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果媽
老疙瘩的反抗
文-果媽
昨天寫了一篇《婚姻不過是你丑我瞎》,朋友私信我:你說的你丑我瞎是一種境界,但其實還有很多婚姻,是你丑我不瞎。比如老疙瘩的婚姻……然后我倆就不說話了。
是該寫寫老疙瘩的事了,要不然時間久了就該忘了。人的記性總比自己想象的要差。
是老疙瘩的死促成了我們的二十年同學聚會。
老疙瘩死的前一晚上微信群里異常熱鬧,大家秀恩愛,秀孩子,秀曖昧。老疙瘩平時不怎么說話的,那天也參與進來,發(fā)出來他和一兒一女的合影,是他送女兒上大學的照片。他得意地說:怎么樣,羨慕吧,兒女雙全。然后說了一句:有病人來了,我去看看。這竟然是他留給我們的最后一句話。
第二天差不多同一時間,安靜的微信群里,突然有人發(fā)了一句:老疙瘩去世了!一個小時前,心臟病發(fā)作。我們難以置信,但老家的同學發(fā)私信證實了此事。
老疙瘩為什么叫老疙瘩我不知道,只是聽他小學同學這么叫。在我們東北,老疙瘩指最小的孩子,也有寶貝疙瘩的意思,最小的總是家里最寵的,父母的心頭肉。老疙瘩家好像就他一個,獨生子。
我們上高中那會兒,有一半是農(nóng)村來的孩子,另一半是縣城的,農(nóng)村孩子吃住都在學校里,縣城的孩子中飯和晚飯都要回家吃。老疙瘩是縣城的,他不但回家吃飯,平時上課的時候也經(jīng)常不在課堂上,學習成績可想而知,但據(jù)說他挺有才華,字寫得漂亮,歌唱得好,文章也寫得不錯。
我認識他那會兒,他就是個叛逆少年了。
他長得面白如玉,雖然不胖,但臉大顯得很富態(tài),發(fā)絲柔順,半邊頭發(fā)遮住一側(cè)的眼睛,總是很港范兒地甩一下頭發(fā)。大半個冬天都是穿個軍大衣。平時不怎么見人,但總是在某些需要的場合,比如聯(lián)歡會,比如晚自習課后,秀發(fā)一甩,高歌一曲:“苦澀的沙吹痛臉龐的感覺……”
我們那時候的學校刺頭,基本上就這幾件事:曠課、打臺球、打群架、談戀愛、喝酒、抽煙、看錄像。我們這些好學生對這些壞事充滿了向往和好奇。老疙瘩是壞學生的代表。
我記得有一次,晚自習之后,老疙瘩穿個軍大衣晃蕩進來,坐在課桌上開始吹牛,還掏出一盒煙來發(fā),據(jù)說那天他是從家里逃出來的,好像因為啥事被他爸關(guān)了禁閉,他是跳窗戶出來的,還順了他爸的好煙。
他考不上大學是正常的,或者說僅僅為了對抗他父母他才不考的。
再次見到老疙瘩是在十多年后,有一次我回老家,同學小聚,老疙瘩在座。那時候我正意氣風發(fā),老疙瘩早已不是風云人物。一頭秀發(fā)不見了,臉色灰暗,一臉頹唐,酒杯不離手,席間不怎么說話,就記得說了一句:今天晚上脫下的鞋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穿上。
我還覺得他矯情,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正是他備受煎熬的時期。
老疙瘩死后,陸續(xù)從同學口中知道了一些他的事情。老疙瘩確實是家里的寶貝疙瘩,家里條件不錯,在我們小縣城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父母強勢,從小被管束。老疙瘩天生就是個叛逆的種子,小學時候就有個女同學,倆人一直關(guān)系不錯。但因為女方家里條件不好,他媽媽反對。這也是老疙瘩整個青春期叛逆的源頭。高中畢業(yè)之后雖然老疙瘩學習差,父母還是硬生生花錢給塞進了大學,畢業(yè)后在本縣找了份工作,尋得一門好婚事。
怎奈,老疙瘩是個情種,一直沒有忘記初戀。所以對父母安排的婚事也叛逆著,但終究沒叛逆過父母,結(jié)婚,生活了十多年。
我見他那次,他正在那場婚姻的泥沼里掙扎。
初戀也嫁了,但小縣城太小,倆人總有機會再碰面。后來,倆人分別離婚,又在一起,老疙瘩的父母還是死也不接受,直到老疙瘩死,他們也不認這個兒媳婦。故事,總是可以一筆帶過,但對當事人而言卻可以寫一部長篇了。
在微信群里曬照片是兩個人在一起一年多以后,據(jù)旁觀者說,那段日子是這些年來老疙瘩最幸福的日子,雖然因為被反對,房子被父母收回,倆人只能在鄉(xiāng)下租個房子開家藥店為生。
也許他生來就是為了叛逆而來,一旦安定下來,上帝就把他收回了。
有的時候覺得很恍惚,在我心里,他依舊是那個有著叛逆眼神的翩翩少年。
責任編輯:劉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