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泉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朗讀不僅能夠規(guī)范學生文字的發(fā)音,還能夠增強學生對所讀內(nèi)容的理解?;谛抡n程理念下,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同時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個學校都開始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教學經(jīng)常會被教師忽視,學生對于朗讀學習也不重視。但是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學習字的發(fā)音以及理解是尤為重要的,這是學生學習一切課程的基礎。為此,本研究將對當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應對的方法進行分析與討論,從而為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一、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師對于朗讀不夠重視
由于當下考試形式單一,使得教師在朗讀方面的重視程度仍然不夠。教師通常認為學生只要通過了筆試考試就相當于學會了所教內(nèi)容。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才剛剛進入學習的初始階段,剛開始學習認字與發(fā)聲,若不重視朗讀方面的學習將會對學生的語文學習非常不利。同時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朗讀的教學時間分配往往比重偏低,有時一節(jié)課都不會進行朗讀教學,而僅進行文字和內(nèi)容的教學,教師的重點在字詞句的學習上,這樣就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課后布置作業(yè)時,盡管教師也會布置朗讀方面的作業(yè),但是學生的完成效果教師往往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很多學生將朗讀作業(yè)自動理解成了沒有作業(yè),大大降低了教師教學的效率。
(二)學生缺乏朗讀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往往缺乏朗讀興趣。由于朗讀教學的方法往往單一化,使學生認為朗讀教學枯燥乏味,并不認真對待。學生經(jīng)常不愿意讀或是在朗讀過程中不認真,敷衍了事。教師來了就讀幾句,教師離開就停下來。有些學生在朗讀時機械地讀,沒有方法也沒有感情,讓人聽起來昏昏欲睡,這種朗讀對于學生的學習并無幫助。學生僅在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已,并不是真正地熱愛朗讀,所以無法全情投入。
二、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方法的對策
(一)加強教師對于朗讀的重視程度
首先,對于朗讀教學教師自身應該有所重視,只有教師重視了學生才會有所重視。在小學階段教師的引導對學生尤為重要,學生處于這個成長階段認為教師是無所不能的,教師擁有絕對的權威。所以,教師要重視在早讀、課堂上對于學生的朗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朗讀時間,讓學生自行發(fā)揮。朗讀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字詞的準確認識,同時還能增加學生對于所學習內(nèi)容的理解。比如,針對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中的《秋天的雨》《金色的草地》等課文都需要學生進行朗讀學習,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習文字、學習發(fā)音。教師在朗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朗讀時間還給學生,同時給予學生朗讀的方法,使學生能夠自由朗讀。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
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采取多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梢圆扇±首x競賽、分角色朗讀、師生合作朗讀等方式來進行。多種方法共同進行對于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十分有利的。
比如,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我不是弱小的》一文,由于該文中的對話較多,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讀或者師生合作朗讀的方法來進行一個小表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將班級中的人分為幾組,每一組依次進行朗讀評比出哪個組讀得最好,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應在每組學生朗讀完后進行糾正,這不僅能夠使學生知道自己朗讀中存在的發(fā)音問題,從而予以糾正,還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又比如,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中的《珍珠泉》一文,這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教師可以采取朗讀競賽的方法讓學生進行朗讀,在朗讀中不僅能夠認識很多字,同時還能對珍珠泉的美景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教師也可以搜集相關文章讓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能夠積累到很多好詞好句,在以后寫作文時也會很有幫助。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要尤其重視朗讀教學,重視朗讀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要善于引導學生朝更好的方向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是學習發(fā)音的重要時期,教師應該注重這方面的重點培養(yǎng)。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認為教師是全能的,所以,教師要發(fā)揮榜樣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對需要朗讀的課文經(jīng)常帶領學生朗讀,那么學生也將會向教師學習,從而使得教師能夠高質(zhì)量地完成朗讀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胡貴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09.
[2]王開玲.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分析[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5輯)[C],2015: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