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爍月
【摘要】 目的 探討采用藥物配合超短波治療盆腔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300例盆腔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1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配合超短波治療, 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7.6±3.2)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1.8±4.5)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出院后, 對其進行為期1年左右的隨訪,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復發(fā)率為2.1%(3/145),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4%(20/13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使用藥物配合超短波治療盆腔炎能提高治療效果, 減少住院時間, 降低患者的復發(fā)率, 因此可以進行大力推廣。
【關鍵詞】 藥物;超短波;盆腔炎;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6.081
婦科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病, 盆腔炎容易導致女性不孕或者是宮外孕, 同時, 由于淋病、支原體感染等疾病發(fā)生率的提高, 盆腔炎的發(fā)病率變得越來越高[1]。早期一般會采用抗生素治療, 近些年, 超短波在臨床盆腔炎治療中開始廣泛應用, 其臨床效果較好[2]。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婦科門診部300例盆腔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研究藥物配合超短波治療盆腔炎的臨床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婦科門診部300例盆腔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每組15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45歲, 病程2個月~5年, 平均病程(13.6±15.7)個月, 已婚107例、未婚43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4~47歲, 病程3個月~4年, 平均病程(12.8±15.1)個月, 已婚92例、未婚5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中, 有178例出現(xiàn)中下腹不適情況, 106例有肛門墜脹感, 婦科檢查后, 患者中有宮頸、穹窿觸痛208例, B超檢查后, 患者中有盆腔積液132例。
1. 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 開始對其進行相關檢查, 并且確認診斷, 積極進行護理以及心理干預。給予對照組靜脈滴注甲硝唑和喹諾酮類藥物, 5~7 d后停止該治療方法, 采用中藥保留灌腸以及強力霉素的治療方式, 中藥保留灌腸需要每天進行, 以1次為宜, 治療周期不固定, 在痛性包塊消失后即可[3]。給予觀察組患者靜脈滴注甲硝唑和喹諾酮類藥物進行抗消炎治療, 3 d后配合使用超短波電療儀, 實行物理治療的方式, 1次/d, 15 min/次, 使用50~60 mA的低頻進行電療, 但是如果有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出血等癥狀時, 需要停止使用[4]。以4周為1個療程, 每2周進行1次復診, 查看患者的肝功能和腎功能, 并且做常規(guī)的血檢和尿檢, 充分觀察兩組的患者體征。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記錄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②觀察兩組治療效果, 療效評定標準[5]:治愈:體征和臨床癥狀消失, 進行婦科檢查和B超檢查后, 無任何異常情況, 6個月內(nèi)無復發(fā)情況;有效:體征和臨床主要癥狀有很明顯的消失行為, 進行B超檢查時, 患者盆腔內(nèi)包塊減少到1/3左右, 盆腔內(nèi)大部分積液都已消失;無效:體征和臨床癥狀依然維持在治療前的狀況, 經(jīng)過B超檢查, 盆腔內(nèi)包塊依然十分明顯, 盆腔內(nèi)依然含有大量積液, 患者的生活依然受較大影響。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③記錄治愈及有效患者復發(fā)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150例患者中, 治愈91例, 有效39例, 無效20例, 總有效率為86.7%;觀察組150例患者中, 治愈102例, 有效43例, 無效5例, 總有效率為96.7%;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及復發(fā)率比較 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7.6±3.2)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1.8±4.5)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出院后, 對其進行為期1年左右的隨訪,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復發(fā)率為2.1%(3/145),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4%(20/13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盆腔炎主要是指女性的上生殖道也就是輸卵管、盆腔以及子宮內(nèi)膜和上生殖道組織周圍發(fā)生炎癥, 一般單發(fā)或者多發(fā)于女性的性活躍期以及月經(jīng)期間, 屬于慢性婦科疾病, 發(fā)病因素較多, 一般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患者中下腹不適、患者有肛門墜脹感, 在婦科檢查后, 患者有宮頸、穹隆觸痛等癥狀, B超檢查后, 患者中有盆腔積液[6]??