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建鳳
摘 要:記得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弊鳛橛變簣@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xiàn)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關鍵詞:幼兒;愛心教育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剛剛踏進幼兒園的大門。他們沒有什么紀律約束,沒有集體觀念,沒有團隊意識。脫離了父母的懷抱,來到陌生的幼兒園,一切對他們既陌生又新鮮,更多的是恐懼。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老師!一切都是不熟悉的。面對著剛剛入學只會大聲啼哭的孩子們,我們幼兒教師應該怎樣去做呢?多年的幼兒教育工作中,我積累了一些小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
一、調整心態(tài),耐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幼兒小班的孩子年齡小,他們的大部分活動都需要教師的幫助,吃喝拉撒這些瑣碎的事,老師必須時刻關注,同時要耐心引導和指導。孩子們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么地方都想去看看,去摸摸,更多的時候還會動手打人、鬧矛盾。這時候老師要耐心的幫助他們,并妥善的解決問題,不能冷落了每一個孩子,要把溫暖送給每一位孩子。特別是對于剛入園又哭又鬧的孩子,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孩子們對陌生環(huán)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們交流,多帶他們熟悉環(huán)境和周圍的小朋友。還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先和他們交上朋友,讓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開心,這樣,他們會很快適應的。等到幼兒情緒安定下來,再慢慢引導幼兒培養(yǎng)其規(guī)矩和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二、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用心傾聽他們的心聲
經(jīng)常聽到有的老師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么連這都不知道?!保翱禳c過來,聽到?jīng)]有?”,“為什么不聽話?聽不見我在說什么嗎?你怎么這么笨?”這樣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fā)生,其實這樣的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只能讓孩子反感,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倒不如試試另外一種方法,這個方法就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和孩子站在同一個高度,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無論是在什么情況下,當你要對孩子說什么的時候,請試著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著他,然后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出你的要求。你會發(fā)現(xiàn),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說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zhí)行你的“指示”,并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達到的是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說話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卻更開心了,對你的“命令”同樣是執(zhí)行的。這就是因為你蹲下來了,你用和藹的口氣和他說話。讓他有一種被尊重的感覺!
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小班的孩子們雖然年紀小,只有四周歲,但是他們的獨立意識卻一點也不少。他們的自主意識也越來越強。當站隊的時候,他會有意識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小朋友;當一起玩玩具的時候,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種類,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當你要幫他穿衣服的時候,她會大聲表示“我能行”!每當這個時候,老師們不要打擊他們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選擇的機會,否則孩子將逐漸失去這種意識,變得唯唯諾諾,缺少自己獨立的判斷,永遠不會長大。
四、全面了解孩子,加強家園共育
多鼓勵、多表揚、多激勵每一個孩子,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孩子取得了多么小的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或送給孩子一朵小紅花,要讓孩子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媽媽的溫暖。同時還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幼兒的表現(xiàn),如:寶寶的飯量,挑食情況;寶寶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guī)律等等。小班老師不但要多和孩子溝通,還要與家長交流,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表現(xiàn)情況等,都要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過交流,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師是值得信任的。通過交流,教師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意見和建議,讓家長很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師進行家園共育工作。
總之,作為小班教師必須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謙虛謹慎,耐心細致,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寶寶得到更周到、更細心的照顧,讓每位寶寶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讓愛心教育貫穿始終,讓每個孩子沐浴在愛的陽光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