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虹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遼寧鐵嶺 112000)
高校音樂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革策略
劉江虹
(鐵嶺師范高等??茖W校,遼寧鐵嶺 112000)
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長,音樂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在各個高校中也積極開展了音樂欣賞教學,然而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現狀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為此本文在詳細分析教學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幾點高校音樂欣賞教學改革的建議,以期可以提升高校音樂欣賞教學效果。音樂欣賞;教學問題;改革策略在社會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高校學生對藝術的追求也越來越高,音樂作為眾多藝術形式中的一種,開展高質高效的音樂欣賞教學不僅有助于提升高校學生欣賞能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其審美水平,促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下得到放松,可見,在當前社會發(fā)展背景與高校教學背景下,加強音樂欣賞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雖然現階段大部分高校已經認識到音樂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也有很多高校已經開設了音樂欣賞教學科目,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重視音樂欣賞教學工作的問題。一方面,大部分學校將音樂欣賞課作為音樂教學中的一部分,即便已經為學生講授了相關音樂欣賞知識,但是在音樂教學中內容相對較多,教學壓力較大,教師尚未給學生留出足夠的音樂欣賞時間,導致學生在音樂教學中學習音樂欣賞知識時,只能夠獲取到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習效果并不理想。
與此同時,由于學校缺少對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工作的重視,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無法投入充足的資金,無法引入更為先進的音樂欣賞教學設備,大部分音樂欣賞教師所使用的設施十分落后,影響該科目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大部分高校中音樂欣賞教學仍然為選修科目,由于缺少對該科目的宣傳與介紹,導致最終選擇學習音樂欣賞課的學生并不多,由于課堂人數相對較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不重視的不良情況。
目前,高校在開展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該科目為學生選修科目,因而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低,大部分教師只要求學生能夠學唱數首歌曲以及看懂五線譜即可,當教師為學生提出這一要求時,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教學內容片面且教學難度過低的不良情況。除此以外,由于高校音樂欣賞教師大部分年齡相對較高,他們往往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夠為學生講授傳統音樂欣賞知識,基于對實際教學內容的分析,發(fā)現大部分教師尚未將流行元素引入音樂欣賞教學之中,此時學生欣賞效果不盡理想,學生所學習到的音樂欣賞知識與社會發(fā)展產生脫離,不僅會打消學生學習音樂欣賞知識的積極性,還會造成學生只能夠學習理論上的知識,無法將其學習到的音樂欣賞知識應用于流行音樂學習之中。
眾所周知,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的積極性以及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在詳細分析高校音樂欣賞教學后,發(fā)現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存在著教學內容傳統的問題,同時也存在著教學方式單一且傳統的不良情況。
大部分音樂欣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更多音樂欣賞技巧以及音樂欣賞知識,教師通常會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通過使用灌輸式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可以被動接受與音樂欣賞有關的知識內容,但是該種教學方式不僅過于傳統,且學生無法成為課堂教學主體,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會受到來自教師的約束,此時學生會產生抵觸學習的心理,影響學生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大部分教師在開展音樂欣賞課時,只采用了這一種教學方式,音樂欣賞課堂氛圍相對沉悶,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很多學生在課堂中出現交頭接耳、上課走神、玩手機、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等情況,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質量有待提升。
除上述問題外,現階段在高校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如下問題:尚未衡量好文化內容與音樂形式的關系,一些教師更加注重在教學過程中的音樂形式,尚未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的文化內容。
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音樂欣賞技巧,教師在制作教學計劃、引入教學案例過程中,常常會使用選擇音樂歌詞有韻律感、音樂曲調有助于區(qū)分的音樂曲目,以該案例為學生講解相關音樂欣賞知識時,雖然學生整體上欣賞效果較為理想,但是學生無法深入理解音樂中所呈現出的文化知識,學生在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文化素養(yǎng)與音樂素養(yǎng)提升效果并不理想,在該種教學背景下,學生在課外自主進行音樂欣賞時,就會受到音樂欣賞教學內容的影響,出現只注重音樂形式而忽視音樂中所包含的文化這一問題,影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效果。
只有高校提升對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視,并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音樂欣賞教學,學生學習效果才會更加理想,也只有如此高校學生參與積極性才能夠得到提升?;诖?,筆者建議高校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改革時,就需要從學生精神層面發(fā)展以及社會對學生審美能力要求的角度入手,提高對音樂欣賞科目教學的重視,以保證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參與效果更理想。
