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志麗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55-01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活動式教學已逐步成為思想政治課堂的一股清流,走進活動式教學課堂中,我們看見了學生自信的回答、大膽的質(zhì)疑、思想的碰撞、學習的激情……種種跡象,毋庸置疑地證明了這種教學方式適合新的教育體制和中考趨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遇此"良方"當然不容放過!接下來,我以《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教學活動設(shè)計為例,來談?wù)劵顒邮浇虒W的好處:
我在設(shè)計《承擔對社會的責任》這一框的教學案例時,嚴格依據(jù)課標要求:"我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guān)系"中承擔社會責任部分能夠積極參加公益活動、服務(wù)社會,逐步樹立為人民服務(wù)的奉獻精神。結(jié)合九年級學生雖對角色責任有一定的認識,但缺乏"集體責任"、"社會責任",不能主動承擔起對社會的責任的學情,設(shè)計了六個教學活動:
活動一:預(yù)設(shè)問題,自主預(yù)習。讓學生帶著問題,在思考的同時閱讀教材內(nèi)容,有層次地熟悉課本知識。這就克服了部分學生預(yù)習時存在的盲目性,以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理清課本知識脈絡(luò)。
活動二:老師講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導入新課。岳飛當時也只是和大家年齡相仿的十五六歲的孩子,講這個故事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燃起同學們對這些愛國之士的緬懷,亦可喚起同學們的愛國情感!
活動三:案例分析。多媒體展示教材23情景案例思考回答。這是學生由感性到理性的一個認知過程,學生結(jié)合課本知識分析認識到維護國家尊嚴是每一個公民應(yīng)盡的義務(wù)。
活動四:九寨溝地震救援視頻播放,情感升華。每次在觀看這樣的視頻時,我都會流淚,感動地流淚。我想,學生更會如此!果不其然,學生都流露出自己的真性情,在課堂上放開地哭,這時我讓學生大聲地表達出此時的感受"你們太偉大了""你們是祖國的英雄"……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已熔鑄這種與國家共度難關(guān)的高度社會責任感。認識到自己要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活動五:以老師的好奇和多媒體播放學生募捐、志愿活動等圖片打破一些學生的錯誤的認識:認為自己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加深學生對角色與責任的認識,引發(fā)學生對個人與社會、自身成長的價值的思考與理解!
活動六:你我同行千里嬋娟。以"倡議書"的名義呼吁更多的人們與我們同行,力建互幫互助的和諧美好社會。
六個教學活動,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改變了以往教學課堂的單一性,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從原來的不敢說、沒話說,變成了現(xiàn)在的我要說、善于說,這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主動地參與課堂;其次,新的課堂模式,打破了學生思維的局限性,使學生能在不同的環(huán)節(jié)多方位地把握教材,達到知識、方法、情感教學目標的全方位實現(xiàn),為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搭建了一個廣闊的平臺,使我們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效果有了明顯的改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