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祥群
【摘要】本文通過對學生學習語文中的讀課文、背誦經(jīng)典、海量閱讀的重要性及要領(lǐng)進行分析,引導老師、家長和學生注意重視通過朗讀、背誦、海量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關(guān)鍵詞】閱讀 背誦 積累 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07-02
最近關(guān)于考試評論中有一句話:得語文者得高考,得閱讀者得語文。由此可見,語文的閱讀積累的重要性了。在各種各樣的課外功課補習中,很少有語文補習的,原因是什么呢?語文不像很多理科學科那樣效果可以立竿見影。那要提高語文成績,就要做好平時的功夫了,這些功夫主要就是閱讀與積累了。
今天在此談及語文的平日功夫,不僅僅是為了一個好成績,更是為了有一個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在走入社會以后,就會發(fā)現(xiàn)文化素養(yǎng)是有多么地重要,一個人可以因為談吐優(yōu)雅而得到好的發(fā)展機會,也可能因為出言不遜而被他人拒之門外。
所以,學好語文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學好語文呢?其實很簡單,只要做好學生對課文的閱讀,對經(jīng)典的背誦積累,對文學作品的海量閱讀,提高語文成績也就顯得不那么困難了。
一、重視對課文的閱讀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非常注重讀。宋代教育家朱熹就說:“讀得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薄按蠓沧x書,須是熟讀,熟讀后,理自見得?!彼?,要讓孩子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1]。
這里的“讀”,就是要大聲地朗讀課文。最好是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朗讀,20分鐘左右即可。小學的語文課文都不長,20分鐘可以讀好幾篇。
大聲朗讀課文,有很多好處:
1.有利于開發(fā)右腦
因為在大聲讀的過程中,孩子也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形象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yǎng)。
2.有利于專注力的培養(yǎng)
孩子在朗讀的過程中,不僅要大聲,還要特別注重正確性。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換字、不回讀、不讀破詞,做到口、眼、腦相互協(xié)調(diào),這樣非常有利于孩子注意力的培養(yǎng)。
3.有利于加強記憶
大聲讀需要集中精力,腦神經(jīng)處于極度興奮狀態(tài),從而刺激孩子深入理解文章。理解是記憶的基礎(chǔ)和前提,一旦理解了,記憶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4.改變孩子的性格
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不善言談,說話聲音也往往很小。如果一直堅持大聲朗讀的習慣,會比較容易建立孩子的自信,讓孩子開始試著愛講話,性格也就會隨之變得活潑外向。
5.有利于語感的形成和語言的積累
大聲朗讀的過程,讀懂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可以這么說,沒有真正的大聲讀文章,就不會有什么真正的語感。
6.有利于提高寫作能力
文章讀得多了,讀得熟了,就會融入自己的腦海中。寫起作文來,心里想說什么,筆下就會寫什么,沒有不隨自己心意的。那些優(yōu)美的句子,隨筆而出,像泉水一樣涌出來,滔滔不絕。
二、背誦
背誦不僅可以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記憶能力,還是一種好的語文學習方式。語文學習離不開背誦。
背是讀的延續(xù)。背誦必須建立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孩子在背誦的時候,千萬要擯棄那種“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的枯燥、機械式的背誦方式。對于背誦,切忌死記硬背,而是要有技巧地背。
1.人物背誦法
記住文章中依次或分類出現(xiàn)的幾個人物,這樣憶人思情,憶人思言,憶人思事,就有助于理解與背誦。
2.點線背誦法
抓住文章的脈絡(luò),提煉出各層次的關(guān)鍵詞語、句子作為記憶的點,如表現(xiàn)人物心情的詞等,根據(jù)先后次序排列起來,再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展開快速記憶,背誦課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寫作的線索順序,把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記憶。
3.延伸法
可從開頭逐句延伸背誦,即背會第一句,背第二句時把第一句帶上,背會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時再把第一二句帶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4.關(guān)系背誦法
背誦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例如先總后分,先分后總,總分-總:有如動靜關(guān)系,遠近關(guān)系等。
5.提綱背誦法
列出一個簡單的提綱,然后根據(jù)提綱練習背誦。
6.情境背誦法
展開想象,創(chuàng)設(shè)具體情境,根據(jù)情境熟讀容易理解和記憶。尤其是敘事性的文章、優(yōu)美的詩歌與散文,運用這種方法效果更佳。
7.情節(jié)背誦法
掌握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發(fā)展、高潮、結(jié)果等具體情節(jié),根據(jù)劇情背誦就容易得多了。
通過背誦,可以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把別人的好作品融會貫通后,變成自己的東西,逐漸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語文學習方面更加得心應手。
三、海量閱讀
學好語文,僅僅靠熟讀課文是不夠的,還需要長期大量的閱讀。
家長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習慣。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為孩子挑選不同類型的書籍。在低年級,可以推薦給他們一些民間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兒童文學等來讀;在中高年級,推薦一些雜文隨筆、報刊雜志、科幻漫畫、歷史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等不同類型、不同內(nèi)容的多種書籍。[2]
但是,父母不能強迫孩子接受大人所認為的好書,而是要和孩子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允許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并給予適當?shù)囊龑А?/p>
此外,就像給孩子吃東西一樣,選擇圖書也要講究營養(yǎng)的合理搭配。如果只是讓孩子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那樣并沒有多大益處。給孩子讀書,就要內(nèi)容多元化,讓孩子的思維變得活躍,視野變得開闊。
以上關(guān)于讀、背、積累的方法只要能持之以恒去實踐,是足以能夠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的!問題的關(guān)鍵在于,孩子要去做,而且每天做。學習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于有效。真堅持了,一定會有效果!
參考文獻:
[1]朱瑞熙,《朱熹教育和中國文化》[M].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1.
[2]曾紀鑫,《閱讀是一種修煉》,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2013.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