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維珍
現(xiàn)在初中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仍然停留在“一言堂”的應試教育模式中,并沒有做到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激發(fā)不了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老師教的累,學生學的了無興趣。因此,需要語文老師開創(chuàng)新思路,開發(fā)閱讀教學新模式,重視閱讀教學,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藝術品位。
一、有效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如何激發(fā)閱讀的興趣,讓學生可以在書的海洋里揚起風帆,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從閱讀中收獲無盡的知識。初中語文老師一定要在閱讀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多方位多角度體會閱讀的樂趣。進行授課前,可以利用幽默語言或者一些題外話設計一些引導語來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上閱讀課時,老師要盡量把握好上課的節(jié)奏,盡可能讓學生沉浸在閱讀氣氛中。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人物角色,身臨其境感受故事中不同人物的發(fā)展過程,體會不同人物在同一個故事中不同的感受。再通過肯定學生閱讀的成果,真正使他們體會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從而提起對閱讀的興趣。
比如在閱讀課《看云識天氣》一文教學時,可以帶學生走出課堂,近距離接觸大自然,抬頭看看天空飄散的云朵,讓學生聯(lián)想著課文的內(nèi)容,聽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讓學生盡可能發(fā)揮想象力,一朵普普通通的云朵可以浮想翩翩,想象成一團團棉花糖,想象成一個個可愛的小動物,想象成翩翩起舞的少女等等。老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教授大家不同云朵代表不同天氣,讓學生感到無比的驚奇,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二、給學生教授多種閱讀方法
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去讀同一篇課文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能感受到文章不一樣的魅力。而每個同學使用的閱讀方法也大相徑庭,有些閱讀方法能夠快速理清課文的脈絡,有些方法思路就不是那么清晰,可能閱讀了很多遍仍然抓不住課文的中心思想,這就影響了閱讀的整體效果與質(zhì)量,打擊學生對閱讀的信心,更無法達到學生對閱讀的標準要求。因此,老師要對班級中掌握全體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逐步引導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升閱讀能力。新課標要求學生初中語文學段的閱讀量達到400萬字以上,只有采用好的閱讀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這么大量閱讀任務。
結(jié)合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老師教授不一樣的閱讀方法。比如:《戰(zhàn)爭與和平》,是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結(jié)合時代寫的一本歷史小說,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讓這本小說大受歡迎,學生們都很喜歡閱讀。這樣老師可以介紹閱讀的不同分類,并依據(jù)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推薦適合學生自己的閱讀方式。比如針對沖動型的學生,可以采取精讀的方式進行閱讀,以增強閱讀質(zhì)量,在閱讀過程中引導他們摘抄經(jīng)典句子,使得沖動型這類的學生能夠更加地貼近文章。因為這類型的學生在閱讀時往往追求的是速度,如果采取這種精讀閱讀方式就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深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并能夠探索文章主題背后的深遠含義。而針對喜歡沉思的學生,可采取略讀、粗瀏覽式的閱讀方式,加快閱讀的速度,在閱讀過程中不需要深入理解,只要提煉出文章主題內(nèi)容就行。因為這類型的學生往往追求的是質(zhì)量,導致速度跟不上,如果采取略讀、粗瀏覽的方式,能夠大大提升閱讀的速度。這樣以來,不同閱讀方式更加適合不同學生性格特點,能夠使得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提升。
語文的根本就是閱讀,是學習各門科學的基礎,是現(xiàn)代學習必備的手段,更是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方法。在新課標不斷改革推進下,老師要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的鑒賞水平,提升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