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玫
[摘要]在工程制圖教學中,運用軸測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培養(yǎng)空間思維能力,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工程制圖;軸測圖;教學
工程制圖是一門研究繪制、閱讀工程圖樣和圖解空間幾何關系的學科,本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學生學會用二維圖形表示空間幾何元素、空間物體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學會按照國家標準及歐美標準繪制和閱讀一般機械工程圖樣,力求準確、簡單地表達部件的工作原理、裝配關系及零件的形狀結構、尺寸精度等技術要求。
在整個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建立空間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形體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必須讓學生反復完成“從空間到平面,從平面到空間”的可逆思維訓練,才能達到繪圖和識圖的基本要求。
由于大學擴招帶來的現(xiàn)在的職業(yè)技術教育生源質量下降已經(jīng)成為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學生在中學部分的立體幾何知識點等有欠缺,導致其空間想象能力訓練不夠,在基本體表面取點、截交線、相貫線、組合體、剖視圖等內容學習中明顯吃力,加之課時銳減、模型不足、不配套等客觀原因,更是加大了學習制圖的難度。
這時,q測圖的繪制及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應用得當能給學生的制圖學習帶來極大的幫助,對此,筆者在多年的制圖教學中體會e深,經(jīng)過一些教學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何在工程制圖教學中運用好q測圖,在此總結如下:
一、讓學生掌握軸測圖的概念和使用基本方法
q測圖是一種能夠在一個投影面上同時表達物體長度、寬度、高度三個方向信息的圖樣,立體感強,接近人們的視覺習慣,一般人都能看懂。但它不能確切地反映物體真實的形狀和大小,并且作圖較正投影復雜,因而在生產(chǎn)中它一般用作輔助圖樣,用來幫助人們讀懂正投影視圖。
常用q測圖有兩種畫法:正等q測圖和斜二等q測圖:
1、如下圖所示,兩種畫法的q間角和q向伸縮系數(shù)不同。
2、正等測圖一般用于r不多的零件繪制,斜二測圖適用于多r的零件繪制。
二、讓學生首先學會繪制基本體的軸測圖
讓學生首先學會繪制s柱、st、s臺、r柱、rt、r臺等完整基本體的q測圖,使其對基本體有立體的感官體驗,大大激發(fā)起學習制圖的興趣和積極性,消除對制圖學習的為難情緒。同時,強化其對基本形體的熟練程度,掌握基本體的三視圖繪制,完成基本體“從立體到平面,從平面到立體”的第一次轉換
三、利用軸測圖幫助學生理解三視圖的形成及投影規(guī)律
投影規(guī)律是三視圖的核心,初學者較難理解并應用,利用q測圖的X、Y、Z坐標建立,可使學生輕松理解長、寬、高與坐標q的關系;水平面、正平面、側平面與主視圖、u視圖、左側視圖的關系;物體的上下、前后、左右位置與坐標q的關系,從而掌握三視圖的繪制方法,并理解三個視圖之間的長、寬、高對齊原則,培養(yǎng)起空間思維能力,為繪制組合體q測圖和三視圖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利用軸測圖幫助學生掌握點、線、面投影,解決截交線、相貫線繪制難題
在講到點、線、面投影時,先讓學生畫出物體的q測圖和三視圖,讓其在q測圖中找到目標(點或線或面),再在三視圖中找到其對應的投影,可以把抽象的內容立體化、具體化、形象化,完成基本體點、線、面投影“從立體到平面,從平面到立體”的第二次轉換。
進一步學習截交線、相貫線,尤其是缺口的繪制難點時,通過繪制觀察q測圖,更能直觀地幫助學生準確取點,解決這一投影難題。大大降低學習的難度。
五、利用軸測圖想象組合體的空間形體,完成三視圖的繪制與自我檢查
組合體是在基本體的基礎之上,經(jīng)過疊加或切割而成的形體。需要學生在分析形體、弄清點、線、面位置關系的基礎上,通過補視圖、補缺線來不斷提高其識圖能力。但部分同學卻苦于想象不出物體的形狀,或則畫出了三視圖但無把握確定自己所畫圖形的正確與否。
這時,從基本體q測圖入手,根據(jù)組合體疊加或切割的順序,逐步完成組合體q測圖繪制,從而完成整個組合體三視圖的繪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通過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建立起學習專業(yè)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訓練內容,即學會自我判斷、自我檢查的能力,為將來的專業(yè)課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如上所述,只要在制圖教學中,循序漸進地運用好q測圖繪制這一輔助工具,必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空間思維能力,同時有效地降低其學習制圖的難度,力求達到識圖和繪圖的教學目標和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