后卻無人問津的原因。英語習語“black sheep”,其字面意思是“黑色的羊”,而其真正表達的含義是“害群之馬”,由此可見,在英語中黑色的羊是不受歡迎的。英語“in two shakes of a lamb's tail”:羊羔尾巴搖動得很快,搖動兩次只在眨眼間,此成語即指“一瞬間”。然而這些隱喻含義在漢語中是空缺的。
2.漢語中特有的隱喻意義
盡管英漢在“羊”的隱喻義方面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差異性也是顯而易見的。與英語中的“羊”隱喻義不同,漢語中的“羊”并不按種類劃分意義。首先,中國的“羊”蘊含著深刻的飲食文化內涵——“民以食為天”。羊最早作為飲食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古時常用羊指代美味的食物。古時人們認為羊大則形美味美,所以創(chuàng)造了“美”這個字。很多漢字的偏旁或部首都帶有“羊”字,這些漢字都有表示美麗或美味的意思,例如,李白詩云“玉盤珍羞直萬錢”,其中“羞”就指美味佳肴。又如,會意字“羹”,《說文解字》中有“五味和羹”,表示肉的味道很鮮美,現(xiàn)指調和的濃湯。英語中的“mutton”(羊肉)雖也指食物,但未蘊含這樣的飲食文化義。
古代社會,人們認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種特定的物種,于是某種動物或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的祖先。古書記載,西北羌族將羊視為圖騰,以“姜”為姓,“姜”、“羌”二字都為羊字頭?!敖弊值南掳氩糠譃椤芭?,實際上這個圖騰表示帶著羊角的女性。由于古代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無法解釋大自然中的一些神秘現(xiàn)象,因此只能通過圖騰崇拜這種方式來尋求神靈的保護,祈求上蒼的庇佑,表現(xiàn)出了對神秘大自然的敬畏。古時“羊”是祥瑞之物,在人們的心中象征著吉祥,如,我們經常說的“三陽開泰”就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羊在生肖中也具有隱喻意義,通常認為屬羊的人性格溫和。
三、結語
動物是人類的益友,自古以來就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動物隱喻體現(xiàn)了人類對動物的認知方式,隱喻與文化背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通過對英漢動物隱喻的對比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羊”在不同的語言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隱喻意義。英漢動物隱喻對比研究有助于我們了解英漢語言文化的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盡可能消除語言文化障礙,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Lankoof.G.&Johnson.M.Metapg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廖光蓉.英漢文化動物對比[J].外國語,2003(5):17-26.
[3]詹蓓.英漢動物喻體語用含義的對比分析[J].外語研究,2003(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