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俊蕾
摘 要:隨著英語教學的不斷探索及改進,學習者的英語閱讀習慣及閱讀體驗在閱讀教學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傳統(tǒng)的“閱讀能力”概念正在逐漸被“閱讀素養(yǎng)”這一新概念所取代?!坝⒄Z閱讀素養(yǎng)”包括“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方面,這意味著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應僅僅局限于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及解題技巧,更應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及表達閱讀感受體驗的多種能力。
關鍵詞:閱讀素養(yǎng);閱讀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小學階段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閱讀前活動設計要顯“巧”
1.明確閱讀目的,及時轉變理念
英國教育專家Jayne Moon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學習語言時,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語言的意義上,他們很少注意到語言形式或語言規(guī)則。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獲悉語言的能力很強。如果教師將閱讀的重點放在語法規(guī)則及詞匯句型的講解上,勢必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應從強調技巧的訓練轉變?yōu)閷W習策略的培養(yǎng)。閱讀的目的是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在讀書中感受快樂,學會交流與表達自我。
2.根據(jù)閱讀需要,合理選擇資源
根據(jù)閱讀活動的需要,合理選擇、使用教具及輔助資源。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導入,引導學生觀察,激活舊知;根據(jù)內容給圖片排序;看圖復述故事內容。在呈現(xiàn)階段,可使用頭飾、手偶等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根據(jù)情節(jié)分布使用音頻、視頻資料,使教學更為生動有趣。
二、閱讀中活動設計要有“效”
1.堅持分享原則,尊重學生讀書的整體性
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講解替代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應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理解和體驗,尊重學生的閱讀智慧。堅持學生閱讀的主體性,與學生平等地分享閱讀感受。教師不是權威的講授和評判,也不是冷漠的旁觀,而是耐心傾聽、適時引導的協(xié)助者、參與者。在閱讀過程中,尊重學生讀書的整體性,學會分享彼此的意見和想法,學會合作思考。
2.適當猜想預測,促進學生閱讀的理解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適當使用猜想、預測策略,給學生提供暗示或提示,讓其有機會猜測某個單詞、句子的意思或預測情節(jié)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愿望。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jù)標題、關鍵詞或圖片猜測故事大意,利用手勢、表情等肢體語言及實物、圖片、多媒體課件等幫助學生理解、猜測單詞,借助語速的快慢和聲音的輕重幫助學生預測情節(jié)的發(fā)展。
3.多種形式閱讀,提高學生閱讀的感悟力
心理學高級層次認為:閱讀最終是一個理解課文意義的活動。因此,閱讀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全班朗讀、分組朗讀、分角色朗讀、接龍朗讀等集體朗讀形式與默讀、誦讀等個別朗讀形式相結合,多種形式閱讀引導學生在關注語音語調變化的基礎上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情感的體驗,在閱讀中獲取信息,提高感悟能力。
4.語音閱讀結合,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用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如果孤立地、脫離語境地強調記憶單詞,對真正掌握語言來說往往是事倍功半的。在閱讀教學中,強調學生多聽、多說的口語化訓練,不僅可以改變啞巴英語的弊端,而且可以增加英語閱讀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匯報辯論、分角色表演、配音模仿秀等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表達自我的能力。
三、閱讀后活動設計要能“用”
閱讀需要調集學生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以及其他專業(yè)知識等知識儲備。
1.延展文化內涵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對文化知識的鋪墊較少,容易導致學生無法靈活、得體的運用所學語言。教師可充分利用特定的節(jié)日、事件,以文化為載體,引導學生利用一周的時間查找、閱讀相關的文化背景、故事,全班交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擴大了閱讀知識面,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延展了文化的內涵。
2.強化自主閱讀
閱讀承載著語言知識、文化傳遞的功能,英語閱讀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可為學生制定趣味性閱讀計劃,如:每天閱讀15分鐘,一周堅持五天的學生可以得到一張成長卡,每周評選“閱讀之星”;將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成員編號閱讀材料的一部分,完成閱讀后重新組合,開展閱讀拼圖,講述閱讀內容及閱讀感受。
正如王薔教授所說:有了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豐富的閱讀資源,積極的閱讀情趣,充分的閱讀時間,學生必然會逐步形成主動閱讀的態(tài)度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架構積極的閱讀品格。而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積極的閱讀體驗有利于學生解碼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健康發(fā)展,而這兩方面的發(fā)展又會促進閱讀品格的進一步提升,形成一個有利于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于潤樸,畢慶非.“小學低年級‘英語圖畫書(故事)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J].小學英語教與學,2014(5).
[2]倪恩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理性突圍”[J].小學英語教與學,2014(10).
[3]張琴.“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4).
[4]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5]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的指導意見[M].教基,20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