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
正月開車數(shù)百公里,去某村看舞龍燈表演,感受有點像張愛玲某年去溫州鄉(xiāng)下看戲,鄉(xiāng)下人不在意,撇嘴說這個行頭不好、那個賣相難看,城里人軋鬧猛(吳語詞,有湊熱鬧之意),連爛袍子都覺得新鮮有趣,旦角的丑,小生的澀,無一不是戲。
我去村子的時候,正值元宵佳節(jié),七點一過,陸續(xù)有男人抬著紙做的燈籠,一提四個,往廣場出發(fā),據(jù)說和一百年前一模一樣。這讓我覺得興奮,這才是最中國、最傳統(tǒng)、最好看的,那些城里搞的燈會,規(guī)模太大,商業(yè)氣息太重,又盡是拙劣的模仿,哪有這種“野趣”味濃?
意猶未盡看到深夜,上車準備走人時,有個拘謹?shù)泥l(xiāng)下男人朝我們笑笑,問這車是不是去城里,還能不能搭個人?獲得肯定答案后,這個鄉(xiāng)下男人招呼一個嬌小的婦人過來上車。她去的是縣城,和村子大概有三十多公里的距離。
車剛開出村子,女人就長長舒了一口氣,開始道謝:“要不是你們,我得叫我老公騎摩托車送我回去?!蔽覀兌家惑@,三十多公里,摩托車得開一個小時,鄉(xiāng)下溫度接近零度,為什么非走不可?
女人說:“我可住不慣?!彼龜[出一副跟村子勢不兩立的架勢,說這是她過年第一次到男人鄉(xiāng)下來,平常一直住在縣城,小孩們也住在縣城。我們一群人都很納悶,村民大多是客家人,幾乎每家每戶都是女人在廚房掌勺,張羅各種菜式,印象中客家婦女是勤勞吃苦的化身。
我剛說出這觀點,前座的女人就點頭說:“是啊,這里的女人特別能干活,也特別會說,我哪里說得過?反正回到這里就六個字——多吃飯少說話。”沉默了一陣,她還是沒忍住,說她在這個地方,是一天都住不慣的。
車里有還沉浸在舞龍燈氣氛中的朋友,不解地說:“可是這里才有真正的元宵燈會,而且吃得多好啊,芋子餃,豆腐釀,菜肉都是自家種自家產(chǎn)的?!迸舜篌@小怪說:“這種日子,男人當然舒服了,村里每次鬧元宵,整個村的男人都要大吃大喝整整三天,舞龍燈還不是為了好好消化下。女的前后得忙上一個禮拜,所謂的風俗就是有人來家里,要隨時拿菜拿酒出來,喝上一輪。”
這個女人堅持晚上要走,或許是在想,與其明早起來洗碗買菜做飯,或者即便不做,都要面對第二天中午就吵著要喝酒的男人,還不如回自己家清靜清靜。
作為游客,我當然可以開開心心看上一晚上舞龍燈,心中充滿著某種奇妙的穿梭時空之感??晌乙沁@村子里的女人,每天一大早起來干到深夜,伺候一群男人斗酒,沒準也會掉頭就走,八百年都不回一次老家。(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