傊?, 對于女性而言, 盆腔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女性的生殖健康, 因此, 婦科醫(yī)務人員一直將提升盆腔炎患者的治愈率作為自身職責。在治療盆腔炎時, 一般都是使用抗生素治療, 但是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治療會使患者出現(xiàn)機體菌群失調(diào)的情況[7]。使用中藥保留灌腸的方式能夠經(jīng)直腸黏膜達到直接吸收的效果, 從而對盆腔炎的血液循環(huán)進行改善, 對于局部充血或者是水腫的情況有一定的消除作用[8]。近些年來, 在治療盆腔炎的過程中, 除了使用傳統(tǒng)藥物治療還配合了超短波治療方式, 治療效果較為突出。
超短波治療盆腔炎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其具體作用機制如下:①在超短波的治療下, 盆腔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能夠有效改善組織內(nèi)部供血, 提高組織的供氧能力, 能夠更快速的緩解組織水腫[9];通過超短波治療, 還能夠提升感覺神經(jīng)興奮閾值, 從而對患者起到陣痛的作用, 在有效改善血供的同時還能夠減少缺血性疼痛狀況的出現(xiàn), 有利于使致痛物加速排出;另外, 血供的恢復可以側面的提升單核吞噬細胞能力, 有助于體內(nèi)免疫系統(tǒng)加強對驗證的控制, 也能夠增加組織修復的速度。②超短波具有一定的溫熱效應, 能夠使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功能有所增強, 提升機體的免疫力, 減少細菌繁殖, 抑制炎癥, 促進身體吸收;另外, 超短波的頻率較低, 波長較長, 對于正常組織而言并沒有任何的殺傷效果, 但是具備穿透體內(nèi)異常組織的能力, 并能夠有效殺滅微生物, 對于控制慢性疼痛、治療炎癥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10-12]。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6.7%,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平均住院時間為(7.6±3.2)d, 明顯短于對照組的(11.8±4.5)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出院后, 對其進行為期1年左右的隨訪,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復發(fā)率為2.1%(3/145), 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5.4%(20/13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使用藥物配合超短波治療盆腔炎能極大的提高治療效果, 減少住院時間, 降低患者的復發(fā)率, 因此進行大力推廣十分有必要。
參考文獻
[1] 吳木軒. 桂枝茯苓丸加味配合超短波治療慢性盆腔炎48例臨床體會. 光明中醫(yī), 2015, 7(30):1435-1436.
[2] 劉巖, 楊姝, 寇冰, 等. 超短波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 2015, 24(1):74-75.
[3] 王玉英, 楊麗娟. 超短波治療盆腔炎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2, 7(28):103-104.
[4] 左海萍. 超短波與藥物治療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健康必讀(旬刊), 2013(4):46-47.
[5] 孟祥博, 黃振, 陳麗娜. 穴位埋線配合超短波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 上海針灸雜志, 2012, 31(8):581-582.
[6] 趙健松. 藥物配合超短波治療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4(5):2559.
[7] 付桂芳. 中西醫(yī)結合聯(lián)合超短波及電腦中頻綜合治療慢性盆腔炎164例療效觀察. 中外女性健康(月刊), 2012, 20(12):120-121.
[8] 鐘慶玖. 藥物配合超短波治療盆腔炎與單純藥物治療的療效觀察. 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 2012(22):95.
[9] 高良紅. 超短波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盆腔炎的療效觀察. 醫(yī)學美學美容(旬刊), 2014(2):96.
[10] 寇春梅. 超短波佐治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 健康之路, 2013, 12(8):186.
[11] 朱義芳. 藥物配合超短波治療盆腔炎的臨床效果探討. 海峽藥學, 2015(9):156-157.
[12] 王素凌. 中藥保留灌腸配合超短波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觀察.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5(20):57-59.
[收稿日期:2017-06-12]endprint