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風珍
新課程改革像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它帶來的新的教育理念,已滲進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作為一名語文教育工作者,覺得應“以學生為中心”,把課堂還給學生,拋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舊的課堂教學模式。就閱讀教學而言,它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下面就這一問題,根據(jù)自己在新課程改革中的探索,談談個人體會。
一、以閱讀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往往犯急于求成的毛病,采用種種“變戲法”談談,講講,練練。“教師忙的滿頭大汗,學生搞的暈頭轉向??磥碚n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聽、說、讀、寫”都練到了,其效果如“蜻蜓點水”,作用不大。我們知道,閱讀不單單是為了讀,而是通過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必須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即使是低年級學生也應該如此。從心理學而言,一年級學生基本仍屬于形象思維,但可以進行簡單的推理活動了,而適時、恰當?shù)挠柧?,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兒童思維的發(fā)展。大量閱讀,就是對小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一種有效方法。如在教《小白兔和小灰兔》時,小白兔和小灰兔幫助老山羊收完白菜后,小灰兔高高興興地收下了老山羊送給的白菜,小白兔卻不要,而是要了一些菜籽。在引導學生理解該故事以后的發(fā)展時,應注重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多質疑,帶著問題仔細讀課文:①小白兔回家干什么?小灰兔呢?②小白兔擔子里的白菜是哪里來的?③小灰兔的車上為什么是空的?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相關詞語進行想象。再通過學生相互討論回答:“相遇后,小白兔會對小灰兔說些什么?小灰兔聽后會怎么想,怎么做?”通過反復閱讀,引導學生去尋找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逐步發(fā)展抽象思維能力。這樣日積月累,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大大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二、以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蘇霍母林斯基說:“情感如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個土壤上?!痹谡Z文教學中,必須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因素,通過反復閱讀,引導學生去感悟、去理解,以喚起他們敬佩、喜愛、悲傷、憤怒等心理體驗,在學生之間組織交流。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那么語文課堂教學就會枯燥無味,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充滿著濃厚的情感。
三、以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睈垡蛩固拐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W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自制力較弱,學習中往往帶有很大的無意性和隨意性。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并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極其重要的。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趣味性的疑問,安排智力性習題,批準針對的故事導入課文,以現(xiàn)代教育手段中的多媒體,引起學生的聯(lián)想,找變化多端的小實驗,讓他們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獲得知識。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不同體裁的文章,各有特點。如寫入的記敘文一般要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去刻畫人物。閱讀此類文章,要知道學生抓住表現(xiàn)人物品德的重要句子和詞語細讀深思。如在學習《趵突泉》一課時,學生開始注意力分散,我就及時提出:“請同學們在讀讀課文,看看誰能把課文中自己最喜歡的小泡具體描述出來?”同學們頓時來了興趣,紛紛說出了各自的意見,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播放多媒體,使學生產(chǎn)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想象和表達的興趣,氣氛相當活躍。
四、以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養(yǎng)成懶惰和被動習慣,新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要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這里我們主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以半扶半放、少扶多放的方法,首先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葉圣陶先生說:“學習就是培養(yǎng)習慣?!迸喔f:“習慣就是人生的主宰?!痹诮虒W中,讓學生自學,教師只進行一些閱讀方法指導,培養(yǎng)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這樣做,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有效的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以課外延伸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fā)散學生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以使學生大大增加聽和看的機會;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xiàn)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如《海濱小城》這一課,筆者在總結小城的風貌特點后,播放有關家鄉(xiāng)景點的錄像,并引導學生一邊看一邊想:我們的家鄉(xiāng)有什么特點?它與課文中的“海濱小城”有什么異同?通過這樣的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分析、比較,進而充分討論。這樣,既做到了學法遷移,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而,運用多媒體技術也是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語文閱讀教學,可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教學效果會更好。
六、以大量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教育學家呂淑湘在回答別人問他是怎樣成功時說過,他的成功,課內知識占30%,課外知識70%。這說明語文學習的全過程應包括兩個方面,即課內和課外.局限在課堂的語文學習是不完備的,因而也不可能是高效的。新大綱規(guī)定:低年級每年背誦30篇以上優(yōu)秀詩文,二年級課外閱讀量不少于5萬字……學生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這說明課外閱讀與語文學習的高度相關性是心理學認知規(guī)律的具體體現(xiàn),課外閱讀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使他們具有較為廣闊的知識背景和認知能力,當新的學習內容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時,他們便能較好較快的同化新的學習內容,從而表現(xiàn)為比別的學生學得好,學得快。而課外閱讀與寫作愛好的關系,是由于學生把在廣泛閱讀中大量積累的詞語和吸取的寫作方法遷移到自己的作文中,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逐步產(chǎn)生了對寫作的愛好。
總之,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學習領會、深刻思考自己所教學科所面對的新理念、新問題,不斷提高、豐富學科知識,以適應新課程對我們教師提出的要求,努力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