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文
摘 要:學習書法能加深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和觀察能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等。書法的學習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堅持的毅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態(tài)。書法教學必須結合新課改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在中小學書法教學中必須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應與新課改下的教學模式相結合,融入中國元素,以游戲教學、范畫示范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方法來使學生對書法學習產(chǎn)生興趣,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文章先闡述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論述了臨摹在書法學習中的重要性,不僅有助于學生領略漢字美,發(fā)展生活美,還有助于學生書法水平的提高以及文人雅士情懷的培養(yǎng)。
關鍵詞:中國書法;書法教育;重要性;臨摹
一、中小學書法教育的重要性
書法是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上非常重視學生書寫能力的培養(yǎng),且明確提出了各學年段書寫的教學目標,但從書法教育的角度看,其現(xiàn)狀和前景令人擔憂。書法是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結晶,是基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nèi)容,開展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在于通過書法教育對中小學生進行基本的書法技能和書法藝術欣賞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陶冶其情操,提高其內(nèi)在的文化修養(yǎng),促進其德智體美勞等全方面發(fā)展。隨著當代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人們的交流溝通方式逐漸都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的漢字的書寫能力逐漸變?nèi)?。為繼承與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我們必須加強中小學的書法教育。而且重視書法教育也是響應語言課程的基本要求,各個年級段需達到一定的書寫要求。
二、臨摹在書法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書法是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以其獨特的審美價值,永遠佇立于世界藝術之林中。想要學習好書法就必須不斷地臨摹,這是書法愛好者的共同觀點。通常所說的臨摹就是把古代書法書法學習者的精華掌握在自己手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練習,再變成書寫者獨具個性的面貌。臨摹可分為臨寫和摹寫。從次序來說,應當是先摹后臨,由形到神,先象后意,才可以做到形神并茂。臨摹可使書寫技能快速定位,是書法練習的首要步驟,書寫者臨摹得多了,對字帖的理解與會悟就會逐漸加深,其書法當中的藝術思想、表現(xiàn)手法等就能潛移默化地進入腦海,而且會變成一種習慣性的動作。古人有“臨摹功夫”之說,強調(diào)了書法臨摹始于書法學習的重要性。從臨摹到創(chuàng)作,快速定型,少走彎路?!芭R摹”還有修身養(yǎng)性之說,臨摹的時候,血壓能夠恢復到正常,使人得以內(nèi)心平靜。學習書法的起點是臨摹,但是臨摹的目的是能夠更好地進行創(chuàng)造。臨摹與創(chuàng)作是書法學習中最重要的兩個內(nèi)容。臨摹通常可以分為三個過程:一個是忠實性臨摹,二是分析性臨摹,三是印象性臨摹。三階段是從低到高。創(chuàng)作也有兩個階段過程:一家式創(chuàng)作和百家式創(chuàng)作。在書法教學中,臨摹主要有以下兩方面重要意義。
1.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漢字表現(xiàn)的藝術
在通常的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使用臨摹來教孩子們學習。但臨摹所用的對象僅限于繪畫,其實,如果只是簡單地使用“依葫蘆畫瓢”的模式進行臨摹,會使得大部分的學生缺少實質性的創(chuàng)造力,所謂的臨摹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觀察,找到自己的審美以及創(chuàng)意靈感和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所以,當教師指導學生去臨摹的時候不要只是在一個圈子當中,應該學會去打開自己的思路。只要是和美術相關聯(lián)的事物都可以作為我們進行臨摹的對象。中國文字的特殊性使其擁有藝術的美感,“方塊字的外觀和內(nèi)部結構,都充滿了藝術的氣息。書法不單純看一筆一畫的美觀性,而是從整體上去看美感,它更講究筆畫間的搭配以及協(xié)調(diào)性,這樣字體就更加充滿了美感。所以,美術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安排、計劃,在實際當中適當增加部分書法課程的教學,也可以作為課外活動一項嘗試,來進行拓展。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教師,可以對漢字的結構、筆畫的特點和搭配進行恰當?shù)慕忉?,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漢字的美和魅力。
2.幫助學生探索生活中的文字的美感
文字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如隨手收到的傳單、公交廣告牌、超市銷售活動的招貼畫,其中往往有大量的書法風格,這些海報往往巧妙地把文字藝術融入海報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尋找這樣的例子,并對他們進行指導,講明文字的設計理由以及帶來的好處。
藝術源于生活,羅丹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書法有非常大的教育意義,比如,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大的意義,幫助他們在生活中尋找到藝術的真諦。通過收集關于人物造型藝術的小冊子,然后幫助他們分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臨摹這些藝術詞匯,這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字線條的優(yōu)美流暢,對于激發(fā)他們的繪畫靈感也有很大的作用。
三、培養(yǎng)小學生書法學習興趣的策略