首先,高校領導人員需要在了解音樂對學生成長促進作用的基礎上,從整體上提高對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視,將音樂欣賞教學從音樂教學中脫離開來,以便音樂欣賞教學時間相對合理;其次,高校領導人員在提高對音樂欣賞教學重視的基礎上,為該教研小組提供更合理的資金,以便音樂教師能夠在資金的支持下對教學工作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也使得音樂欣賞課堂中所使用的教學設備更加先進,為課堂教學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最后,高校管理人員以及音樂欣賞教師還要在學生群體中宣傳音樂欣賞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積極影響,以便更多學生能夠在對音樂感興趣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到音樂欣賞教育之中,讓音樂審美功能得到有效發(fā)揮。
由于我國當代大學生更加喜歡聽流行音樂,且并不是所有流行音樂都較為低俗,因此為了學生能夠基于當前自己聽的音樂,掌握相應音樂欣賞技術、欣賞要點,高校教師就需要在深入分析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合理為學生引入流行因素。
第一,為了保證音樂欣賞教學中所引入的流行元素更加合理,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fā)展潮流,借助互聯網技術搜集到一些流行音樂,從中挑選出有助于學生分析與學習的流行音樂元素,保證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程知識產生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第二,高校音樂欣賞教師應該強化自己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不僅要做好課堂交流工作,營造出寬松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借助自己已經掌握的音樂欣賞技巧,學習到流行音樂欣賞方式。同時也要做好課下交流工作,促使學生能夠將自己更想要學習哪方面知識、欣賞哪種類型的音樂及時反饋給教師,為教師教學準備工作提供更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經典歌曲《戀曲1990》時,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中國新歌聲中董姿彥所演唱的爵士版《戀曲1990》,并回歸至最初的曲調,讓學生在對同一首歌曲兩個版本對比與評價過程中更好的運用已經掌握的音樂欣賞技巧,進而提高學生欣賞水平。
大多數高校為了提高教學時效性,在信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已經積極將信息技術引入于課堂教學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同時也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教師可以在為學生放映微課與教學課件的同時,節(jié)省更多教學時間,以便能夠將學習自主權下放給學生?;诖?,筆者建議高校音樂欣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在明確本節(jié)課教學目的的基礎上,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出更多他們所感興趣的內容,此時教師不僅可以為學生展示相關的音樂劇,也可以為學生呈現出與該音樂所含內容有關的動畫視頻,在學生積極參與到其中的同時,更扎實的記住其中包含的知識。
例如,在引導學生欣賞舒伯特的《小夜曲》時,由于本首音樂中包含著故事情節(jié),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本音樂欣賞過程中,提高學生音樂欣賞技巧運用能力,教師就可以使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相應的小視頻,在為學生營造活躍、輕松學習氛圍的基礎上,使得班級學生學習效果更加理想。
由于高校在開展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音樂形式教學,而忽視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內容,因此為了保證高校音樂欣賞教學改革效果更加理想,高校教師就需要在為學生選擇合理教學形式的基礎上,衡量好音樂形式與文化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的分配情況。
筆者基于自身教學經驗,建議高校音樂欣賞教師應合理采取鼓勵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音樂欣賞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在教學前分析音樂教學內容時,應收集該音樂創(chuàng)作時間、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人的生平經歷,并細致分析歌詞內容以及音樂曲調,保證案例教學更加全面。同時,高校教師還應該將自己如何收集與該音樂有關內容的方法,通常會在哪些網站上收集音樂中的文化內容、進行音樂欣賞的流程等等傳授給學生,并通過為學生布設相應的任務來提高學生欣賞技術應用能力。
隨著音樂欣賞教學在高校教學中重要性的不斷提升,高校不僅需要從自身提高對音樂欣賞教學的重視程度,更需要通過加大該科目教學力度,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除此以外,在音樂欣賞教學改革過程中,高校需要合理引入流行元素、借助信息技術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在教學中增加文化內容,讓高校學生不僅擁有水平更高的文化素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更能夠使其在欣賞中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與想象能力,為學生順利走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1]曲香竹.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的文化內涵[J].藝術教育,2012,(5):55-56.
[2]姜晨華.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探析[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5):163-164.
[3]陳媛媛.提升高等院校音樂欣賞水平的措施研究[J].戲劇之家,2016,(24):248.
[4]魯青青.音樂欣賞與環(huán)境體驗的融合設計探析[J].大眾文藝,2017,(16):267.
J605-4A
1003-2177(2017)11-0042-03
劉江虹(19 75—),女,遼寧法庫人,本科,畢業(yè)于沈陽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