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遼寧省昌圖縣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599)
血清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cTnI)聯(lián)合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效果觀察
王宏偉
(遼寧省昌圖縣中心醫(yī)院,遼寧 鐵嶺 112599)
目的分析血清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cTnI)聯(lián)合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效果。方法選擇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實驗組,并選擇5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對研究對象的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進行檢測。結果在血清心肌酶譜以及肌鈣蛋白I水平方面,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中,血清心肌酶譜聯(lián)合肌鈣蛋白I檢測的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單獨檢測(P<0.05)。結論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診斷時,血清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聯(lián)合檢測能讓診斷準確率有效提高。
心肌酶譜;肌鈣蛋白I;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內科中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具體是指因為持久、嚴重心肌缺血所導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壞死,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1]。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講,應在發(fā)病6 h內給予科學和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才能有效逆轉,所以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對于臨床搶救率的提高和預后改善非常關鍵。在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時,除了心電圖和病史外,還應給予生化標志物輔助檢查。本研究主要分析了血清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cTnI)聯(lián)合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效果,現(xiàn)做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將其作為實驗組,全部患者均滿足臨床診斷標準,全部檢測結果都將心電圖作為標準。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為對照組。實驗組中,男女患者人數(shù)分別為28、22例;患者年齡為33~72歲,平均年齡(58.1±3.2)歲;前間壁梗死患者16例、前壁梗死患者19例,下壁梗死患者10例,前壁合并下壁梗死患者5例。對照組中,男女人數(shù)分別為30、20例;年齡為34~75歲,平均年齡為(58.6±2.7)歲。排除嚴重器官并發(fā)癥患者、心臟瓣膜病患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近期心臟出血患者等。在基線資料方面兩組比較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研究對象入院后,進行靜脈血液采集,并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對血清進行分離,然后保存在冰箱中以備用。選擇全自動生化儀來檢測心肌酶譜,通過酶速率法來對心肌酶譜五項進行測定,具體測定指標包括谷草轉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以及α-羧丁酸脫氫酶(α-HBD),各項指標的正常水平分別為5~40、30~60、0~25、40~250、90~220 μ/L。選擇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來測定肌鈣蛋白I,檢測方法為酶免疫法,其正常水平為<0.09 μg/L。
1.3 臨床觀察指標:對研究對象的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水平進行觀察比較;對實驗組患者的兩種指標的陽性檢出率進行觀察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率(%)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心肌酶譜、肌鈣蛋白I水平觀察(±s)
表1 心肌酶譜、肌鈣蛋白I水平觀察(±s)
組別 cTnI(ng/mL) LDH(U/L) AST(U/L) CK(U/L) CK-MB(U/L) α-HBD(U/L)實驗組(n=50) 12.24±3.44 333.37±51.36 130.31±20.94 415.26±76.43 125.13±20.31 340.68±42.53對照組(n=50) 0.43±0.05 144.25±35.18 21.51±11.62 141.18±52.43 16.92±7.57 132.04±30.52 t 24.2734 21.4813 32.1251 20.9100 35.3017 34.151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1 心肌酶譜、肌鈣蛋白I水平觀察:在血清心肌酶譜以及肌鈣蛋白I水平方面,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實驗組患者的心肌酶譜、肌鈣蛋白I檢測結果觀察:對全部50例實驗組患者進行心肌酶譜聯(lián)合肌鈣蛋白I檢測發(fā)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的陽性檢出率為96.0%(48/50);對患者進行心肌酶譜單項檢測發(fā)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的陽性檢出率為64.0%(32/50);對患者進行肌鈣蛋白I單項檢測發(fā)現(xiàn),急性心肌梗死的陽性檢出率為82.0%(41/50);在陽性檢出率方面,聯(lián)合檢測結果均顯著高于單項檢測結果(P<0.05)。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在不管改變,進而也導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人數(shù)越來越多。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突然堵塞,導致心肌細胞發(fā)生壞死、缺血等情況[2]。
健康人群中基本上不會檢測到肌鈣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后的3~6 h,肌鈣蛋白會顯著增加,所以可以將肌鈣蛋白當成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指標,尤其是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肌鈣蛋白的診斷價值更加顯著。分析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血清心肌酶譜以及肌鈣蛋白I水平方面,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中,血清心肌酶譜聯(lián)合肌鈣蛋白I檢測的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單獨檢測(P<0.05)。
總之,在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診斷時,聯(lián)合檢測血清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能讓臨床診斷準確率有效提高,讓漏診率和誤診率降低,能對病情進行及時確診,進而為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jù)。
[1] 趙洪波.心肌酶譜和肌鈣蛋白I聯(lián)合檢測對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5):47-49.
[2] 趙春.心肌酶譜檢測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6):106-107.
[3] 王麗.心肌酶譜與肌鈣蛋白I聯(lián)合檢測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的價值[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32):169-170.
R542.2+2
B
1671-8194(2017)29-0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