1.利用“微課”,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書法藝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興趣是頭等大事。由于學生年齡小,因此教學目標不應定得過高,應以學生的長期發(fā)展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書法教學中播放一些通俗、生動、有趣的“微課”小故事,如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書法發(fā)展史、書法的動態(tài)及學習書法的重要意義等。還可以在書法教學中播放一些放大的碑帖,以創(chuàng)設濃厚的書法學習氛圍,也可以把學生優(yōu)秀和有進步的作品、練習展示出來,以增添學生的自信與自豪感。把一些比賽通知圖文并茂地播放出來,鼓勵學生踴躍參加,這樣有利于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吸引學生持之以恒的學習書法。
2.講練結合中穿插“微課”,提高學生書寫水平
因為書法是一門重技法訓練的學科,一些問題只有在學生實際書寫的時候才會暴露出來。教師可提前準備些針對性比較強、某些細節(jié)不容易捕捉的微課,通過現(xiàn)代化技術設備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如“雙鉤、連帶、牽絲、章法中點而與塊而的組合”等。在講練結合的書法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就及時找準切入點播放適合的“微課”,可給予及時糾正,避免學生盲目、隨意地臨習,導致不得其法走彎路。因此,通過在講練結合中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穿插“微課”,可以使學生了解臨習的不足,并逐漸改變書寫壞習慣,促使學生臨帖時對范字和章法進行再認識,增加學習書法的動力和目的性,使學生的整體書法水平有所提高。endprint
3.結合名家講故事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虼?,讓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還能夠達到產(chǎn)生愉悅的心情的目的,這對于書法教學來說就是很有意義的一堂課。學生寫出好字的關鍵是要對書法有一定的興趣。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對于書法的興趣,學生在學習時他們的思維才是最活躍、最有效的。在書法教學過程中,對書法作品進行鑒賞和講述小故事的方法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書法欣賞對于書法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可以享受書法的前提是他們能夠欣賞書法的美。
懂得欣賞是可以進行書法學習的起點,學生的興趣最初是開始欣賞書法。學生若沒有對祖國博大精深的書法藝術的了解,沒有對名家書法大師的贊賞和熱愛,任何技法的訓練都是沒有意義的。即便只是停留在欣賞書法的程度上,但對學生來說也已經(jīng)足夠了,對書法藝術的欣賞可以使學生有創(chuàng)作欲,并點燃學生學習書法的熱情。所以,書法教學應先多進行欣賞課,等到學生的“胃口”足夠了,自然地可以進行其他內(nèi)容的教學。生活中,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對于故事都特別喜歡,因此,教師應善于利用古今故事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教師在書法教學過程中可以插入適當?shù)墓适?,使得學生手指肌肉和大腦得到休息,提高練習的效率。學生的興趣也可以是其不斷努力下去的動力,確保其能持之以恒地練習書法。比如張芝臨池,池水盡墨;智永在家里十多年不出門,退筆成冢。
對學生講述古代書法家的行為事跡,對學生書法興趣的增加有很大的作用,同時對陶冶其性情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作用。在故事中適當滲入教師示范和學生的練習,通過師生互動,把抽象的書法練習和形象的故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課堂顯得生動活潑,更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興趣,提高書法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儲明珠.試論書法臨摹教學法[J].黑龍江史志,2014(9):325.
[2] 劉兆彬.論書法臨摹[J].中國書法,2012(2):172-174.
[3] 侯忠明.論有效學習理論下的書法臨摹[J].康定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8(5):96-98.
[4] 薛學幫.書法臨摹指導“七法”[J].青年文學家,2011(24):225.
[5] 閆慶楠.由宋曹書法看臨摹與創(chuàng)作[J].藝術時尚(理論版),2014(6):37.
[6] 趙 運,苑慧香.中小學書法臨摹教學實施中教師資質及方法研究[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3(6):326,328.
[7] 韋桂來.高校書法臨摹教學芻議[J].青年與社會,2013(12):123-124.
[8]邢明月.小學生寫字素養(yǎng)評價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9]孫熙春.對中小學書法教育現(xiàn)狀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6(18).
[10]孫大星.新課程背景下小學寫字教學研究述評[J].基礎教育,2012(3).
[11]謝貴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書法教育[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12]楊瀟瀟.小學階段強化書畫藝術育人功能的教育實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
[13]謝貴民.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書法教育[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14]王 慶.烏海市小學生寫字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教學對策研究[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
[15]鄭云云.小學書法教育狀況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2.
[16]陳文瑞.小學書法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1.
[17]杜建偉.中學書法教學的德育實踐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0.
[18]雷 實.書法教育·語文課程·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試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