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笑 王艷霜 孫藝* 張思晴 趙郁虹 紀鎮(zhèn)華 郭鑫鑫 黃巍
1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腎內科 (遼寧 沈陽 110024)
2 東北輸變電設備集團中心醫(yī)院內科 (遼寧 沈陽 110024)
高通量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80例對比觀察
李晗笑1王艷霜2孫藝1*張思晴1趙郁虹1紀鎮(zhèn)華1郭鑫鑫1黃巍1
1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腎內科 (遼寧 沈陽 110024)
2 東北輸變電設備集團中心醫(yī)院內科 (遼寧 沈陽 110024)
目的:對常規(guī)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擇收治80例尿毒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血液透析,觀察組開展高通量血液透析,進行兩組不良反應和療效的對比。結果: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血磷、β2-微球蛋白、血清全段甲狀旁腺激素降低率更高(P<0.05)。治療后兩組肌酐、血清尿素下降率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結論:在尿毒癥患者治療中開展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收獲顯著療效,并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值得進行廣泛推廣。
常規(guī)血液透析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癥
患者在腎單位受損、腎功能緩慢減退的情況下會有不可逆轉的腎功能衰竭出現,這在臨床上被稱之尿毒癥[1]。當前主要利用維持性血液透析、腎移植救治尿毒癥患者,但腎移植存在費用巨大、腎源緊缺等問題,所以當前治療尿毒癥的方法主要為維持性血液透析[2]。為對有效維持性血液透析方式進行探索,本文選擇本院收治80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選擇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80例尿毒癥患者進行研究。納入標準:滿足尿毒癥診斷依據;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進行不規(guī)律血液透析;出血傾向明顯;伴有心力衰竭;伴有低血壓。將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觀察組女15例,男25例,平均年齡(43.6±7.4)歲,平均病程(4.8±3.6)年,18例原發(fā)疾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6例為慢性腎盂腎炎、13例為糖尿病腎病、3例其他。對照組女16例,男24例;平均年齡(43.0±7.7)歲,平均病程(4.5±3.6)歲,16例原發(fā)疾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13例為糖尿病腎病、7例為慢性腎盂腎炎、4例為其他。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
觀察組開展高通量血液透析,主要參數包括:超濾系數設置為50mL/(h·mmHg),透析器表面積為1.5m2;單次透析水量為3000~6000mL,單次透析時間為4h,碳酸氫鹽透析液流量500mL/min,患者血流量250~300mL/min,每周透析2次。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血液透析,超濾系數設置為9.8mL/(h·mmHg),其余參數參照觀察組[3]。
對血清iPTH、P、BUN、Cr、β2-M下降率進行觀測,其中(透析前后溶質濃度差/透析前溶質濃度)×100%=溶質下降率。依據細胞外液體積改變情況校正透析后β2-M濃度。(透析后體質量—80%干體質量)透析后實測β2-M濃度/(透析前體質量—80%干體質量)=透析后β2-M校正濃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透析中感染發(fā)生率等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數據統(tǒng)計分析中使用SPSS21.0軟件,P<0.05時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s,%)
組別β2-M下降率iPTH下降率BUN下降率P 下降率Cr下降率觀察組(n=40)42.3±7.4 64.6±9.2 65.2±7.5 58.3±14.0 61.5±4.4對照組(n=40)23.5±5.9 16.0±3.8 64.7±8.0 50.4±11.1 62.3±4.2 t 12.92 31.69 0.31 2.86 0.87 P<0.05<0.05>0.05<0.05>0.05
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血清iPTH、P 、β2-M下降率更高(P<0.05);兩組血清BUN、Cr下降率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1。
對照組40例患者中17例發(fā)生感染,具有42.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觀察組40例患者中10例發(fā)生感染,具有2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P<0.05)。
尿毒癥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中較為常見,其存在腎臟相關內分泌失調、尿毒癥毒素體內潴留、平衡紊亂(水、電解質、酸堿)等臨床癥狀,而這些癥狀主要是尿毒癥毒素引起的,例如無法降解的內分泌激素、無法排泄的代謝廢物[4]。依據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尿毒癥毒素包括三類,分別是大分子、中分子、小分子毒性物質,其中部分會對人體造成毒害,部分濃度上升時產生毒害,正常濃度時無毒害,所以臨床中主要通過一定方法(血液過濾、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排除尿毒癥毒素,進而達到治療該疾病的目的[5]。
當前臨床中治療尿毒癥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以不同透析器超濾系數為依據,血液透析分為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規(guī)血液透析[6]。過去多數尿毒癥患者治療都是進行常規(guī)血液透析,該種方法雖然具有較強清除小分子毒素的能力,但是卻無法將中分子、大分子毒素物質有效清除。在常規(guī)血液透析時間增加過程中,會大量積聚中分子、大分子毒素物質,患者因此會有多種并發(fā)癥出現,包括腎性貧血、頑固性瘙癢、營養(yǎng)不良,患者會因此而出現生活質量降低[7]。近年來臨床中開始廣泛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其具有較強的大分子、中分子、小分子毒素物質清除能力[8]。本研究中,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血磷、β2-微球蛋白、血清全段甲狀旁腺激素降低率更高(P<0.05)。治療后兩組肌酐、血清尿素下降率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相對于對照組,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梢?,在尿毒癥患者治療中開展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收獲顯著療效,并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
[1] 王維平,熊長青,朱鵬,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對尿毒癥患者胰島素抵抗及左室結構和功能的影響[J].山東醫(yī)藥,2014,54(14):91-94.
[2] 殷培,李冀軍,宋巖,等.尿毒癥患者高通量血液透析前后血清可溶性轉鐵蛋白受體水平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山東醫(yī)藥,2015,55(36):4-6.
[3] 谷紅霞,劉子棟,高鑫,等.高通量血液透析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濾過的透析效果比較[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6,34(5):535-538.
[4] 李燕林,安海文,劉琳娜,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聯合血液透析濾過及腹膜透析治療老年尿毒癥患者皮膚瘙癢癥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4):6957-6958.
[5] 王莉華,侯晶晶,高永寧,等.Treg/Th17細胞失衡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癥因子及血管鈣化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22):5691-5693.
[6] 張焱,高峰.血液透析濾過與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治療尿毒癥頑固性高血壓的療效比較[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16,23(2):203-204.
[7] 趙璐杰,李超林,邱君,等.左卡尼汀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性周圍神經病變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血液凈化,2013,12(7):371-374.
[8] 張自立,王金亮,徐輝,等.尿毒癥規(guī)律血液透析患者繼發(fā)性及三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合并甲狀腺癌三例報告[J].天津醫(yī)藥,2017,45(5):522-525.
1006-6586(2017)20-0028-02
R692.5
A
2017-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